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喝玩乐一间店

2017-12-29

智族GQ 2017年4期

在一间店铺,你可以做什么?

电商日益发达,实体零售店铺却并未叫衰,共享、复合、变形,新趋势让它们不仅只是出售产品,你绝对可以在一家店铺就体验到吃喝玩乐,感受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又一年到来,我们从全国的零售店铺中筛选了有代表性的新店,为你展示它们在空间、美食、家居、服饰等领域的新潮流,同時也找到了作为店铺幕后操盘手存在的设计师和店主们,聊聊他们眼中的零售业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们还在北京和上海各找到了一片源源不断新鲜零售势力的热土,在这里,你可能逛一天都不会厌倦。

共享际综合实验室

从共享式的工作空间到公寓楼再到零售小店,越来越多的店铺让我们无法定义,它们是私厨、买手店、博物馆、酒吧、办公场所、健身房、咖啡馆、书店……它们有的共聚一处,有的各自发展,但是百变的外形下都有一个兼容并蓄的空间等你探索。

北京张自忠路地铁口旁,主打“在平行的生活里遇见”的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又创办了另一个共享生活空间实验室“共享际”,他打算一站式解决办公、生活、娱乐和社交。坐落在胡同里的共享际像一个生活空间实验室,带着精致的设计感和年轻的活力改变着古老的胡同。设计师将四合院的概念抽象化后引入内部空间,还保留了一圈有历史的古老砖墙,甚至把局部墙体直接延伸至室内。

负一层是联合办公区,在一层的八口有一个隔板刷卡可入。一层是可以慢慢逛的各类精品店,美食孵化器、网红咖啡店、24小时无人超市、Pop-up浮游之岛以及国内唯一一家没有书架和书柜书店“未读Club”。二层则是设计简洁紧凑的胡同星空公寓,租金从5800到9800不等,可日租或月租。外围的客房每一个窗户都对应外面胡同的灰色坡屋顶,中间的客房设计了天窗,可以仰望星空。而房间名字则足够别致,比如“育群胡同”。最棒的是窗外有一大片露台区,可以点一杯楼下的咖啡上楼来,俯瞰街对面小学校的开阔操场,也可以看到古旧胡同民居的屋顶。

三楼的露台花园则是各类胡同的屋顶位置,顶偻很适合办大型活动,看出去就是胡同和错落的瓦片屋顶,景观绝佳。据说建筑界的小粟旬——青山周平也是未读的设计者并且经常光顾,说不定你能在此和他偶遇。

良设私宴的缘分

位于愚园路的良设门面并不起眼,如果不刻意寻找,很可能就会错过。但一推开门,就会发现不同——陈列在店内衣架上的是设计师之作,进门右手边的架子上摆着的是良设主人王杨自己设计的茶具和香器,以及世界各地买回来的家居装饰品。

做良设之前,王杨已经是个成功设计师,出自她手的红双喜图案早已成为时尚标志之一。开良设纯粹是因为自己对于美食的热爱,“中国人很多都喜欢吃,以此为入口,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自己的生活。”

在良设,每天只有一桌餐,你可以使用这里的开放式厨房来宴请朋友,也可以要求王杨来为你定做一场与众不同的私宴,从指定厨师、设计菜单,到环境布置、餐盘装饰,都能为你量身定制,就连一只平凡无奇的餐盘都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来进行定制。这场私宴也变成了一个平台,让更多领域的人汇集在这里。

“大良设”是王杨最近正在筹备的新项目。在这个项目里,“审美复兴”是最重要的部分,她试图从多个角度入手,将被遗忘的中国传统审美重新找回来,但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刻板的传统复制,而是将现代设计与传统融合,通过主题性私宴、空间设计、菜品设计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壮志凌云的装置艺术

