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进化论
2017-12-29布兰达达细补大风李茜王瀚Howie
我们从来都拒绝千篇一律,追求改变、提升,哪怕不被所有人接受,却成为了更适应自己内心、随心所欲的新生活篇章。
于是我们找到了这样几种生活:极简生活,无论是对空问还是物欲的控制,甚至还可以做到零垃圾生活;也可以挑剔,不是自己种的蔬果不食,小是小众而罕见的物品不用;事业和乐趣兼顾,生活可以在两者中游刃有余;走世界的方式很多,骑车、跑步,探索未知地,或者只是翻山越岭去看一棵植物;还有的生活,你绝对不能用年龄作为分水岭……
如果觉得这样的生活还小够“进化”,那就干脆去体验从前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未来生活设计,从无人机到智能衣饰,从地下城市到未来机场,它们都已经一一成真。所以,是时候给你的生活来一点改变了。
细节化极简
打折购物狂、山寨爱好者、旧物收集癖……这些的反面部是极简生活。但是极简有没有新玩法昵?在大空间去掉所有繁琐的装饰和颜色,极简也可以不随大流,让线条来打造出高级感,布置各种充满小心思的细节,小空间亦可以通过空间的组合利用、家具的选择同样拥有质感格调。我们还为你总结了小窍门,要知道如今连艺术品都可以用数码的方式来收藏。
化繁为简也可以很挑剔
徐千禾
汇—建筑主持建筑师
徐千禾现在的房子是上世纪末前后建造,他做的第—件事便是拆——“空间里的线条对我来说很重要,隐藏不必要的线条才会清晰有条理。”因此门的把手、踢脚线、灯具等细节都尽量做到化繁为简。遇到不能拆除的承重墙就干脆做成大书柜,合上柜门,就好似把书隐入墙中。没有装饰和门套的房门,也可以在关上后与墙体浑然一物。而将餐厅并入厨房,把没有窗户的阿姨房改为洗衣间和衣帽间,又正契合一家人的生舌习惯。“因为学建筑的关系,我从小对视觉艺术品感兴趣,画、照片、建筑类的书a7EEQPmXeveWqazJ5c52jW5rR/vzvKOYXQZqN3sPbQU=籍都有收藏。”从纽约搬来时仅书籍就有70箱之多,在客厅有一面大书柜,阳台有书架,就连卧室的床头和洗手间的马桶旁边都为书留出了充裕的摆放空间。“储物空间一般要占住宅面积的15%,保证物品如果有增加,也有地方放。”
家里固定的家具都是徐千禾自己画图让工人做出来的,其它家具不拘颜色样式,都来自他喜欢的艺术家设计。而另一方面家具还能发挥出多面作用,譬如卧室的床放在房间中央,床头立一面大柜,既分隔出一个小走廊,又做了储物担当。而这正如主人笑称自己:“对线条很敏感,对物件很挑剔。”
“退让”式
改造
曹璞
建筑设计师、后海大鲨鱼乐队吉他手
谦虚旅社是北京“大栅栏领航员计划”的一部分,曹璞更愿意称它为“样板间”,预计在今年还会继续。“改造老四合院的方式经常是推倒拆掉再盖楼,而我们希望能在现有的情况下插入一个商业性质的小空间,从而改善整个区域的微循环。”然而利用杂院儿里的闲置房做青年旅社的初衷却受到了老街坊不能接纳的考验,经过易址、改方案、试住调整等过程,终于建成了一个不到12平米,却集4张床铺、收纳、淋浴、洗漱为一体,可以下棋、打牌、喝茶、观影、辦公的生活空间。“退让”变成了设计的关键词,通过一组连带家具的可滑动立面,还能推送出4点多平米的休闲场所作为院内共享空间,并设计了面向院子的储物柜供邻居使用。
曹璞坚持建筑要考虑邻里关系,曾为了不影响高龄老奶奶卧床养伤而停止施工,也为了保全邻居的雨棚一再调整采光方案,邻里生态更值得维系,“太过自我只会一损俱损,稍微退让才能提升整体的空间品质,这种退让很值得,这也是在城市生活的哲学。”
不将就 要讲究
从吃到用,有群人觉得有且只有一次的人生从来都不该将就。他们亲手种出想吃的蔬果,在市集上买虽然略贵却放心的食材;拒绝千篇一律的家,细心淘换心机小物;不抢人手一支的爆款,在小众护肤的道路上独辟蹊径……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让自己的生活讲究起来并没有那么难。
现代农夫
石嫣
分享收获农场创始人两个博士去种菜?这是每天发生在石嫣和她先生身上的生活。北京郊区,一片从小到大的自然天地,他们用行动表明,想要什么生活就要身体力行地实现。
