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发酵工厂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2017-12-29李慧星
李慧星
摘 要:发酵工厂设计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对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它又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鉴于此,文章对生物工程专业发酵工厂设计课程改革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生物工程;发酵工厂设计;课程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高专发酵工艺专业的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发酵工业领域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该教育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体现专业技能教育,按照应用型、实践性、针对性的原则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
二、实施
1.分组讨论
课程设计的每个题目都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更需要每一组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将每一个题目分成總平面设计、工艺设计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具体的小项目,由各部分小组成员单独完成。这样,分工明确,任务清晰,又有利于相互协作。
2.任务的完成
整个大任务分成各个小项目后,由各个任务的负责人之间讨论确定方案。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各自的任务了,这需要查阅资料,运用以前学过的专业知识,查阅一些工程方面的工具书,最后运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完成设计制图部分。这一阶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支持学生对新工艺、新设备、新理论的应用和构想,发散学生的思维,配合一些新兴工厂的实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3.考核评定
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定比理论课程的考核评定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发酵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每个题目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对于工厂的平面设计,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设计,设计图纸的制作等各方面条件的确定因每个设计者所考虑的重点的不同而不同。本课程设计的考核中设计说明书和相关图纸绘制占总成绩的70%,学生在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参与情况占总成绩的20%,以一个大组为单位,每个学生向全组成员讲解自己任务部分的设计理念占总成绩的10%。最后三部分成绩加权构成每个学生的课程设计总成绩。
三、总结
1.教学重点的调整
随着近年来发酵行业由传统向现代、小型化向大型化、手工操作向自动化的发展,也就要求发酵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逐步将新兴发酵行业的概况作为重点内容来掌握。现今各类工厂已经开始向大型化、自动化工业模式发展,因此,发酵工艺学课程也应当将重点转移到大型工厂的设计及建设上来,将一些正处于扩建中的工厂的间歇式向连续式过渡的半连续工艺流程及设备和新建企业连续式的工艺流程及设备作为重点内容。
2.注重实践环节教学
发酵工艺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而针对学生实践知识和经验缺乏的情况,对发酵工厂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现状,因此发酵工艺学课程加大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发酵工艺学》的实验课时由原来的50学时增加到70学时,而且有3个实习周。另外,增加实训的时间和内容,实训课程单独设置,为期3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微生物实验技术;二是发酵工艺实验技术;三是在郑州中原制药厂研究所进行实际操作环节培训。在此过程中,减少演示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每一门工艺学课程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该门工艺学详细的工艺流程过程,其中包括每个操作工段的工艺条件、设备情况、注意事项等内容,使学生学会分析总结各类发酵工艺自身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工艺的异同点。
以上是我们近几年来不断坚持教学改革的一些经验,今后除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外,还应努力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及其他信息技术等,生动、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以提高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庆华,卢 俊.生物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9):74-75.
[2]王殿东,田美子.机械制图教学在生物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4(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