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时代,有点依赖?
2017-12-29MarkLin几何
你每隔多长时间会看一次手机?和亲人朋友见面时大家都在玩电子产品还是互相交流?在这个数码产品横行的时代,很多人都对它过于依赖,数码确实是提升效率的好东西,也是让你时刻与世界保持连接的有力武器,但陷入其中到底好还是不好?我们想要和你好好探讨一下。
王鹏:“当手机成为社交枢纽”
对Julian(王鹏)——这个做过药店连锁、化妆品品牌、密室逃脱、美容APP、网红电商孵化器等各种生意的商人来说,手机成为了生活工作中密不可分的伙伴。
他平均每天要花费五个小时在一台iPhone7 plus上,这台手机上囊括了他常使用的Q.A.办公系统,类似于newyork times的国外新闻APP,以及随时待命中的订机票、订酒店的差旅APP。这些软件的数量基本维持在十个以内,一是为了更快捷地获取信息,二是为了日常社交,三则是为提升工作效率。可以说,手机几乎满足了Julian大部分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有很长一段时间,Julian甚至陷入了一种手机制造的繁忙生活中。几乎每天早晨醒来,他都会产生一种焦虑,“当我早上醒来之后,会想,是不是在我睡觉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给我发信息,于是还躺在床上就把手机拿过来,打开微信检查一遍,看看谁给我发了信息。”
这种焦虑不仅仅发生在起床时分,等车、吃饭以及其它很多碎片时间中同样存在;这不单是害怕忽略了来自生意伙伴的重要信息,同样担心错过一些刚发生的烫手新鲜事——Julian的手指熟练地在各种APP之间穿梭与点击,体验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当你不刷朋友圈,或者没有大量新鲜的信息输入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这其实是一种戒断反应。每次不停地刷新,都会有新鲜内容给你反馈,这种反馈的闭环会刺激你大脑产生多巴胺,制造一种快乐的感觉,于是你就将它养成了一种习惯。”与此同时,“不停地搜寻新信息变成了一件负成本的事儿,让人难以逃脱。”
而另一方面,这种快感也让他获得了新的生意机会。四个月前,他组建了一支团队,开始做微商,售卖起名叫“优弹素”的美容饮品。作为一种近两年才逐渐流行的商业模式,微商的产品大多是通过手机被客户下单。“手机可以帮助你快速地跟陌生人建立起联系,”Julian说,“你甚至可以通过朋友圈迅速了解并迎合对方的偏好,一方面缩短了与客户建立深度联系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线下的社交障碍。”看来这单生意充满了生命力。
相对于之前的生意,Julian的新生意需要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互联网中,而此时的互联网已经被人们紧紧攥在了手心。为了能把产品销售给更多紧握手机且注重保养的人,Julian的那一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总是关注着微博及微信上面有名气的网红们,他们拥有大把的流量,这都来自于他们忠实的粉丝,而这些粉丝身上有让Julian看中的网红产生变现的能力。为此,他投了一大笔钱到网红平台里,希望网红的忠实粉丝群能转变为“优弹素”的客户群。
在Julian看来,朋友圈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广告位,这里有着熟络的关系网、较高的信任度与关注量,对于一个商人而言,这意味着朋友圈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地方。手机可以帮助他相较以往更快地抵达客户。
商人与手机的故事并非止步于此。事实上,一度手机成瘾的Julian在三年前已经和手机做过一次战斗了。Julian意识到自己的时间被切碎,用在一些看似快乐但并无太多用处的地方,比如刷朋友圈、微信社交、刷微博等。时间对善打经济算盘的Julian来说已经成为一种隐形成本。他在豆瓣上找来了很多评分较高、有关时间管理类的书籍,比如《精力管理》、《清单革命》等,通看了一遍之后,决定开始反击“手机怪物”。
