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兴学育人
2017-12-29唐宝民
唐宝民
提起范仲淹,人们总是会想到“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这三个头衔儿,其实,范公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范仲淹的官场生涯中,在多个地方担任过地方官,每到一处,他都大力兴学办教育,在兴学育人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范仲淹的兴学实践,是从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开始的,这一年,他的母亲谢氏病故,他伤心欲绝,按照当时的规定回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丁忧。当时的南京留守,是著名文学家晏殊,晏殊一直以来就很赏识范仲淹的文才,知道范仲淹已回南京居住,就想邀请他出来帮忙办教育,范仲淹欣然领命,便开始协助主持应天府的教务;他还向晏殊推荐了青年人富弼,以此来加强应天府的办学力量。范仲淹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在办学过程中,一点都不敷衍,为了能随时随地掌握府学的情况,他亲自搬到了学校里面居住。为了使学生们能养成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他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息时间表,要求学生们严格遵守、按照时间表的规定去做。即使是到了晚上,他也还是不放心,而是主动当起了舍务监督的角色,经常深入到宿舍里检查、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学生。那时的考试,经常要求学生们根据命题写文章,每当此时,范仲淹总是自己先根据命题写一篇文章,以此来掌握试题的难度。在范仲淹的努力下,应天府院的学风很快焕然一新,并声名远播,吸引了八方志士纷纷前来求学。
对于前来求学的人,范仲淹热情地接待、并亲自为他们讲授;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用自己微薄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甚至接济他们,有一回,有一个孙秀才前来拜谒范仲淹,孙秀才生活贫困,但颇有志向,流浪各地乞讨求学。范仲淹热情地接待了他,当即赠送给他一千文钱。一年之后,这位孙秀才又来拜谒范仲淹,范仲淹再次送钱给他,并问他:“你为什么四处奔走,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呢?”孙秀才回答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如每天能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就足够使用了。”范仲淹听罢,对他说:“我帮你在学校里找个差事,让你每月有三千文收入去供养老人,如果这样,你能安心治学吗?”孙秀才立即惊喜地拜谢范仲淹,从此安下心来跟随范仲淹学习。十年以后,有一位叫孙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讲授《春秋》,一时间名声大振。这个孙复,就是范仲淹十年前接济过的那个孙秀才。范仲淹闻知此事后,感慨地说:“贫困的确是一种灾难。如果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样杰出的人才岂不是被埋没了吗!”孙复只是范仲淹接济过的人才中的一个代表,类似孙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都在受过范仲淹的雨露恩惠之后成长为了一方人才。
范仲淹在地方上任职,每到一处,他都大力办学,在他任过职的许多地方,都有他亲手所办的学校: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奉命移知苏州,在南园购地创立了苏州府学;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知饶州,欲“兴学校,明教化”,虽然未等府学建成就被朝廷召回,但他的想法却在庆历六年由知州张君实现了;宝元元年(1038年),范仲淹又知润州,又“载新庙学,置田养士”扩建了州学……为了办好学校,他还不惜花大价钱请优秀的学者去讲学,从而加强了学校的师资力量:苏州府学建成后,范仲淹聘请胡瑗来苏州讲学;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州,他在城东南修建了嘉岑书院,并培养了张载、狄青等优秀的人才;润州府学建成后,范仲淹写信邀请著名学者李觐来润州执教;第二年,范仲淹调任越州,再次写信邀李覲赴越州“讲贯”……庆历四年,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在这个职位上,他日理万机,但仍没有忘记大力提倡教育,提出了设立学校培养人才的主张,主张在州县广泛设立学校,以便做好基础教育;同时主张改建太学,加强高等教育。在科举考试方面,他也提出了新见解,主张变更考试的科目与内容:“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闳博者得以驰聘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 在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詔条陈十事》中,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其中第三项就是关于科举改革的:“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应该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这样,学生有真才实学,进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实了。”范仲淹的主张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庆历四年(1044年),仁宗皇帝诏令天下州县设立学校,并改革科举考试办法。随后,各个州县都办起了学校。范仲淹罢相、庆历新政夭折,但各地州县的学校却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了。
范仲淹的兴学行动,起源于他的教育思想,天圣八年五月,他在《上时相议制举书》中写道:“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要,莫先宗经。宗经则道大,道大则才大,才大则功大。”提出“劝天下之学,育天下之才”的主张,认为这样才能达到“国家劝学育才,必求为我器用,辅我风教” 的目的。范仲淹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认为“贤者的价值一百个城也比不上”“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他主张大力兴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民众的文化品质、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令人欣慰的是,他所播撒的文化种子,结出了累累的果实,其中不乏一些出类拔萃的杰出典范,除了前文提到的孙复外,还有张载、狄青诸人——张载是在延州嘉岑书院受教于范仲淹的,范公见张载少有大志,十分器重他,培养他认真学习儒家经典,张载果然不负所望,后来成了一名大哲学家;狄青也在延州嘉岑书院跟随范仲淹学习的,范仲淹不遗余力地培养他、教他读《春秋》、读《汉书》,范仲淹说:“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在范仲淹的教育下,狄青成了一代名将,在抵御西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罗家伦曾这样评价教育家梅贻琦:“种子一粒,年轮千纪,敬教劝学,道在斯矣!”这句评价,同样可以用在范仲淹身上。范仲淹的兴学育人思想及办学实践,为北宋时期的文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神州大地上播撒了教育的种子、发展了地方的文化建设,从而提高了百姓的文化水平、使民众的整体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官一任,兴教一方,虽然他在许多地方任职时间都不长,但他身后的累累硕果,却向人们展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