无论你是否有过飞行梦,还是业余的机械控,北京郊区的B-787Café&Bar都很适合你偶尔造访。这里是意大利飞行装置品牌Arteinmotion的体验店,店里有呼啸过二战战场的运输机,也有刚刚完成服役的水上飞机,现在都以装置艺术的姿态在这家咖啡店里落脚。抢眼的“法拉利红沙发”,原是水陆两用搜救机“信天翁”的浮筒:特殊质感的咖啡桌来自J57发动机的整流罩:会议桌的设计来自双翼飞机Boeing Stearman的构造;墙面上装饰有蚊式战斗机壁画,而巨大螺旋桨则属于一架The JacobsR-755飞机,这种于1933年首次飞行的机型只生产至上世纪70年代。在这里,一边品尝意式手冲咖啡,一边了解机械的魅力,听听它们在轰炸机、侦察机、反潜艇飞机上经历的故事,才不会辜负了你的好奇心。

吃东西、买吃的,只能到餐馆超市吗?在餐馆里,你只能吃食物吗?现在售卖食物的店铺加速进化,你的嘴、你的胃、你的眼球,它们都不想放过。

放过烤鸡我是肉铺

这家小小的法式风格肉铺曾让不少人以为是咖啡馆,走进店内看见猪、牛、羊、鸡的雕塑,一排专切不同部位生肉、火腿、芝士的刀,玻璃展示柜里摆放着各式肉类,这才恍然原来这儿是肉铺。仔细看来,店里还出售肉酱、奶酪、红酒、啤酒、三明治,还有大名鼎鼎的烤鸡,顿觉一种邻家厨房的亲切感。

一开始,这家店铺是因为售价66元一只的法式烤春鸡而名声大噪,提前预约却仍然一鸡难求。但是放过这只网红烤鸡,这家店其他吸引人的肉类也很多:澳洲肉眼、西冷牛排、巴西牛里脊、法式羊排。作为资深“肉食动物”的店员,都会根据客人家里的厨具用法、个人口味、用餐人数奉上烹饪秘笈。店主嘉豪从事了10多年的葡萄酒贸易,对于好肉配好酒的话题,更是有许多独家推荐。此外,Butcherr餐厅也在筹备5月开业,真正成为“选肉上桌”的饕客福音。

辣匣辣酱博物馆

喜欢吃辣酱,哪里最全?超市吗,你out了。上海Hot Box辣匣是一家堪称辣酱博物馆的地方,从国产翘楚陶华碧,到辣酱届的大众情人Sriracha,还有用印度魔鬼椒为材料以老干妈配方制成的“洋老干妈”这里应有尽有。最受欢迎的还是店里的boxBQ烤肉酱,是店主Kobe突发奇想将德州烟熏烤肉酱和印尼酸甜辣酱混合的结果。此外,这里辣酱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喝,传统的血腥玛丽在这人使用辣椒酱打底,设有辣酱自助台,放什么放多少全凭你自己喜好。要说这里最辣的酱有多辣,据说有些人皮肤碰到后都需要去药店买烫伤药了。

美食艺术馆吃下一个毕加索

去餐厅早已不仅仅是为填饱肚子,精神的饥渴更要满足。Galleria恐怕是全球唯使用铸造(成型)技术烹制可食用艺术品的地方:幼年毕加索雕塑、自行车雕塑都散发着巧克力醇香,晶莹剔透的女神像、麦芽糖雕琢的佛像、颜色由蔬果汁调制的现代派抽象画……你可以与这里的团队定制项目主题。创始人兼CEOMarioZaccagnini先生在每件作品上都投入了大量心血,他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是用透明彩糖制成的“威尼斯雄狮”,制作过程中使用了3D打印技术,将艺术、技术、美食融为一体。这件作品是意大利文化研究所为庆祝威尼斯文艺复兴展在国家博物馆的举行而特别定制的。他表示即将在美食艺术馆楼上开一家高端甜品店,方便人们体验视觉味觉的震撼,并将美好的滋味带回家中。

