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最喜欢种哪几种树
2017-12-29倪方六
春天是赏花的季节,也是植树的季节。从古籍记载来看,槐、柳、榆和梧桐最受古人青睐。这些树木都不是名贵树种,为什么古人特别喜欢呢?原来它们都有特别的寓意,都是古人眼里的吉祥树。
槐树
俗话说:“门前有槐,升官发财。”古人为图吉利,不论是官宦门第还是普通人家,庭院附近总少不了槐树。从栽植历史来看,早在先秦时槐树已是官方选定的绿化树种之一。据《周礼·秋官》“朝士”条,周王的廷院要“左九棘”“右九棘”“而三槐”,意思是左右各栽九棵棘树,南边栽三棵槐树。
为什么栽三棵槐树?原来是为了方便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上朝时找准自己的站位,即所谓“三公位焉”。先秦时的厚槐之风影响深远,明陈淏子《花镜·花小类考》“槐条”记载:“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槐树还是后世皇家宫苑内必植之树,故槐树又有“宫槐”的别称。衙门、学校、街巷也都广植槐树。西汉时,人们称政府机构为“槐衙”,称读书人聚集之处为“槐市”,就是因为那里遍植槐树。
《艺文类聚》引《三辅黄图》记载:“(汉昭帝)始元四年(公元前90年),起明堂辟雍,为博士舍三十区,为会市,但列槐树数百行。”“槐市”又称“学市”,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称:“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直到唐代“槐市”仍盛行。唐元稹《学牛鼓琴判》中有这样的说法:“期青紫于通径,喜趋槐市;鼓丝桐之逸韵,叶畅薰风。”
唐朝时,应试举子落了第往往也不离开长安,而是通过夏课恶补学业。在槐树花开的时节,他们常常将新作投给相关主考官,以求荐拔。此即李淖《秦中岁时记》所谓:“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黄,举子忙。’”
但槐樹真正被赋予感情寄托是在明朝。明初,朝廷将山西人口大规模移往全国各地,出发地点即是洪洞县的一株大槐树,故民谚有“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说,槐树也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寻根文化”的符号。
柳树
在中国的原生树木中,柳树是阳春三月最夺人眼目的树木。唐贺知章的《咏柳》,浓缩了古人面对柳树的全部喜悦之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树又名“杨柳”,有垂柳、早柳、杞柳等不同品种,不论哪一种都长得很漂亮。《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诗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柳树成了民间吉祥之物。佛教界认为柳枝充满神性,如南海观音的常见形象之一即为一手托净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病消灾。
古人迷信,认为“柳可驱鬼”,故柳树又有“鬼怖木”的别称。南北朝时,民间已出现了在门前插柳的习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唐宋时,清明节“插柳”“折柳”“戴柳圈”的习俗已形成,皇家甚至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办。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三月三日,(朝廷)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可免虿毒。”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条亦称,北宋京城汴梁“家家以柳插于门上,名日:‘明眼’”。
唐宋时期描写柳树的诗文也最多,如咏柳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便出自唐韩翊的《寒食》诗。当时唐朝都城广植柳树,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外柳絮飞舞。
在北宋的都城汴梁,柳树的数量也远远多于槐树。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大大小小的树木有170多棵,其中柳树占了大多数。
但柳树栽植很有讲究。“前不栽桑,后不种柳”,柳树栽植位置以在庭院两侧为宜,又以左为好:“东柳西桑,进益牛羊。”
榆树
与槐树、柳树一样,榆树同样有悠久的栽植历史,先秦时已广泛栽植。《诗经·唐风》中的《山有枢》诗里即提到榆树:“山有枢,隰有榆。”榆树之所以能赢得古人的青睐,首先是因为它是一种“活命树”。
榆树的皮、根、叶、花均可食用,荒年可以用来充饥,在青黄不接的春荒之际,榆树的价值也显得很突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荒岁,农人取皮为粉,食之当粮,不损人。”北宋嘉祜年间,“丰沛(江苏徐州一带)人缺食多用之”,度过了灾荒时期。
明朱橚《救荒本草》记载了榆树“救饥”之法:“采肥嫩榆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其榆钱煮糜羹食佳,但令人多睡。或焯过晒干备用,或为酱皆可食。榆皮刮去其上干燥皴涩者,取中间软嫩之皮剁碎晒干,炒焙极干,捣磨为面,拌糠干草末蒸食,取其滑泽易食。”
《救荒本草》还特别提到:“又云榆皮与檀皮为末服之,令人不饥,根皮亦可晒干捣磨为而,作饼食之。”
其实,先秦时人们已发现了榆树的救荒功能。《神农本草经》称榆树皮“久服轻身不饥”,将之与“槐实”“枸杞”等同列为“上品”。
因为榆树有这些特殊用途,所以古时家家不忘栽上几棵榆树。东晋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便在院中栽了榆树,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古人对榆树的名称也很在意。榆树的果实(种子)榆荚俗称“榆钱儿”,《本草纲目·木二》“榆”条称:“其木甚高大,未生叶时,枝条问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榆钱”谐音“余钱”,古人栽植榆树,也有讨口彩的意思,即所谓“阳宅背后栽榆树,铜钱串串必主富”。
古人特别喜欢榆树,还因为古人认为榆树可辟邪,有“宅后有榆,百鬼迁移”的迷信说法。明文震亨《长物志》则另有理解:“槐榆宜植门庭,极扉绿映,真如翠幄。”
梧桐
梧桐俗称“引凤树”,其枝条被称为“风条”,这与“梧桐引凤凰”的传说有关:“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所以古人喜欢在庭院中栽植梧桐。明王象晋《群芳谱》记载,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人家斋阁多种之”。
古人往往将梧桐与竹子一起栽植,“前栽碧桐,后栽翠竹”。《花镜》称:“藤萝掩映,梧竹致清,宜深院孤亭,好鸟闲关。”如果再养点菊花,到了秋天更别有一番情趣,正如元朝词人侯善渊所写:“一叶梧桐窗外落,金菊出疏篱。”
梧桐木是古人制琴的好材料,这给梧桐平添了一份高雅。《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古琴的别称“焦桐”即由此而来。
先秦时已有用梧桐木制琴的记载。《诗经·鄘风》中的《定之方中》诗,就有“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一说。汉魏时,人们用梧桐木制琴已很有经验。制琴的材料以牛长在今鲁南峄阳山的梧桐为佳,有“峄阳孤桐”之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梧桐生于峄阳山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以为琴,声清雅。”
《风俗通义》所谓“孙枝”,就是梧桐的枝干。为什么会有这种叫法,明杨升庵《丹铅总录》是这样解释的:“凡木本实而末虚,唯桐反之。试取其小枝削之,皆坚实如蜡,而其本皆虚。故世所以贵孙枝者,贵其实也。”也正因此,梧桐被视为“宜子孙”的祥树,这也是古人特别喜欢梧桐树的一大缘由。
古人喜欢梧桐,还因为梧桐是“知岁时”的“灵树”。据《花镜》“梧桐”条:“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