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求古训览医经,博采众方著《伤寒》
2017-12-29匡建民刘晓天
匡建民+刘晓天
张仲景(约150年—219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今河南省邓州市)人。著有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饺子,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传统美食,他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尤其是在冬天。在冬至这天,合家团圆,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饺子成了每个中国家庭的习惯。饺子,除了象征着团圆、亲情之外,背后还隐藏着一位苍生大医悲天悯人的动人故事呢!
名医学堂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百姓生活颠沛流离,各种疾病流行蔓延起来。
张仲景就生活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他的家族也饱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自建安元年(196年)开始,张仲景家族中的人先后患各种疾病。张仲景带家人四处求医,但是由于得不到水平高明的医生医治,十年之间这个二百多人的大家族,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死去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生活不安定,又在逃难途中受凉后出现了怕冷、咳嗽喘息、发高烧类似症状疾病,又得不到及时的医治,病情逐渐恶化。亲人们纷纷离世,让张仲景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自责之中,他下定决心亲自研究各种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控制疾病的蔓延。
张仲景既没有得到家传,也没有拜师学习,所以想编写医书只能通过“勤求古训,博览众方”,即勤奋阅读古代医学典籍,广泛搜集对治病有效的药方。东汉末年交通极不发达,张仲景白天带着干粮深入民间乡里,遍访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寻求药方,遥远崎岖的山路把张仲景的鞋磨坏了一双又一双。晚上回到自己的住所,不得片刻休息,他又点起忽明忽暗的油灯,在灯下刻苦研读《素问》、《难经》等医学著作,记录下书中的知识,有时甚至通宵苦读!
经过数年如一日的刻苦阅读与辛勤搜集,并结合自己多年来为百姓看病积累的经验,张仲景终于完成了《伤寒杂病论》。
中医名著
《伤寒杂病论》一书重点介绍外感病(感冒等)的治療,在控制疫病蔓延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外感热病内容被结集为《伤寒论》,而有关内科杂病的部分被结集为《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
名医风尚
饺子的来历
张仲景在长沙做太守时,有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刺骨的寒风冻得人们哆哆嗦嗦。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甚至连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
回到家后,张仲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坐立不安,惦念着那些河边上被冻烂了耳朵的穷苦人。这时他想到羊肉具有温补的特性,就立刻用羊肉和一些可以驱寒的药物一起放在锅里面煮,煮熟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面皮包好了,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其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为“娇耳”,这锅汤被叫作“祛寒娇耳汤”。
张仲景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片空地上搭起棚子,支上口大锅,为穷人舍汤。
张仲景让徒弟分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众人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有人耳朵冻伤了,人们纷纷称赞张仲景的高尚医德。
因为张仲景为穷人舍“祛寒娇耳汤”是在冬至那天,张仲景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被冻了。”
如今,“祛寒娇耳汤”很少有人吃了,但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饺子也成了阖家团圆的代表食品。
名医典故
名医坐堂的来历
张仲景在担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病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完全没有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的患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
一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所以一直到现在,中医还被称为“坐堂医”。中医医生们应诊的地方,一般会叫作某某堂,如“回春堂”“庆余堂”等。
名医名言
1.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2.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己身长全。
古为今用
1.羊肉本身是一种食物,但是张仲景却用它来治病,请大家查一下,还有哪些食物也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疾病呢?
2.大家都感冒过吧?每次感冒的症状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都是感冒,有的时候流的是黄色的鼻涕,感觉身上发热、口渴;有的时候流的是白色的鼻涕,感觉身上发冷,而并不觉得口渴呢?这是因为它们属于感冒的不同类型。鼻涕颜色不一样,吃的药也应该不一样,这就叫做“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