2008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专业读博的石嫣正驱车赶往明尼苏达州附近的地升农场,和两位美国本地的大学生一起进行一次为时半年的调研。这次实地调研,石嫣是三个实习生中,从育种到收获坚持到最后的唯一一个。
当时她调研的农场是CSA农场模式,—种社区支持农业的方式,消费者先预付生产定全,农场主根据消费者的“投资”进行生产。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有机农业市场里面很少见。这件事给了石嫣启发,2009年年底,石嫣的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去高校、银行就业,而她却和丈夫在北京顺义郊区创立小毛驴农场。
谈及原因,石嫣有自己的理由,“首先是喜欢农业,喜欢在靠近自然的地方工作;其次,这件事本身极有价值,还可以解决包括土壤污染在内的很多农业问题。”最后,她也希望这种方式可以带动团队里的年轻人,让年轻人愿意返乡、振兴农业。这点与她对“三农”问题的看法不谋而合,“农业应该是环保的,能产生吸引力的一个行业。农村应该是从事农业工作的人们生活的场所,而不是把所有农村都建得与城市一样。”现在的石嫣素面朝天,皮肤晒得黝黑,就住在农场附近的柳庄户村。每天早上七点到棚,第一件事是把农场里二十个大棚逛一遍,这些大棚目前为近七百名订购户提供有机的菜、蛋、肉、面,相比于第一年的三十三位订购户,已经不止多了一个零。大棚里的自然生态系统稳定,自循环系统运转良好。石嫣说,这就是她想过的力所能及、知行合一的生活。
在市集找到家的味道
晓云生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工作人员最早是市集的消费者,慢慢成为志愿者,最后干脆成为了市集
工作人员。现在作为一名母亲,每个月家庭所需的80%的食物都会在市集上购买,譬如她的女儿只吃在市集上购买的草莓,因为小孩的味觉系统更灵敏,能分辨出天然好吃的味道。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女儿生病的次数也要比同龄孩子少很多。除了健康的食品,市集上还能买到很多老品种的蔬菜水果,比如墩青土豆,绿番茄和花番茄。也有牛蒡、芝麻菜、鹰嘴豆这些国人不常吃的品种。每年秋天,晓云生会买一些西畔山洲出产的蜜橘,东乌珠穆沁旗哈日高毕嘎查的游牧羊肉,农户家自产的农产品加工的烘焙燕麦片和肉桂苹果卷。如今在各地都有了农夫市集,日常在北京农夫市集购买,广州城乡汇、成都生活市集、西安农夫市集、上海农好农夫市集、贵阳农夫市集则是她出差时的选择。
拒绝一成不变的家
Austin
设计和生活方式买手店主理人
经营着一家买手店的Austin为自己的家也花了不少心思——主打工业极简风格。
为了还原工业风的设计,Austin故意做了假水管铺在天花板上,水管的排列也经过精心的设计。同时,他会根据季节来变化家中的陈列,定期更换窗帘地毯和绿植,一方面将大面积的窗帘地毯换成不同的颜色对空间的改变感会非常强,可以带来新鲜感,而另:5面窗帘地毯很容易落下灰尘,出于卫生的角度来说也应该经常更换。
小众护肤巧选购
吴淼
美容博主
從美容编辑再到美容博主、已经使用过数不清数量的品牌和护肤产品,吴淼有着自己的一套护肤哲学:“维稳,保健,坚决不做亡羊补牢之事”就是最好的护肤信条。”
拒绝抢破头、买爆款?吴淼建议可以多翻看国外杂志的美容美体报道,以及欧美美容博主的信息传递,从而发现小众又好用的护肤品。不过在购买时一定要确保渠道和品质,譬如去连卡佛,或者10/10 Apothecary。
双面人生
只有一次的人生,每个人选择的活法儿部不一样。有些人喜欢轻松舒适,有些人则喜欢给自己加技能,不断变化角度、位置去看不同面相的世界,成就双面、三面,甚至多面人生。这样过一生或许不会特别轻松,但是,他们保证绝对不会无聊。
艺术和音乐之间的自由侠
尤洋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