“当我睡觉的时候,会将手机留放在客厅里充电,绝不把它带进卧室,”为了提升效率,“我把微信放到一个大尺寸的iPad pro上面使用,到目前为止,我大部分的微信交流都是在这上面完成的。”为了减少在微信上所花的时间,“我会定点在某一个时间段使用手机,比如说在晚上九点钟睡觉之前看一看。”
现在的Julian,每天早晨四点钟起来,使用一款日记软件将前一天记录在上面的一条条灵感整理成日记,吃早饭的时候才统一浏览一遍公众号。有关工作的事隋,能当面聊的一定当面聊,如果情况不允许,晚上九点已经成为了他集中统一回复当天未读信息的时间。
而他的新生意呢,四个月之后的今天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客户们对于手机的依赖似乎永远不会像这个商人一样减少。
Jaco:“喜欢随手拍,但不爱随手发”
Jaco是一名业余的室内设计师,专业的“玩儿家”。他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室内设计的工作是用来过足“把一间空屋装修得有品位”的瘾,而对视觉和对新鲜事物的刚性需求,则靠“出去玩”来实现。Jaco不常在朋友圈里刷屏,翻开他的朋友圈好像都在玩,要么在马尔代夫潜水,要么在高雄海边冲浪,要么是在大峡谷露营,最近还去夏威夷跳了伞……玩伴呢,除了老婆之外,另外一个不能缺少的便是摄影装备。
Jaco出去玩的摄影装备不逊于专业摄影师,这点倒不是指相机的成像像素,而是他的装备配置种类繁多。他的摄影包近期常备有Sony微单a7RⅡ、Go Pro,还有Ricoh Theta360度全景照相机,最近还有购置大疆无人机的打算。Jaco说他的摄影器材倒不是说非得追赶当下像素最高、最昂贵的,而是比较重视能带给他新鲜视角的。“Go Pro可以同时表现出运动者的主观视角,在行动中拿来拍别人,被拍摄者也有种好像被狗仔队跟拍的被观察视角;360度全景拍摄可以看到肉眼没发现的每个环境细节,哪怕我的爸妈没有跟我们出去玩,只要把全景照片打开来给他们看,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时空拍机更是可以从想像不到的上帝视角看这世界,就算是iPhone手机里的延时摄影功能,也可以将一天甚至一年的变化在一分钟表现出来。”Jaco強调他不是专业摄影师,也不是跟风消费派,只是对电影、影像、照片这些视觉有浓厚兴趣,又因为数码摄影的新品类每每带来不同的新鲜视角,哪怕不是专业人员,也可以拍出不同的视觉特效,他就会忍不住不停地购置新玩意儿……
但看似有新款数码产品依赖症的Jaco在另外一方面又很老派。他喜欢拍照,但却不喜欢像年轻人一样随手拍随手发。60后的他还是倾向用一种“复古”的方法,每隔一两年,就打开电脑,把每次出去玩时少则上千、多则上万的数码照片一张张精心挑选、置入、排版,再找印刷公司印刷成册,永久保留。“数码相片拍摄不用成本,数量太多,久而久之,其实我们很少打开电脑回看。所以我倾向于把它们编辑成册,做成像是我年轻时候家家都有的相册,并且排版更精致,像是设计成一本书一样,摆在书架上,有时间时抽出来细细回味,我跟我老婆现在还常常这样,以后年纪大了,去过哪里,这些照片都是值得永久保存的记忆。”“这也是我这个大男子主义者给她的礼物,因为照片里面都有她,我觉得这比时时在social media上秀个恩爱的照片更有涵义。”
Jaco的相机还有另外一个用处,就是用来拍他的玩具收藏。在装修自己家的时候,他甚至专门设计出了两面展示墙来展示自己近千件的玩具收藏,这些玩偶多是Hot Toy出品的6:1大小的电影人物。他的爱好之一,就是帮他们置景,就像是李小龙和《越狱》男主角围坐在一起打扑克……Jaco家里有三个他自己动手切割木头、装灯线做出的展示柜,去世界各地玩儿的时候顺便搜集这些场景里需要的微型道具也是他的旅行目的之一。而相机的另一大功能就是让他拍下这些电影里不可能出现在一个镜头里的好笑场景,分享给他的玩具同好们。Jaco认为自己完全不是社交网络依赖者,而是视觉依赖者。数码设备只是一种工具,只有人,才能创造温暖。他觉得邀请小圈子里的朋友们,到家里来一起玩耍的时光,要比虚拟的朋友圈里分享照片、收到点赞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