APP下载

气象条件对不同品种冬小麦影响分析

2017-12-29姚永强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气象条件冬小麦品种

姚永强

摘 要:采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对2016—2017年各旬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进行分析,结合本站在南乐县杨庄乡许庄村对10个小麦品种的试验研究,为冬小麦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对南乐县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适应性以及产量结构是不同的,产量位居前3的是成麦608、平安11、苏妍658,分别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10.91%、9.73%和8.54%,其中平安11、苏妍658抗倒伏能力较差。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气象条件;南乐

中图分类号:S51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194

引言

冬小麦是一种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产量相对其他作物较稳定的作物。气候变化对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影响[1]。1961—2010年南乐县小麦平均播种面积约占粮食平均播种面积的54 %,近年来小麦播种面积不断增加。

南乐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冷暖适中,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2016—2017年各旬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分析,结合本站在南乐县杨庄乡许庄村对10个小麦品种的试验研究。旨在为冬小麦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统计整理

2016—2017年度的气象资料以及历年气候均值由南乐县气象局提供,数据统计整理应用计算机处理,10—5月为小麦生长期。冬小麦试验品种和场地由种业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品种共10个,分别是平安11、苏妍658、成麦608、郑育986、唐麦816、富麦118、九麦2号、科小麦5号、糧源麦2号和周麦18(其中周麦18为对照品种),每个小区为9m×1.5m,每个品种设3个重复,试验田面积为667m2。试验田前茬作物、土质、栽培措施相同,并统一播种、施肥、灌溉和中耕除草。播种日期为2016年10月10日,收获日期为2017年6月10日。试验记载生育期、施肥、灌溉等田间工作情况,结合室内考种,产量要素分析结果。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2016—2017年度气象条件以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判出适宜南乐县推广的优质高产冬小麦。

2 2016—2017年度气候概况以及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6—2017年度冬小麦生长期间气候特点是:整个小麦生育内各月的平均气温大于历年均值0.6~3.2℃,降水量较历年均值偏多13.1mm,日照时数较历年均值偏少106.3h。本年度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产而言,利弊并存,但利大于弊。有利方面:冬前和越冬期间气温均较高,较有利于小麦冬前和越冬期间多分蘖,增加亩穗数,并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据调查,今年小麦冬季冻害是多年来最轻的一年。冬前降水量较多,也对小麦冬前的生长发育和安全越冬较为有利。进入春季后气温一直偏高,且光照较充足,有利于小麦群体的进一步增加,并使今年小麦的抽穗期较常年提早2~3d。在小麦抽穗期间至灌浆初期(4月下旬—5月中旬)降水量偏少,不利于赤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生。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间光照充足,加上灌浆后期(6月上旬)气温平稳偏低,从而对加快小麦灌浆速度和增加千粒重较为有利。据今年小麦千粒重调查结果,以对照品种周麦18为例,该品种在南乐县的常年千粒重47g左右,今年的平均千粒重为47.9g,与常年千粒重持平略高,不利方面:播前(9月份)降水量偏少,口墒差,不利于小麦出苗整体度的提高。冬前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加上冬前至春季的气温一直偏高,致使不少品种的条锈病和纹枯病发生较严重。在小麦灌浆初期(5月3日)和灌浆中后期(5月22日)连遭2次大风的袭击,且风力均在7级以上,致使许多品种发生了严重倒伏,这也是对各品种抗倒性的一次严峻考验。

3 试验结果

3.1 产量结构分析

3.1.1 株高

参加试验的10个品种株高为74~86cm,郑育986最高的为86cm,九麦2号最低为74cm。对照品种周麦18的株高为80cm。

3.1.2 穗粒数

平均穗粒数为35.2~40.3粒,其中穗粒数最多的品种是苏研658,达到了40.3粒;科小麦5号次之,为39.9粒,对照品种周麦18的35.8粒相比,只有粮源麦2号穗粒数比周麦18少,仅为35.2粒。

3.1.3 千粒重

平均千粒重为45.2~53.0g,成麦608的千粒重最大,达到53.0g,富麦118的千粒重最小,只有45.2g,对照品种周麦18以47.9g,位居第5。

3.1.4 黑胚率

参试的10品种黑胚率在0.8%~14.7%,其中周麦18的黑胚率最高,达到了14.7%,苏研658次之,黑胚率为12.5%,郑育986的黑胚率最低,为0.8%。

粒色、饱满度、籽粒品质、耐寒能力、抗病虫害能力相差不大,但是参试品种平安11和苏研658的抗倒伏能力较差,本次试验中倒伏率分别达到了47%和60%。

3.2 产量分析

在10个试验品种中,作为对照品种的周麦18(CK):平均产量585.7kg/667m2,居试验第7位。该品种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苗势较旺,叶色浅绿。成株株型稍松散。旗叶宽大上冲,锥型穗。主要优缺点:较抗倒伏,病害总体较轻,熟相较好,产量较高,饱满度一般,黑胚率偏高。成麦608:平均产量649.6kg/667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10.91%,居第1位。该品种属于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强。成株株型稍松散,中高秆,穗层基本整齐,有叶干尖。蜡质明显,旗叶宽大上举,锥型穗。主要优缺点:较抗倒伏,高抗白粉病和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千粒重高,黑胚率较低,产量较突出。建议下年继续试种。平安11:平均产量642.7kg/667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9.73%,居第2位。该品种属于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幼苗半匍匐,苗势强。成株株型半紧凑。中高秆,穗层基本整齐,旗叶窄长平伸,锥型穗。主要优缺点: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有倒伏现象。建议下年继续试种。苏妍658:平均产量635.7kg/667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8.54%,居第3位。该品种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强,叶色淡绿。成株株型偏松散,中高秆,穗层基本整齐。旗叶宽大上举,锥型穗。主要优缺点:病害总体较轻,但后期倒伏较严重。粮源麦2号: 平均产量621.4kg/667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6.10%,居第4位 。该品种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强。成株株型稍松散,中高秆,穗层不太整齐。旗叶中等上冲,锥型穗。主要优缺点:较抗倒伏。较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感叶锈病,熟相好。建议下年继续试种。

4 结语

通过试验发现,参试品种成麦608平均单产为649.6kg,较对照周麦18增产10.91%,居第1位。建议下年继续试种。平安11平均单产642.7kg,较对照周麦18增产9.73%,居第2位。主要缺点是抗倒伏能力较差。可以考虑下年继续试种。苏妍658平均单产635.7kg,较对照周麦18增产8.54%,居第3位。主要缺点是后期倒伏较严重。粮源麦2号:平均产量621.4kg/667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6.10%,居第4位,建议下年继续试种。

参考文献

[1]杨晓斌,郭小丽,李凤香,等.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J].天津农林科技,2016(1):14-15.

[2]邢松,房春兴.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16-17.

[3]马义勇,王建强,孙灵姣,等.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J].种业导刊,2013(8):13-15.

猜你喜欢

气象条件冬小麦品种
成都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基于气象条件的船舶引航风险等级
品种选育彩版
种什么品种好?
甘肃冬小麦田
气象条件对某新型蒸发冷却空调的影响
种什么品种好?
冬小麦和春小麦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
2012—2013年一四三团冬小麦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