2006年英国硕士毕业之后回到北京的尤洋开始进入艺术行业工作,同时在一些杂志写专栏介绍他喜欢的音乐人和艺术家。梳理时发现,其实在中国的90年代,这两个领域就开始有交集了,很多音乐人都是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并且有些音乐人已经开始参与到行为艺术创作中,而艺术家卢昊和愚公移山的狗子则在一道尝试做乐队。尤洋认为,这些都是当时有审美共识的先锋创作群体,和主流价值观存在隔阂,所以迫切地需要交流。
虽然UCCA行政工作比较繁忙,尤洋还是会抽空客串乐手或策划几场跨界的展览,比如在诱导社乐队里拉手风琴,和出口A乐队合作弹吉他等。“这些事情不会占用太多精力,反而会增强你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力。你站在舞台上看人群,和在人群里看人群是截然不同的角度。使用声音作为创作媒介,对我而言要比绘画容易多了。”
他也尝试在专业范围内把热爱的音乐做得风生水起,在UCCA相继策划了好几场音乐×艺术的演出项目,邀请了几组音乐人和艺术家合作,把演出现场转换成一个多媒体艺术装置,包括子曰乐队和艺术家卢昊合作,huun huurtu和叶甫娜合作,PK 14和孙秋晨合作等。后来参与他项目的音乐人和艺术家越来越多,音乐产业也意识到艺术的商业价值和公共效应,递来橄榄枝,就诞生了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的M Art展览和后来草莓音乐节的Fat Art愚公移山单元,亦是尤洋的手笔。
零垃圾进行时
一位名叫Lauren Singer的纽约女孩凭着两年只产生一小罐垃圾火遍了全球,零垃圾生活(Zero-Waste)即在日常生活中不制造任何垃圾的生活方式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别以为这是空谈,越来越多的达人已经从生活上开始做出改变,不妨立刻学起来。
环保就像打怪升级
老汤和老陈
微信公众号GOZeroWaste
创始人
本职为外企白领,因关注环保、热爱环保而开公众号,他们觉得:“环保就像打游戏一样,不断探索发现更加环保、更生态友好的生活解决方案,因此想把这种生活推广给更多的人,分享生活方式。”
零垃圾常讲的“5R原则”,Refuse和Reduce即拒绝生活中那些非必需品,减少必需品消耗。而Reuse、Recvcle和Repurpose,则督促你努力去寻找品质更好、更耐用的环保产品进行重复利用,或加以改造。“当你真的做到时,你会发现生活变得简单多了,而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老汤和老陈夫妻俩确确实实体会到了生活上的变化,在公众号上除了发表原创文章,也常常分享圈内好友的文章。所以你经常会在他们的公众号上看到有趣又实用、简单的信息,譬如干净的塑料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实在无法重复利用的塑料包装则可以剪开、清洗并晾干。而在前不久开展的线下活动中,他们也分享了一些实际的方法,譬如如何在家堆肥、将厨余变废为宝。
此外,老汤和老陈特别强调我们个人意识和行为上的改变。通过改变个人的消费习惯,自觉选择对环境友善的产品,让手里的钞票成为企业发展的选票,这样企业才会顺应需求作出转变.制造出环保产品;而宏观上的转变,他们也希望看到国内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健全。把7天的垃圾
背上身
Alex
微信公众号
ScribbleStudio
创始人
来自澳大利亚,在上海生活了三年,从事建筑、工业设计工作,热衷于用艺术的形式传达环保理念。
你计算过每天扔掉多少垃圾吗?Alex前不久开展了这样一项公益艺术挑战活动,活动提供给每位参与者一只帆布袋,用来盛装你—周7天所产生的垃圾。“如果你发现这七天的垃圾越来越重,那就意味着要减少制造垃圾咯!别让自然环境替你背!要知道它们大部分都是可以被取代的。”
