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桃气象条件对中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2017-12-29张祖潜廖蕾艳叶燕平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中稻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张祖潜++廖蕾艳++叶燕平

摘 要:2016年中稻生产期间,遭遇了梅雨期持续近1月的暴雨洪涝、盛夏持续近1个月的高温。通过狠抓田间管理和抗灾补救,中稻总体减产达10%以上。本文对2016年仙桃市4—9月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中稻生育期有影响的重要天气过程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苗期雨日偏多、光照偏弱;大田分蘖、拔节期遭遇暴雨洪涝是导致中稻单产全面降低的原因,孕穗、抽穗开花期的高温热害是中稻平均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气象条件; 中稻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189

仙桃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历来是湖北省乃至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中稻占水稻最主要部分,常年种植中稻面积5.5~6万hm2左右。4—9月是仙桃市中稻主要生产期。研究表明: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受遗传特性影响,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水分等)也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的重要因素[1]。本文分析了2016年4—9月仙桃市气候特征,总结了气象条件下对仙桃市主要粮食作物中稻产量的影响。目的是为气候产量的预测提供依据;为合理利用气候优势,趋利避害,促进中稻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本文所用气象数据来源于仙桃市国家气象观测站2016年4—9月基本气象资料,包括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温、降水、日照是按照《全国气候影响评价》的标准进行评价[2],以1981—2010年30a的平均值为参考对象。农业基本资料来自市农业局。

2 2016年主要气候特点

2.1 气温

仙桃2016年平均气温17.5℃,比历年平均偏高0.5℃,属正常略偏高年份(见图1)。从表1可以看出:与历年平均比,5、6月气温略偏低,其他月份正常略偏高,8、9月分别偏高1.0℃、1.2℃。从月平均距平来看,距平都在2℃以内。年极端最高气温38.3℃,出现在7月31日。

2.2 降水

仙桃2016年降水量为1727.1mm(见图2),比30a平均值偏多近500mm。也是仙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从表2可以看出:2016年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4、5、6、7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4%,特别是6月雨日偏多近7d,7月雨量较历年偏多2倍多。

2.3 日照

2016年仙桃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37.2h,比历年平均偏少近20%。从图3可以看出:仙桃日照时数趋势呈现偏少趋势。从4—9月日照时数情况看(见表3),5月异常偏少,其他各月正常略偏少。7月、8月接近于常年。

3 气候因素对中稻的生育期影响分析

3.1 播种-返青期

桃仙市中稻播种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底5月初。5月平均气温21.1℃,较历年平均偏低1.2℃;5月降雨量146.7mm,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5月中、下旬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有利于移栽中稻秧田分蘖,但由于5月雨日偏多,光照异常偏少,移栽中稻秧苗素质出现整体略偏差,已移栽田块存在栽插密度不足、返青慢的现象。部分地方直播中稻存在多次重播情况,出苗情况较不理想。

3.2 分蘖-拔节期

2016年仙桃市从6月19日入梅以来到7月20日梅雨期结束,共发生6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梅雨期间仙桃站累计降雨量达831.4mm,是仙桃市梅雨期历年平均降雨量(351mm)的2倍多,是仙桃有气象记录以来梅雨期降雨量的最大值(1969年813mm)。此间正值中稻幼穗分化期,好在6月30日—7月4日有效分蘖终止期,对进入晒田期的移栽中稻影响不大,其茎秆相对较壮,强降水所导致的雨涝,只要排涝及时影响较轻。但强降水不利于直播中稻晒天,反而造成小部分直播中稻倒伏;尤其是部分低洼中稻田受淹3~5d或以上,呼吸作用受抑,因窒息而绝收。据市农业局统计:2016年仙桃市中稻种植面积5.9万hm2,因强降雨受淹绝收面积达0.5万hm2。梅雨期暴雨洪涝对仙桃市中稻有效穗影响明显。根据仙桃农业气象观测站9月9日调查、分析样本结果来看:淹水严重的中稻样本比淹水较轻的有效穗减少近3成,淹水严重且未及时排水的中稻,后期遭遇高温热害,平均单株有效穗只有12~13穗,比历年平均偏少近50%,空壳率也较高。