欢迎来到设计之家

长乐路上的畏作·楝梁新店极其低调,黑色的雕花铁门时常关着,只有按下门铃才会有店员穿过天井,匆匆跑来开门。这间独栋小楼总共有四层,每一层都有着自己不同的风格,但无一例外地和设计师们有着不解之缘。一层穿过天井进屋,门口的一只实木长条桌是长作·楝梁的自有品牌“长作”生活方式系列的作品之一,与桌子同在一侧的还有不少家居用品,从质感朴实的陶制杯子,到如今少见的猪鬃刷,都是栋梁合伙人之一、家居设计师南朗生活品位的体现。不久之前,长作·楝梁刚刚和ontimeshow合作了一场名为“boy-manhood”的展览,在这场展览上,诸多生活方式品牌的出现也带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长作·楝梁正在从一个设计师品牌集合店向一个专注于男性生活方式的品牌转型,并有意识地为不同年龄层的男性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走入二层,南朗自己设计的铜木架相当夺人眼球,而架子之前的木桌上摆放着展览后留下的买手精选英国香氛。相比一、二层将生活方式与时尚交融在一起的设计风格,三、四层则将重心放在了服装之上。在两层褛面的不同房间里,均摆放着多位设计师的服装作品,客人无须过多走动,就能在一个空间选到多款不同设计风格的衣物。四楼还有个摆放着木质柜子和铜木架的房间,里面展示着配件和香氛。

从充满运动气息的棒球棍,到引发设计灵感的软装品,摆放在房间内的静态装置也各有不同,但都与生活细节一起巧妙地融入到了每一处环境。比如三楼走向四楼的楼梯旁,有一面挂满了从全球不同国家地区收集的衣架的墙,每一个衣架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连这里的地砖都与众不同。黑白双色菱形纹的地砖出自南朗之手,設计完成之后与地砖品牌“见南花”联手定制,却并未进行出售,仅供长作·楝梁之用。

能吃能喝又能住,还要可以逛一逛,如今的咖啡馆想要满足这些喝咖啡的挑剔客人,也是有点儿累。

油墨飘香

在广州一家咖啡厅里,饮品单是旧报纸,店铺的logo承袭活字印刷术的精髓反印在墙上,它的名字叫做Pressroom。店主壕爷因为这里邻近报纸印刷厂,制作咖啡过程中又有很多压粉的动作叫press,索性,就把咖啡馆叫做Pressroom。作为Pressroom的灵魂,店里的咖啡豆是店主从世界各地寻来的。将咖啡豆图案纹在自己胳膊上的店主更是从烘焙发酵到磨粉制作都亲力亲为,即便你想要一杯辣椒味的咖啡,他都有办法把辣椒元素融入咖啡里来满足你的要求。

锅炉咖啡粗砺厂房的新生

厦门的D.House是由卷烟厂改造而成的设计生活体验馆,让人震撼的锅炉咖啡馆就坐落在二层,这里打通三层空间,气势格调都极富个性。锅炉房过去的痕迹处处可见,设计师保留了原始的层高、斑驳的墙面和大落地窗,绿色的气压炉更是成为锅炉咖啡的标志。改造时,落地窗用玻璃来隔音隔热,而配件因为老旧买不到,是从其他旧厂拆迁时回收而来。店主最满意的地方,是中间开阔的空间,16根支撑大锅炉的小柱子,改造成了咖啡桌。为了契合工业风格,餐具器皿都特别选用了实验室器材,如烧杯、试管等,巧克力则做成了工具的样子。关于设计原则,设计师张玮说:“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结构和风貌,这是对建筑的一种尊重。”

大小咖啡

香饵胡同深处藏着一个北京最具“网红”气质的咖啡店Big SmallCoffee,一个黑色的大吧台把19平米的咖啡空间分开,五、六把皮凳就是客人喝咖啡的地方,每个座位下都配有捶头和挂包的设计。靠墙的隔音软木墙身带有不锈钢折板,适合在小空间站着喝咖啡。天气好,你也可以选择在店外的金属台阶和黑色吧台上喝咖啡。除此之外,它还有一间15平米的B&B客房,让你实现夜宿咖啡馆的梦想。这里不改变原有胡同的结构,却在实用性和颜值上做到了极致,大小咖啡代表着古老胡同的另一种可能。