自制清洁用品
小捌
豆瓣零垃圾达人在美国湾区生活八年,目前从事化学相关工作,“零垃圾”生活的尝试者、实践者。
洗发水、沐浴露、洗洁精等等,各类清洁剂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抗菌杀菌。自制清洁用品,比从市面上买各类产品省时省力,一桶就可以解决很多生活所需,既避免了不必要的包装丢弃,还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和成就感。
何不来次不一样的旅行
开始策划你的下一次旅行了吗?我们给你更好的出行目的:骑摩托、跑步、行遍全球看植物,或者去探索鲜为人知的目的地。对于想要放飞的城市人,每一条都再适合不过。我们还为你推荐了具体的路线,行动起来吧。
骑上摩托说走就走
吕飞
北京摩德威创始人
2003年,在江西支教的吕飞接触到摩托车,他骑车翻过山沟去家访甚至帮贫困学生找社会赞助,慢慢爱上了骑行的自由感。回到北京后,他正式成为骑行车队的兼职领队。
吕飞曾从香格里拉骑行到梅里,在路边一个风景奇特的地方停下来拍照,结果摩托车往右翻到水沟里,他的手腕也伤了。这个时候来了一辆小面包车,下来的是五朵金花,但每个人都是“汉子”,五个姑娘特轻松地帮他把摩托车给拉了上来。
骑摩托车上路难免遇到类似的危险。2009年吕飞曾沿着美国1号公路骑行2万公里,花了两个月多。在加州著名的路况糟糕、人和车进去容易出来难的“迷失海湾”,吕飞决定挑战一下。结果他去之前刚下过很大的雨,路越走越泥泞,他的体能也越来越下降,车不停地摔倒,每次扶车,他都要把所有行李都拆下才能扶起,然后再把行李捆上。走了4个多小时眼看天黑了,他筋疲力尽,最终摁了卫星救援电话。而就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他见到了最漂亮的景色,两段密林之间一段开阔的地带,银河一样璀璨的星空像一串串宝石坠在他的头顶,这场意外却成就了他此行最大的亮点。
在南非,他骨裂后依然坚持骑行,先拄着拐蹦到摩托车上,让人把拐拿走,骑车,到地方再把拐拿过来,堪称一道风景。
吕飞说骑行让他的抗打擊能力更强,给了他更好的心态,因为气候、路况情况多变,摔跤和风吹雨淋都是难免的。
他也变得更加随性,通常说走就走,从不精心准备,毕竟最美的风景可能偶然才能一遇。从人大法律系毕业,创立了北京摩德威骑行学院,BMW Motorrad全球认证培训师,全球骑行超过25万公里。
跑不完的马拉松世界行
小豪
Nike+Run Club
北京主教练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三大”马拉松赛事,希望能成为中国前100位完成“六大”马拉松的跑者,还是最年轻的跑者,而更长远的目标则是跑100场马拉松,除了跑步,体验赛事、城市风情、人文环境就是最有趣的经历。
2013年10月20日,小豪在21岁生日当天跑完了旧金山女子马拉松。他是仅有的3%男性名额中的一位,记得一路的补给很棒,饼干、寿司吃个不停,而和一群粉红女子跑马拉松,这个经历足够终身难忘。
小豪从此决定正式备战马拉松,为2014年柏林之战准备了一年,体能训练、买名额、订机票、做行程。而也就在柏林,他感受到顶级赛事的专业和氛围,跑到32公里他开始抽筋了,幸好那个点就有专业救援。接下来他跑了芝加哥马拉松,赛道在美国最大的盐湖边上,跑起来并不容易。而最令他动容的则是国外马拉松赛事的“狂欢气质”:柏林马拉松跑到35公里的时候,一个乐队的吉他手给了他一大罐啤酒:而在芝加哥,跑完之后大家都聚在音乐广场开派对,“不管是在跑步的时候还是跑完,你都会感受到热情和正能量,整个人的情绪会非常高涨。”
2016年小豪更是参加了被称为地球上最伟大的马拉松接力赛事的Hood to Coast,全程315.2公里,从美国俄勒冈州Hood山,到太平洋西海岸12人接力跑。这项比赛非常酷,他和跑友租了2辆车,一同吃睡,一同解决问题,这次的团队协作感不同于之前一个人的跑步经历,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和大家建立默契也极大考验了他的团队能力。
