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慕兰的“潜伏”人生

2017-12-29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7年4期

她,是救过周恩来、关向应,屡建奇功的“女间谍”;

她,在郭沫若的长篇小说《骑士》中化身女主人公金佩秋;

她,也是谍战大戏《风声》《旗袍》中中共女地下党员的原型之一

她,就是黄慕兰。

黄慕兰是一位奇女子。这位1907年出生,20世纪20年代就投身革命的先驱者,在历经磨难、跨越百年之后,在杭州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安享晚年。她的邻居们不知道,这位爱看电视、爱打麻将的百岁老人,原是被周恩来称为“党的百科全书”的红色特工。

壮志慕兰,风云际会

“你若是个男孩,一定能光宗耀祖。”从小,父亲就常对原名“彰定”的长女黄慕兰这么说。出身湘中名门,黄慕兰本可以像大多数世家小姐一样,读一所教会大学,然后相夫教子、悠闲平稳地过日子,可是,她毅然逃离了包办婚姻,选择了一条革命的道路。1926年,黄慕兰剪掉长发,在汉口投身宋庆龄、何香凝领导的妇女运动。她说:“我要以革命志士秋瑾为榜样。”

黄慕兰进步神速。演讲、演话剧、主持会议,她都毫不怯场。1926年,她先后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入团时,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慕兰”,即“仰慕花木兰”之意。

那一年,19岁的黄慕兰当了妇女部长。她天生丽质,秀外慧中,而且能力强、有魄力,给不少国共高层人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还差点被国民政府派往莫斯科学习,但最终因公务繁忙无法脱身而未成行。

1927年三八节,武汉举行了几十万人的庆祝大游行,黄慕兰任大会主席。那次活动声势浩大,宋庆龄、何香凝和柳亚子等人都去了。当天活动之后,她与革命家宛希俨举行了婚礼。他们登报发布了启事,董必武为这门婚事办了一个小聚会。如此结婚,开一时风气之先。

当时正是多事之秋。国共分裂之后,宛希俨、黄慕兰夫妇奉命转入地下工作。从此,她开始了一種不同凡响的“潜伏”人生。

在南昌,身怀六甲的黄慕兰学会了用米汤在《圣经》的间隙密写文件、去小旅馆对接头暗号……

1928年,儿子出生才三天,宛希俨就被调往赣西南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四个月后牺牲。

“服从组织安排”,从1926年起就成了黄慕兰的人生信条。她强忍着巨大的悲伤,把刚断奶的儿子送到宛希俨的父母家抚养,自己则奉地下党组织的调遣前往上海,任中央委员会机要秘书,成为中央特科成员。

地下奇兵,义救群贤

不久后,上海的工人酝酿罢工斗争,黄慕兰主动要求下到工厂去,投身斗争的第一线。

她扮成女工,买通“那摩温”(来自上海人讲的洋泾浜英语Number one,即“工头”),冒名顶替去丝厂工作,发动工人罢工。她还曾乔装成贵夫人,乘坐豪华游轮,将共产国际拨来的巨额经费从香港护送到上海,交给党中央。

1929年,黄慕兰与中共中央委员贺昌在上海结婚。两年后,作为革命领导人,贺昌主动申请独自前往苏区,黄慕兰再次面临离别。

这一次,黄慕兰哭了三天三夜。但当时她身上也承担着新的任务:1931年1月,因“左”倾错误影响,党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受到很大破坏,许多地下党员被捕。组织看中了黄慕兰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关系,委任她为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的营救部长,承担营救被捕同志的任务。

第一个要救的,是工联领导人关向应。黄慕兰打扮成上层妇女,出面去找一个名叫陈志皋的年轻进步律师。陈志皋是海宁望族之后,其父陈其寿在法租界当了18年的刑庭庭长,在上海司法界一言九鼎。

陈其寿一家都很欣赏黄慕兰。经组织同意,黄慕兰被陈老爷子收为干女儿。在陈氏父子的周旋下,关向应被放了出来。

在此期间,黄慕兰还立下“奇功”一件。那天,黄慕兰在与陈志皋去看电影的路上意外得知:码头工人出身的党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已经叛变。当时向忠发与周恩来夫妇同住,掌握的情报非同寻常。

黄慕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她马上借口身体不适放弃观影,打电话约见上海地下工作负责人潘汉年。短短两小时之内,这个消息便由黄慕兰传给潘汉年,再由潘汉年传给康生,最后送达周恩来。

当日午夜,向忠发带着巡捕房的人去抓捕周恩来,扑了个空。多亏了黄慕兰,才确保了党的核心人物安然无恙。

肝胆照人,百折无悔

1935年,贺昌在游击战争中牺牲。同年,在“继续支持营救被捕同志工作、婚后互不干涉个人行动、允许将来与前夫遗孤相认”这三项约定下,黄慕兰与陈志皋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她改名“定慧”,上海社交圈皆以为她是初婚。

“我嫁给陈志皋是因为我决定牺牲自己。因为志皋曾经救出一位中央委员,而且为党做事花了很多钱。”对于这一次婚姻,黄慕兰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这样说。

在陈志皋的掩护下,己然是“上海名媛”的黄慕兰进入金融界,主理当时已经破产的上海通易信托公司的调停复业事务。复业成功后,她成为上海最上层的银行家俱乐部的一员,与上海当时的头而人物虞洽卿、杜月笙等都有来往。

从此,黄慕兰可以利用她的资源游刃有余地仂、助进行上海的地下工作: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的抗日刊物《文献》的编辑人员,就藏在通易公司办公;各种机密文件和珍贵手稿,都安全地保存在通易公司的保险箱中;当时的很多进步社会运动,都得到黄慕兰出面办妥的无限透支账户的资助。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还捉到过自己跟着母亲许广平去向“上海抗日妇女中经济实力最强的黄定慧女士”筹借款项的情形。

就这样,黄慕兰以豪门女主人、银行家和大律师夫人的身份,穿梭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这也使得她日后一再受到怀疑和审查,命运十分坎坷,一些传记作者甚至将她说成是“国民党的政治掮客”。

新中国成立后,黄慕兰大多数时间都在用笔回顾历史。除了2003年出版的《黄慕兰自传》,她还有更长的一部自传,但依照纪律至今仍不能公开,因为里而埋藏了太多不能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