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二十四节气”
2017-12-29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全世界火了一把。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条系一直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早在2006年,“二十四节气”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从中国“非遗”到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走过了10年。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制订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耕种。由于历史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农业中心多集中在中原地区,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之后人们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在一年中定出二十四个时间点,并且给每个时间点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的“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气,清楚地划分出了一年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在《淮南子》一书中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常有人以为二十四节气是阴历,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张勃说,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制订的。節气的时间点与阳历相应,是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运行的变化和规律计算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只要太阳系不出现巨大的变化,它就不会有太大偏差。而且,二十四节气包含的天文学、气象学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在我国中原地区绝大多数时候还是相当准确的,很多谚语,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至今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风向标”。
二十四节气的特点
立春:2月4日前后,是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9日前后。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前后,此时冬季蛰伏的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3月20日前后。此时日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4月5日前后。此时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此时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前后。此时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1日前后。此时夏熟作物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可以收藏其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此时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时期。
大暑: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
时期,但也有反常的年份,大署时期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前后。此时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前后。“处”为结束的意思,指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此时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白露:9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的露珠,故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寒露”。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中原地区的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气相吻合。
立冬:11月7日前后,冬季开始。
小雪:11月22日前后。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出现降雪,但雪量小,次数不多。中原地区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进入一年中气温最低的“三九”。小寒: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大寒:1月20日前后,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摘自《燕赵晚报》,潘光贤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