如今跑了不少于30个马拉松,小豪最享受的就是,在跑的时候放空自己,更专注思考。他希望跑遍100个城市,体验各种风土人情。至于新手想要跑马拉松,小豪建议下载Nike的NRCapp,里面有在线教练,可以给出详细的训练计划,还可以参加线下课程。
“冷门”带来的奇幻和惊险
赵贺
微信公众号“永远在路上的流浪者”
创始人在澳留学,计划走遍150个国家,2年内已走过37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底,赵贺第一次决定独自一个人旅行,他通过google地图搜索到日本的鹿儿岛、种子岛、屋久岛,连信用卡都没带就出发了。结果因为现金不够,差点就要问当地人借钱。他还在种子岛的火箭发射基地错过了末班车,最后是一个叫大城阳子的陌生女人开车带他赶路50公里,送他回到了民宿,还送了他小点心。
这次惊险、温暖和自由自在的旅行,让赵贺从此走上了冷门地之旅。
第二次他去了古巴、牙买加和开曼群岛。在牙买加,两周时间赵贺只遇到了一个在当地工作的中国人。而古巴哈瓦那,一辆辆冒着黑烟的老爷车,踢着足球的孩子,坐在自家台阶上的古巴人,瞬间让他穿越到上个世纪50年代。接着赵贺去了东欧和中东。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战争中被炸毁的商场“小巨蛋”只剩下像疮口一样的电影院废墟。而从废墟走2公里就可以到贝鲁特最奢华的名品街,这个城市的贫富差距让人惊叹。在萨拉热窝正值斯雷姆雷尼察大屠杀21周年纪念日,亲身经历过波黑战争的老人Muffe给赵贺讲述了这段历史。赵贺问他:“你恨塞尔维亚人吗?”Muffe很平静地说:“不恨,现在我们平安地相处在一起很好,忘掉战争吧。”一个亲身经历战乱悲怆的人,说出这种来,让赵贺感慨不已。
有惊无险的是阿富汗之旅。赵贺到达阿富汗的第二天,在距他一两公里的地方发生了大爆炸,炸死了40多人。但他觉得不虚此行,他接触到的阿富汗人都很友好、热情,但也看到他们确实过得挺不好,上不起学,没有工作,偷渡到外面打工为生。
走过这么多的地方,赵贺发现,在这小小的地球上,绝大多数人民都是一样的,同样的梦想、追求,同样在奋斗、挣扎、呐喊。而总有一天,赵贺也希望世界会听到他的声音。
翻山越岭看花开叶落
钱苘茼
minimaist
创始人、创意总监
一位身份几经变化的女孩,却对植物有着长久不衰的兴趣。她了解许多植物的名字和习性、能酬舜问通过花香叫出冷门植物名,甚至为了能看到更多珍稀植物,她选择跟着
花开去旅行。从服装设计师再到陶瓷器品牌主理人,钱苘茼的身份几经变化,但对植物的执念却一直没有变。从小就耳濡目染父亲和伯父打理盆景盆栽,现在满世界去看植物,曾经因为在美国黄石公园看花花草草入了迷,一个人反向开夜车6个小时、绕过了整个公园从另外一个出口回到了酒店。
在巴黎念书的7年间,钱苘茼有时间就会去坐落在巴黎南郊的Parc de Sceaux花园。这座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的花园出自大名鼎鼎的设计师Andre Le Notre之手,曾被用作皇族聚会娱乐的场所,是非常典型的法式园林,譬如极富法国特色的修剪成圆锥形的紫松树、修剪成方形的菩提树,还有从科西嘉来的松树,黎巴嫩来的雪松、皂荚树,日本来的樱花树,不同的季节,植物的景致也不同,在公园里逛一天也不会觉得疲惫。
遇到未知的植物是常有的事,于是拍照记录、查询做笔记便成了旅行中的任务,也正因为如此,钱苘茼已经成为了朋友圈中的植物达人,时常凭借味道就可以指出附近的植物名称。后来还因为这个爱好成立了自己的花器品牌,还拿了设计大奖。
做自己,别再被传统印象束缚
年龄这件事对于现代城市人来说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你只需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谁说文艺、小资、浪漫与退休后的生活无关?年轻人就应该满身潮牌去泡吧?突破年纪、观念、思维局限,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后现代”文艺生活