跨界生存实践

上海的永久咖啡店是永久自行车玩的一次酷炫跨界。在店里,点单铃是自行车车铃,高脚凳是自行车车座,就连灯都是自行车轮毂改装而来。桌子旁还停着一辆复古的永久自行车。在这儿,与骑行有关的一切你都可以买到,墙上挂着的就是永久的最新款式,如以竹木为材质的“竹马”自行车、二轮自行车等。车坏了,穿着复古靛蓝色大褂的店员会为你用搪瓷杯端上一杯咖啡,甚至还烘好了咖啡豆供你买回家自己搭配。如果你热爱骑行,这附近的骑行氛围都十分浓厚。

设计师&店主说……

黑白代表桀骜不羁,亦是冷静的表达,橙黄则传达了年轻与活力;铁皮材质够接地气,配上金黄色PVC软帘多添了份文艺气息;金属可以象征城市,石材对应着自然……在走进那些美好零售店铺时,你也应该多体会、品味下设计师们的用心良苦。我们拜访了3家为众多零售店铺做硬装和软装的设计事务所,听听他们如何用建筑材质、色彩、几何图形等细节来传达小店的理念。

任督设计“用颜色竖立品牌”

由来自德国的AndreasThomczyk和萁他两位伙伴共同在香港创立,如今在北京、上海都成立了子公司。他们擅长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实现不同的功畿区域。

Matsu玛祖铭立展厅

位于北京光华路SOHO,最新家具产品的开放式展厅,同时兼备办公及咖啡休闲空间。为呼应品牌前卫、桀骜不羁的形象,整个空间天地墙为黑白木色,家具色彩明亮,再配上通告背景墙上的街舞舞者涂鸦元素。整个空间一侧是展示最新产品的巨型定制镀铬黑色展架,另一侧则是配置最潮灯光及音响设备的休闲区,整个展厅可以在任何时间转变成小型派对场所。

Merceder Me

梅赛德斯-奔驰在北京三里屯推出的全新概念体验店,是继汉堡、慕尼黑、东京、米兰、香港之后全球第六家品牌体验店。对汽车行业客户的设计,需要不断评估品牌想要向客户展示的企业形象,帮助他们将传统优势延伸到更新鲜、更令人兴奋、更醒目的领域。比如用代表性的灰色、黑色、白色创建新的空间设计语言,贯穿到餐厅、画廊、酒吧、精品店等。

银河3Q

3Q是SOHO中国创立的联合办公空间品牌。银河SOHO外立面的白色丝带太瞩目,很容易就遮盖或与室内其他设计冲突。设计师解决办法就是对室内陈设和墙面设计采用较中性色域等特定概念。大范围使用黄色,慢慢过渡到传统的3Q橙色色域,黄色垂尾贯穿大厅和前台区域的后墙,为立面增添一层纹理,用颜色将不同空间联结在一起。

Robot3“用材质传达情绪”

由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潘飞和王植于2011年联合创办,设计作品多为小而美的生活空间,极具个性化的铁皮和软帘材质的运用,让空间和个人情绪对话有了可能。

Lucky串吧

位于北京回龙观生活区的串吧,兼顾接地气、新潮感。设计师选用了铁皮材质,营造出像工棚一样的自在感;金黄色的PVC软帘在水晶灯下散发出金黄色的光,风吹过时会带来光影波浪的感觉,IkMK0f+NuOfGe46gxJAGUQ==随时可以讓烧烤店变成时髦的音乐会或派对场所;空间入口有一棵真正的树,是设计师从好几万棵树中挑的一棵最宫崎骏最完美的树,增加了一份鲜活,带来无限生机。

山咖啡

项目位于北京竞园艺术中心东侧,两层的空间打造一间“自由的咖啡馆”,大量原木材质的运用带着原生态的亲近感。创造性利用有限空间,在屋子的中央向下挖了一米,做了一个隔层,可做私密聊天空间,必不可少的绿色植物,摆放在二层的金属架子上,让空间更具自然味道。当有风吹过,绿植的摆动带来自然的情绪,让人和自然更亲近。

潘小会餐厅

这家武汉餐厅将人和空间之间的亲密关系做到了恰到好处。用理性与感性、黑夜和白昼的主题,将空间视为意识的展现方式,给人特别难忘的心理体验。譬如在餐厅的小隔问,大方向采用基本材料铁皮、木材和一些建材,配上恍若半透明小镜子的软帘,人在里面影子重重叠叠,再加上音乐,会产生难以名状的某种情绪,让空间和情绪有了对话。