3.3 孕穗-抽穗期

暴雨洪涝过后,涝旱急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7月23日至8月1日、8月11日至8月20日遇2次日平均气温连续10d≥30℃、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热害天气。根据仙桃市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显示:2016年7月23日—8月20日平均气温为30.7℃,7月下旬、8月中旬平均最高气温分别35.9、36.6℃;而水稻开花期对高温最为敏感,高温胁迫显著影响花粉发育及其育性,降低结实率[3]。根据市农业气象观测站调查:7月下旬抽穗的早熟中稻平均结实率在75%左右;在8月中旬—下旬前期抽穗的中迟熟中稻平均结实率为79%;在8月上旬抽穗、未遭遇抽穗期高温的中稻平均结实率多在80%~92%之间,较遭遇抽穗期高温的中稻结实率偏高5%~10%。由此可见,抽穗期遭遇高温热害导致仙桃市中稻空壳率增加,结实率普遍下降。正如周守華、黄永平等研究:江汉平原水稻在孕穗~抽穗期受高温热害影响会导致水稻颖花败育、稻花授粉受精不良,稻穗空壳率增高、结实率降低都在20%以上[4]。据市农业局8月25日、9月5日2次调查,中稻平均结实率比2015年降低8.6个百分点,是仙桃市中稻平均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在8月上旬抽穗的中稻基本在8月中旬进入灌浆期,恰巧遭遇了灌浆期高温热害,高温热害对千粒重影响明显。据调查显示:抽穗期、灌浆期遭遇高温热害的早熟品种,平均千粒重只有22.9g,比未受灌浆期高温影响的平均偏低0.5g。

3.4 灌浆-成熟期

8月下旬平均气温27.0℃,与历年平均持平;9月上、中旬平均气温分别为26.1、26.0℃,比历年平均偏高0.5、2.3℃。8月下旬、9月上、中旬日照时数分别为82.1、51.3、74.3h,均略高于历年平均。未遇连续3d阴雨天气。温、光、水利于仙桃市中稻成熟、收获。

3.5 气象灾害衍生的病虫害

2016年病虫害对中稻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绝大多数田块虫害都在防治指标以内,少数田块穗颈稻瘟发病较重,没有较重的病害、虫害流行。

4 结论与讨论

吴振海、陈家金等研究表明:水稻基本苗数、总日照时数及平均日照时数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5]。2016年中稻生育期间,苗期遭遇雨日偏多、气温偏低;梅雨期的暴雨洪涝是造成仙桃市中稻有效穗数偏少的重要原因;盛夏持续1个月的高温热害又导致仙桃市中稻空壳率增加,结实率下降,影响千粒重。而水稻产量由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所决定。因此,气象灾害是造成仙桃市2016年中稻全面减产的主要原因。

干旱和洪涝是对农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而湖北省又是干旱和洪涝最为频发的省份之一[6]。因此,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报能力,各级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还要根据仙桃地区农业种植特点,合理调整水稻种植结构,加强田间管理。并对种植日期进行调整,尽量避开涝旱较为敏感的时段,力求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为水稻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品强,金巧玲.气候变暖对上海奉贤地区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9(3):115-119.

[2]氣象出版社,全国气候影响评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3]李训贞,梁满中,周广洽,等.水稻开花时的环境条件对花粉活力和结实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2(3):417-420.

[4]周守华,黄永平,苏荣瑞,等.盛夏中稻极端热冷害的气象生态表征及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9(8):1817-1822.

[5]吴振海,陈家金,王元森,等.影响水稻有效穗数的几个因子探讨[J].福建稻麦科技,1999(1):40-43.

[6]孙杭生,徐芃.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1-3.

猜你喜欢

中稻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成都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基于气象条件的船舶引航风险等级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气象条件对某新型蒸发冷却空调的影响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2012—2013年一四三团冬小麦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