熊叔、熊婶
面包房创始人原是央视制作人,退休后在北京郊区打造出了田园小院,文艺生活让人艳羡。而接下来会在宋庄开立面包房,熊叔的面包与熊婶的果酱便是会友利器。
一千平的院子里,一株樱桃开始结果,一角的溪水汩汩流入院中深潭,红黄脊背的鱼游来游去,爬山虎攀上了二层小楼,秋日会变成热烈的红色,一层客厅改为面包房,旁边是宽敞明亮的大厨房,穿过世界各地带回来的纪念品,二层搭建了两个跃层,家里来了客人争着在上面睡,掀开靛青色窗帘便能看见不远处的大山和长城……2003年非典期间,熊叔和熊婶置办了这座位于八达岭脚下的院子。退休后他们便完全搬进了小院,俩人的生舌堪称回到原点:自己种菜,偶尔去附近的村庄赶集。而告别繁忙的职场后,熊叔和熊婶也很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2012年儿子从法国蓝带学校学厨归来,他们也开始学习做法式面包的方法和理念。而现在,熊叔和熊婶出品的面包早已成为面包界的传奇。而其中的“秘诀”便是遵从自然规律。熊叔选用农科院有机种植用石磨来研磨的黑麦粉,冷发酵,周一故好面团,放在冰箱四天,让面粉自然生长;而熊婶则会摘下最饱满、最鲜美的桃与杏,用最原始的方法熬制成果酱,香甜可口开了罐就合不上。哦对了,熊叔每天还会给食物放舒缓纯粹的古典乐。
文艺生活从来都不是年轻人的专属,熊叔和熊婶便把郊区小院打造出了南法风情。熊婶最享受清晨被鸟鸣声叫醒的感觉,采摘野花装点家里,熊叔则在前廊备好了早餐,阳光洒在餐桌上,法式面包、自制果酱、煎蛋和牛奶组成了堪比五星级酒店的早餐。冬天雪落下来,四周静到可以听到雪簌簌落下的声音,俩人点燃壁炉,品一壶茶,不能再棒了。
在生活里修行
李林
演员
奇葩说辩手
生长在北京二环的胡同大院,在14岁的时候,因为机缘看到一本《太上感应篇》,从此便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信教守戒。文化也随之成为他生舌中的主题词,北京曲剧、相声、话剧,不管是传统的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正统的戏剧教育,都让他痴迷不已。
李林评价自己看起来乖,实则叛逆,是个不折不扣的“怪小孩”。他不玩网游,不听流行乐,收集收藏的都是戏曲唱词。不工作的时候,每天吸尘、洗衣、点香、净杯、做饭、散步、听戏,至少保持两小时看书时间。他说最近正w2QKzmi4lT+1mB/8m28Tmg==在重看《史记》,接受采访的当天,刷牙时还在听印度的开篇史诗《罗摩衍那》。信奉“求听访闻尽在静观”的他,每天的运动就是开着摩托车从家到茶室,从茶室到家。
他的家也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装满了从全世界各地背回来的神像佛像,斯里兰卡‘释迦牟尼佛的木质佛头,柬埔寨一位法国人做的释迦牟尼佛像,福建的德化白瓷观’音像,台湾的文殊普贤像、歌仔戏的关公像、妈祖像、哪咤像等。李林戏称家里可以开一个临时的“天庭委员会”。出去旅行,他一定会到宗教场所参拜学习,不同类型的宗教于他而言,都有属于自己的意义,拜宗教,就如同是在拜心中的善念。
这种看似冲突的和谐也在他身上发生着,这个15岁开始穿中式对襟褂子、圆口鞋的85后男孩也喜欢漫威,喜欢《哈利·波特》。但是在失恋的时候他会听裴艳玲先生的《哭坟》,失意时听李少春的《大雪飘》。“谁说时尚和传统就是完全矛盾的,我可能会‘变成所谓的流行文化里的’—个元素,但我绝对不是流行文化里的一部分。”他相信并努力实践《心经》所说“一切如梦幻泡影,远离颠倒梦想”,只想活得像自己。
TIPS
如果你想尝试汉服
中式传统的服装在李林看来像野兽派画作,讲究撞色。到东南亚国家就穿亮色,去京都一定选暗色系,在什么地方就要符合那座城市的气质。所以在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让
他觉得白、蓝、灰最适合,
同时还要讲究破色和格色,衣服是藏蓝,那配珠一定是绿色,首饰一定得是金的,串珠最好是藍红。
向全新生活方式进化!