Line House“用筑语言对话城市”

中瑞混血的女设计师Alex Mok和新西兰的女设计师BriarHickling联合创办,关注每个项目的建筑本身、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来创造整体的独特空间体验。

cote&ciel

法国时尚包袋品牌位于香港的旗舰店,灵感来自海岸(cote)和天空(ciel)之间的互补对撞,设计师以自然对比都市,以内在反衬外在。譬如用不同方式处理的全属装点店铺门面以及店内,在横向与纵向上按序排列,借以反映香港密集的高偻林立,而灰色岩武石的墙面、黑色熔岩石的展示架则意味着自然的召唤。

N3ON

代理全球潮流设计师眼镜品牌的Coterie眼镜店位于上海的概念店,设计的灵感源自眼睛的感知能力与其捕获的影像,因而可以运用凹凸、景深和透视效果,店铺内交错摆放的凹面穿孔白色金属板,穿孔纵向渐变,就好像视线的延伸。运用激光镭射成的亮粉色亚克力材料做成收银台,内置荧光灯组,玩的是活泼的视觉游戏。

We Work威海路

诞生于美国纽约的We Work联合办公空间位于上海威海路的中国旗舰店,原本是红砖房、老上海、旧工厂、艺术区,色彩被大胆地运用:进入大门的巷遒墙壁地板刷粉,中庭的铁质楼梯刷绿,楼梯外侧由三角橡木板拼成并刷蓝。在中庭的空中,粉色与灰色的线缆交错,用金属环相连,借此体现自由游走在传统与现代的混搭风。

淘到独一无二的产品,让你去过一次便有难以忘怀的标志性元素,把来自哑洲的食材和欧洲的啤酒碰撞在一起……玩转一家小店已经不易,更何况开N家店?!我们拜访了3位店主便是这样,并不满足于只开一家小店,而且还要把每家都做到够尽兴,来听听他们的经营之道。

小音

收集细碎美好

拥有过独立女装品牌店,现在和先生一起入驻了上海东湖路,拥有生活方式概念店、西式简餐店和夜店,你可以在其间发现各式各样的小心思,譬如独家限量版的饮品,还有墙上让人过目不忘的霓虹灯。

高洋

60复古VS90潮流

从马来西亚留学归来,是个时尚潮男,2007年创业,代理服饰餐饮品牌,提供渠道拓展、品牌推广、管理咨询等服务。十年来消费者从物理空间转战虚拟空间,从60后逐渐过渡到90后,潮流的风向标也随之转变。

Kelley Lee

老城里的新式啤酒屋

来自洛杉矶,是最早把分子混合料理概念和精酿啤酒餐厅带到中国的美食家。她目前在北京和上海拥有12家餐厅和酒吧,是匠心手作美食、创意鸡尾酒、精酿啤酒和葡萄酒的狂热爱好者。

比邻酒吧街,身处使馆区,遥望工体,以三里屯太古里为核心辐射出的三里屯地区,若称为是北京最潮生活方式聚集地一点都不为过。在这里,店铺、人、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共同孕育和培养出了一片带着京味儿的零售热土。

King Baby

永葆

赤子心

“70只是一个数字”,带着白色方框眼镜的CY Ching手里端着一杯薄荷茶,神采飞扬,语速极快,挺括衬衫下是紧实的肌肉。让人无法相信这位香港出生,现在上海法租界定居的潮牌老板已年逾七旬。而他运营的是以个性张扬、摇滚精神著称的美国高端手工银饰品牌King Baby,这个备受美国好莱坞明星钟爱的品牌两年多前由CY带入到中国,首先入驻了潮流地标三里屯太古里。目前国内店铺达15家。即使在三里屯太古里年轻人流连忘返、潮店林立的南区,King Baby也十分抢眼,走进这家店,黑色与原木色的背景下,机车、贝斯、骷髅头、纹身图案彰显出品牌的基因元素,独到的细节设计将传统银饰工艺和高品质融合在一起,这个情绪饱满的灵魂品牌也CY一辈子热爱时尚事业的缩影。上世纪60年代,他毅然辞去香港写字楼的稳定工作,转身自学进入时尚行业的角力场,不曾退离半步。这份执着与热爱也被他实践在生活的每个细节。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在健身房锻炼,保持良好身心状态:同时身为一名骨灰级的HiFi发烧友,家里收藏着众多限量版音响和黑胶唱片。

