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早的‘城里人’何时出现”等7则

2017-12-29李莉

百科知识 2017年23期
关键词:城里人乞丐

李莉

最早的“城里人”何时出现

中国最早的一批“城里人”是商人。早期商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只有贵族才有剩余物品参与交易。由此可以推断,中国第一批“城里人”的出现,不会晚于奴隶制社会的夏代,距今至少4000年。“禹别九州”时的商人被视为最早的“城里人”。 从《史记》等史料记载分析,当时应该有过多轮原始城镇化运动,其中最著名的一场“城镇化”运动应该是夏禹主导的。《尚书·夏书·禹贡》记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即禹把全国划定徐、冀、兖、青、扬、荆、豫、梁、雍九个“州”级行政区。“九州”中的每一州都应该建有一个地区性中心城市。商朝因祖上分封于“商”这个地方而得名,商朝人善于交易,其在财富上的原始积累,就是通过用“绣”这种纺织品与夏朝做粮食贸易完成的。商灭夏后,做生意已成为商朝人的社会职业,“商人”概念因此而来。

从“四大发明”到“三十大发明”

“四大发明”的说法广为传播。但“四大发明”远不能全面地反映中国的发明创造与技术文化传统。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哪些重大发明创造?为回答这个问题,今年出版的《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介绍了自远古至当代的30项重大发明:粟作,稻作,蚕桑丝织,汉字,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和筹算,青铜冶铸术,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运河与船闸,犁和耧,水轮,髹饰,造纸术,中医诊疗术,瓷器,中式木结构建筑技术,中式烹调术,系驾法与马镫,印刷术,茶的栽培和制备,圆仪,浑仪到简仪,水密舱壁,火药,指南针,深井钻探技术,精细耕作的生态农艺,珠算,曲蘖发酵,火箭与火铳,青蒿素和杂交水稻。这30项发明贯通古今,从远古至当代,基本反映了中国从古至今重大发明的整体概况和中国技术的发展主要脉络。

欧盟超过四分之一成年人不工作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一份公告显示,欧盟目前超过25%的处于工作年龄的成年人属于非经济活动人口。这一数据是衡量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欧洲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基金会的界定,非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年龄在15~64岁之间、没有从事工作的人,确切说是指那些并未工作、也没有找工作或没有工作能力的人,比如学生、囚犯、家庭主妇等。目前这部分人群仍未进入劳动力市场,也未计入官方的失业人口统计。在成员国层面,非经济活动人口比例最高的是意大利(36%),最低的是瑞典(18%),法国、英国、德国等欧盟大国分别为29%、23%和22%。公告认为,非经济活动人口一般受教育程度低,精力往往集中于育儿、学业及家务等事项上。在这部分人群中,80%的人希望至少每周可以工作几小时,50%左右的人希望每周能工作32小时或更多。

荡秋千的起源

荡秋千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体为“鞦韆”,均以“革”字为偏旁。

日本传承中国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被日本接受并加以传承。在二十四节气以外,日本还根据本国气候的实际特点,增加了一些独特的节气,比如八十八夜、土用、入梅等,被统称为“杂节”。“八十八夜”是指从立春算起的第88天,是晚霜出现的日子,旨在提醒农民注意保护农作物不被霜打。据说这一天摘的茶是高级品,日本民间认为喝这样的茶可以长寿。“土用”是指四立(即立夏、立秋、立冬、立春)之前的18天。有夏季“土用丑日”吃鳗鱼的习惯。每到夏季“土用丑日”前,各家超市就会挂起招牌,提醒人们该吃鳗鱼了。“半夏生”是指中药半夏发芽的季节,古时是指从夏至开始的第11天。对于农家来说是水稻插秧结束的日子。有些地区还有从这天开始休息5天的习惯。“三百十日”是指立春后的第210天。这一天天气容易变化,常有台风来袭,被农家称为“厄天”。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但可以提醒农民做好防台风准备。“入梅”代表梅雨季节的到来,农民一般根据这一天确定播种的日子。

饮酒可追溯至千万年前

一项有趣的遗传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祖先开始进化饮酒的能力大约可追溯至1000万年前,远比现代人开始酿酒的历史更为久远。很久很久以前,为了处理从树上掉在地面的腐烂、发酵的水果,人类祖先发明了酿酒。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分解酒精的能力集中在一组叫ADH4家族的消化酶的基因编码上。ADH4酶被发现存在于灵长类动物的胃里、喉咙和舌头上,同时也是在吸收后遇到酒精产生的第一次代谢酶。研究人员调查了来自28个不同的哺乳动物的ADH4基因,其中包括17类灵长类动物。他们收集了这些基因的序列基因数据库或保存完好的组织样本的全部数据。结果表明1000万年前就存在单一的基因突变,因此而赋予人类祖先加强分解乙醇的能力。科学家指出,这种突变的时间恰逢陆地生活方式的转向;而消耗乙醇的能力,可能有助于人类祖先在食物匮乏期吃地面上腐烂、发酵的水果。从进化学的角度来说,人类饮酒所引起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肝病、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因为人类没有充分进化的基因来充分处理乙醇导致的。

“乞丐”一词的由来

“乞丐”在我国上古文字中,最早是以单音词出现的。“乞”在金文字中的意思是乞求、求讨。“丐”又作“句”,在甲骨卜辞中多作祭祀用词,指向神灵乞求,如“崇雨,句于河”,即雨大成灾,乞灵于河神。“丐”也可作给予之义,如《汉书·西域传下》载:“及载肴粮于路,丐施(施舍给)贫民。”“乞丐”二字合成一词使用,是从汉代开始的,而且其本义仍保留了乞求和给予的意思。因此,在宋朝以前,“乞丐”二字尚未用来称呼討取饭食的人。在宋代以前,如何称呼讨饭之人呢?据《孟子》《吕代春秋》《列子》《后汉书》等书记载,有“乞人”“丐”“丐人”“乞素儿”等称呼。这些称呼在宋代以后仍继续使用,大多延用到清末。“乞丐”一词用来称呼讨饭之人是从宋代开始的,如《太平广记》中引《五氏见闻》的一句话,就将乞丐与马医、酒保、佣作及人贩子之流相提并论。

【文稿】李 莉

【责任编辑】蒲 晖

猜你喜欢

城里人乞丐
乞丐面
乞丐虎
在全球,每两个人中就一个“城里人”
乞丐
高级乞丐
乡下人与城里人
城里人 乡下人
城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