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7-12-29普明光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应对措施

普明光

摘 要: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推广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机械化的关键,运用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劳动作业效率,还能够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现代农业机械在山地丘陵地区的推广因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山地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参照,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推广;制约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134

农業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推动农业实现机械化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运用于平原地区,在山区丘陵地区推广农业机械化举步维艰。

1 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制约因素

1.1 地理环境的制约

山地丘陵地区在农业生产上还是采用家庭承包制的方式,土地根据人口进行划分,形成零散的小块。促使在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时无法将不同区块和地形的土地进行有效整合。田间道路不够通畅,也导致机械化耕种困难。

1.2 农业机械的质量

目前,我国所运用的农业机械设备与国外相比较,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整体上来说,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其中由于质量原因,导致维修护理费用的急剧增长。

1.3 宣传力度不够

在很多地区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宣传力度不够,并且在宣传形式上不够注重,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现象,没有落实到实际的宣传上[1]。尤其对较偏远的山区地带,很多种植户都不知道农业机械化。

1.4 缺乏后期保养维护

在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完毕之后,还需要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但许多种植户不知道怎样去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如果是请专业的维护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费用,耗费的周期也比较长,这也是很多种植户不愿意运用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的原因。

1.5 农产品的后期效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山区丘陵地区所生产的农产品基本上无法议价,价格通常是根据市场变化来确定,并且都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动。促使农产品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关系不成正比。

1.6 农业机械设备安全问题

农民在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运用时,由于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对设备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了解不够,导致在使用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促使很多种植户不愿意购买农业机械设备。

2 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推广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推广主要是通过省、市为基础进行推广,并逐渐向县、乡延伸。这项推广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农民生产一线的相关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企业中,导致产品的研发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效满足农民生产的需要,就需要建立新型的纵横互补农业机械推广体系,促使农业机械推广既落实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又要深入到生产一线,准确掌握农业机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到产品研发企业中,更好地满足机械的多元化需求。

2.2 建立农业机械示范基地

各级推广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和建立农业机械示范基地,通过科学化手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并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示范基地的实际经济效益,为农业机械使用提供榜样,从而拓宽推广范围。

2.3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主要是针对没有能力购买的种植户,拓宽融资渠道,通过银行机构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促使农民生产向机械化转型,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模式。

2.4 加大培训力度

加大培训力度主要是对农机的推广人员和种植户,对于前者主要是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对后者主要是通过培训,促使种植人员可以准确掌握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维护。改善农民的经营管理理念,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商业头脑的新型职业农民。

2.5 提高农机创新能力

我国山地丘陵地区运用小型化的农业机械,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效率较低、操作不易、容易发生故障等问题。因此还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的创新研发能力,提高机械产品质量。

3 结语

本文是对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推广的制约因素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对此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针对制约因素提出相适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示范基地等,有效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建.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推广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3):17.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应对措施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