可能没见过CY的人会觉得70岁和这些有着强烈的反差,可是见过他之后,你会觉得这一切都顺理成章。70岁仍忙于工作的CY看着三里屯太古里来往的年轻人,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格格不入,相反,他笑称自己有一套包含“20岁的天真,30岁的斗志,50岁的身体”的免疫系统,与这周围的环境和人再合适不过了。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融入邻里的创新地

北京城市地标之一的三里屯太古里在2013年之前并不叫这个名字。作为太古地产在大陆的第一个项目,改名为一个“里”字,也是受北京胡同居住文化的启发,南北区共19座高低错落的开放式低密度建筑,分别致敬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设计结构。“‘里’还强调了邻里关系”,三里屯太古里总经理余国安说。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比邻酒吧街,身处使馆区,遥望工体,拥有北京少有的开放式商业体态的三里屯太古里,和其他公共设施一起,共同造就了这个城市最潮地标的特殊气质。每天上午,三里屯太古里南区广场上巨型LED屏会播放各种活动的宣传片、推广视频,最近播放的是新入驻北区的电影院餐厅三克映画的宣传片,文艺气质浓厚。夏天,喷泉广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现在我们的客户群越来越年轻,南北区之间的互动交融也越来越多。”余国安说,“我们也在募集‘潮人社区’,已有会员35000多人,他们也在改变着这里的气质。”当余国安穿过北区走向南区的途中,三里屯太古里的气质换了一遍。实际上,作为北京零售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这里的开店速度和质量都让人惊讶。一两个月不来,你就会发现以三里屯太古里为核心的辐射圈里又多了不少新面孔。这一切都与其本身发展的速度分不开,比如北区设计师品牌Gentle Monster、Golden GooseDeluxe Brand比上海甚至香港都要超前。余文乐、陈冠希等人的品牌店也是京城独一份。“店铺选择、入驻都经过精心考虑。”余国安说,这也造就了三里屯太古里作为京城时尚潮流领跑者的独特气质。当被问及2017年最想改变什么部分,他笑了笑说:“三里屯太古里可以更大些。”

漂洋过海挑选一份体面

了解手工帽饰的人走进Jaco-bean大概会有寻到宝的感觉,Maison Michel、Marzi Firenze、Inverni……通常海淘才能买到的帽子品牌,这里应有尽有。能从全世界各地搜罗到这些稀有的帽子,跟潘杰本人的经历密不可分。他在80年代就接触到了正式的西装文化,后来做了北京最早一批的西装定制店铺,接触到更多来自意大利、法国的工匠师傅,作为西方绅士必备品之一的帽子也慢慢地成为他的最爱,虽然七年前朋友都反对他开一家帽子专门店,但是他还是决心将全世界最好的帽饰品牌和帽饰文化引入中国。

“做一顶的帽子的工艺并不比做一套西服的工艺要容易。”潘杰强调,“我想告诉人们帽子的文化、工艺,我想把帽子变成人人都应该接受的体面的生活方式。”与其说是一位商人,帽不离头的潘杰更像是帽子文化的布道者对于多数国人而言,每天都将帽子作为必备配饰去搭配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潘杰总是这样说服身边的人,“帽子是戴出来的,它跟衣服不一样,帽子是压人的,你要经常戴才能压得住。”作为购物体验的一部分,在Jacobean买的帽子都不用自己清洗,潘杰从美国引进了一套机器,这些均价超过2000的帽子都会被小心清洁、修复、全面保养。

同时,作为老北京人的潘杰,选择把店开在三里屯太古里,也是看中了这里与众不同的消费氛围:“这儿的客人自我消费意识非常强,他们买东西都是不为别的,就为了取悦自己。”所以他也更相信这里的消费者能够体会到这份漂洋过海的心意。

无敌加&八亩农场

真心熬煮的幸福味

一袭黑色issev mivake春夏新款,头戴黑色Yohgi毡帽,ChromeHearts皮面笔记本上日程排的密密麻麻,乍一看以为是日本人,其实是长居日本的无敌家拉面创始人范军。

做面的缘起是18年前,在拉面店聚集的新瀉县长冈市,一位前辈请没钱的留学生范军吃了第一碗拉面。至今,他脑海中仍能浮现出师傅在氤氲蒸汽中全神贯注做面的场面。“哪怕只是一碗面,只要是认真做的,也能给人难忘的幸福感。”他如是说。

如今无敌家在北京开了11家店,全凭一份真诚、真心、真实,坚持“现做现吃”、“一斤骨头熬一碗汤”,每天至多500碗,汤尽面藏。

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个人的幸福感变成了应该为国人做些什么,于是范军想到了把日本餐饮业的先进经营理念和日本人对食品安全的追求带到中国来,于是就有了和日本上市餐饮企业AP公司合作的本土化尝试——太古里“八亩农场”。和AP在日本的王牌“埭田农场”一样,引入“全产业链模式”,直接采购本地农户的无公害食材。太古里试水的一炮而红,给了日方信心,“埭田”品牌相继在北京、天津等地亮相,继续传播“从农场到餐桌”的简单幸福。范军说自己的人生梦想是“给中国饮食行业带来点真东西,甚至创造一个世界都认同的‘中国食品标准’。”从味道到健康,再到安全和标准,终归是为了那份珍重幸福的初心。

三克映画

打造一群人的“理想国”

宽敞的过道,宽厚的深棕色皮质沙发,金色包边的大理石圆桌,脚踏感清晰而厚重的地毯,你以为这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欧洲的复古剧院?其实这里是三里屯太古里的三克映画电影院。这家充满观影仪式感的电影院,在观影前用餐喝酒才是全套。菜系是西餐,一旁酒吧里的每一款鸡尾酒都与经典电影同名,“教父”、“布达佩斯大饭店”都是常青款。鼓励你在电影开场前点一杯酒带入影院,享受边品酒边观影的私人化体验。

复调

音乐和漫画碰撞出的浪漫

古典音乐的Live house、美国漫画售卖和阅览室、黑胶唱片售卖店,这都是复调。第一眼的复调是一间现代又极简的漫画售卖店,1200多种漫画的墙体设计得别有玄机,每一幅漫画用手一推,墙后藏着漫画,店主很喜欢看到客人发现这个机关的惊讶表情。左手边的透明墙则挂满了古典唱片,店里的唱片多达8000张以上,九成古典,其余的都是爵士乐。店铺中间是一排矮凳,漫画、iPad可供客人坐下来随时阅读。店里一角设置咖啡吧,让你能买到“绿巨人”饮品。想要买古典乐的人,也有一个安静的视听区,具有仪式感的拉启开关ONAIR,让这里俨然变身专业录音棚。收起店中间的矮凳,复调又可以变身一个容纳50-70人的Live house。

Gentle MonSter

变身艺术展的眼镜店

是在国内的第一家品牌店,延续了韩国大邱店的情节设定,讲述了三个郁郁不得志的艺术家之一“Tony”的故事。所以如果你进店第一眼没看到眼镜,请不要惊讶。进门转角看到的秘密画室储存的就是艺术家Tony的画,一楼正中央放置一台机械手臂,正在没日没夜地复制出一幅幅《戴着珍珠耳环的少女》——这是你真正试戴眼镜、收银和打包的地方!而真正的眼镜摆放在店铺第二层充满古老怪异灯具的房间里。这些都在提醒你虚拟的“艺术家Tony”如此与众不同,就像这家店一般。令人振奋又伤感的是,这个主题在今年初春将被新的神秘主题取代,如果你还没看过,快点去吧。

一杯茶中的风景

和其他大鸣大放做生意的茶社不同,这间位于愚园路上的喫茶去相当难找。要对上海弄堂有点儿了解,才能在老式居民房子中找到它。颇有江南特色的圆形木门常年关着,按下门铃之后的开门速度却相当快。进门的天井算是上海老房子的特色之一,腊梅树下有一间小小的玻璃房,无论晴雨,都是观景的好地方。

室内设计风格亦是中式风格,原木桌椅、蒲团及卧榻的运用混合了传统与禅意,用来区隔空间染上了深浅不一的绿色麻布,营造山峦叠嶂感,影影绰绰地露出另一个房间里的大灯笼。

想要在这里喝茶,你得先电话预约。店内售卖的也以传统中国茶为主,主打云南普洱、滇红、福鼎白茶,还有应季绿茶。搭配的茶食口味清雅,不少茶器还是店主和设计师的合作定制款。可惜的是如果你想买点茶或者茶器,就要再去巨鹿路店跑一趟了。

在曾经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从不乏藏匿着个性精品店的小街巷。位于长宁区的幸福里及周边区域,值得你来这里消遣一天,在这些小店里探索城市的生活细节。

设计师品牌概念店孵化设计

虽然被很多人定义为设计师品牌概念店,但New Buver的店主韵玲更希望自己的店铺能成为一个设计师平台和孵化器,在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的同时,也让人们了解设计其实可以拓展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不仅仅是服饰。目前已经与100多个设计师品牌进行了合作。题材独立的蒸汽朋克有一整个展示柜,每年5月左右,这里都会做一场蒸汽朋克的展览,但店内的展览也不限于此,与季节、时令或者设计师有关的各种展览都会陆续进行。

摆放在店里的家具是NewBuver的自有设计单品,走的是讲究性价比的北欧简约风格巧妙利用了线条与块面做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真正投入销售,还可以接受定制化设计。

在就把享用美食

用金碧辉煌来形容The Can-nery,想来去过的人都不会反对。不过,坐在靠窗座位或是包间,又是另一种清新安静感。这家店和外滩那间超高人气的酒廊The Nest同出一源,互为姐妹店,但The Cannery以海鲜为最大特色,而且会装在自制的铁罐里进行呈现,与店名十分贴切。鸡尾酒品质也相当不惜,而威士忌也一定会让你惊艳,要知道有一面墙上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波本威士忌、黑麦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要知道店主计划将其做成亚洲最大的美洲威士忌收纳地。

地球美食剧场

感知自然体验

主打日料的地球美食剧场算是开辟了上海日料界的新天地,除了提供上好的食物之外,视觉、听觉、嗅觉在这里都能得到多重平衡。它们严格按照“剧场”模式运营,想要吃饭,必须得提前预约,排位和入场顺序也是按照预约先后来定的。

菜单满月那天每月一换,同步更换的还有就餐时播放的影像,每一道菜都有对应的美食小故事,也会夹杂一些与原材料有关的知识,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屏幕在放映时会有裸眼3D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现代人喜欢拍照的特点,店家在每个桌子上都安置了自拍灯,可算是相当贴心的举动了。

造作

新设计家居主义

造作在幸福里的新店原先是上海橡胶研究所的老厂房,改造后店铺整体设计以白色为主打,营造整洁的空间感。北京店空白笔记本设计理念在这里延续,格子状的白色方块组合便于展示不同品类的家居用品,进门处的全色系光笼以回旋方式扶摇直上,让人眼前一亮。造作在上海陈列的家居作品色彩柔和,兼具实用与设计,并着重强调材质和性价比。水母灯、吴冠中系列纹样餐具、经典的沙发系列都被引入到了这间店铺。基本上,逛一圈造作,就可以完成整个家的家居布置。

艺术微景观

画廊、艺术馆、艺术展厅……对于G Collection的定位虽然多种多样,但少不了与艺术挂钩,就之前在这里举行过的几次展览来看,将这一空间定位为艺术展厅似乎更为合适一些。

G Collection的整体设计相当低调,玻璃与黑色铁框的设计让人很容易就忽略了这间展厅的存在。在不少人看来尚未完成设计的空间正是其特色所在——具有足夠的能动性,可以根据策展人的需求和想法来进行空间布置,更好地呈现出一场展览真正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