1无限制出行
更快、更舒适、更自在,未来就是要你好好享受每一次出行。
◆无人机的士
迪拜城市遒路交通局最近宣布,无人机的士已通过中短距离的载客测试,预计今年内就可以试运营。据悉这款由中国研发生产的亿航184载人自动飞行器,可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在距地面300米左右的低空飞行约两小时,且安全性能可靠。
◆洛克希德超音速飞机
超音速飞机并不稀奇,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就制造出了超音速飞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除了明显的速度提升外,最重要的是解决了超音速飞机恼人的噪音。
空中汽车轨道
加州科技公司SkvTran研发的空中轨道系统利用轨道与磁悬浮技术,小型的胶囊舱可以在城市写字楼中间穿梭,充分利用城市半空的空问资源,到时候就能够像坐景区缆车一样,实现短途出行的同时还可以将城市风景一览无余。
2全方位虐邀生活
虚拟现实爱好者看过来!不管你是去游玩、去社交,还是在家宅,虚拟现实实景技术已经全方位渗透。
◆游乐场:
英国伦敦Thorpe主题公园将推出由Derren Brown设计的、需要配合HTCVive头戴VR眼镜体验的幽灵列车,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即将到来的迪斯尼星球大战主题区的项目也增添了虚拟现实的元素。虚拟现实会为游乐场增添更多的融入性,主题公园也让詹以现实的特性得到广阔的发挥空间。
◆社交:
虽然有人说Facebook新出的VR社交软件就是让你的QQ空间立体起来,可这款名为Avatar的虚拟现实社交服务还是超越了普通人的脑洞。你可以选择Facebook相册中的相片上传,生成属于自己的动画形象,进入一个虚拟现实场景凿亍社交。这件事的后果就是你可能以后会戴着为Oculus眼镜自言自语,而和真正“亲密朋友”的会面越来越少。
◆居家:
在家里布置一个虚拟现实空间吧,尽可能腾出空间,选择一把有轮子的转椅满足你在数字世界里的各种活动;然后配一盏柔和光线的灯,这一点当你摘下头盔的时候就能充分体会;最后别忘了每十五分钟要休息一下,“虚拟现实病”真实存在。
3机场的N种可能
繁忙的商旅人士们最需要的便是省时省事地开始一段出差,那就从机场做起吧。
◆东京羽田国际机场:
机器人帮手
在机场晕头转向却找不到工作人员?东京羽田国际机场雇不起工作人员吗?没关系,机场内安放的日立的EMIEW3机器人可以用日语、英语(即将会有中文)给你指,带你找到安保人员和你要去的机场内的各个地方。
◆遁阿密国际机场:GPS识别
迈阿密机场官方app被称为“个人旅行助理”,适用于苹果iOS和安卓系统,当用户打开app时,会弹出位置选项,旅客通过机场时,app会根据当前位置提供有关个人旅程的信息及帮助,包括登机口、航班时间、行李领取、附近的餐饮和零售网点以及优先建议一目了然。
◆香港国际机场:地铁站行李托运
香港国际机场机场快线无缝衔接,提前买好机场快线的车票,就可以将行李放到九龙站或者香港站办理行李托运和换登机牌,第二天就刽顺利地登上你要乘坐的航班。
4住得更随性
饱和的人口,有限的空间,别着急,你以后还可以在水上安家。
1自定义住宅想避免与建筑商发生摩擦扯皮?自定义住宅从个人选址到选择建筑类型,决定权由你掌控。荷兰城市阿尔梅勒(Almere)正在着手实验这个项目,完成周期预估在三到六个月。
2可移动蜗居
建筑面积仅19.9平米,卡斯塔(Kasita)采用积木式设计,把微型公寓滑入“大架子”里,让你的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想挪就挪。第一处卡斯塔住宅将登陆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奠厅丁市(Austin)。
3漂流的家
陆地资源如此紧张,那为何不把家搬到城市河道或者海岸上?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阿姆斯特尔河(River Amstel)上,就有这样一艘很酷的水上住宅,并且建筑商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设计。
1模块式住宅
英国的萨里(Surrey)有这样一幢模块式住宅,36间平均面积约为26平米的单元堆叠在一起。每间的建造仅耗费两周时间,因而非常适合繁忙的都市人。
梁栋
前媒体人,现KIWI公关
董事总经理
这些年,尝试各类当红的健身方式成为了我的新爱好。和所有拥有肥胖基因的人一样,我的人生不是在减肥的路上,就是在重回健身房的誓师口号中。这些年,孜孜不倦地尝试各种时髦的运动方式,让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越来越多的教练工作室、热门团体课和网红健身馆袭击了我们的生活。拿我的亲身经验说话:我觉得这些课程和运动项目马上就要红了。你如果不想单调地跑步、举铁、和各种挂名泰国拳王练拳,不妨试试
这些最新的健身方式。比如让人沉浸在感官体验中的The Trip,这是LesMills沉浸式体验的首个产品,拥有270度环幕和3D视觉效果,融合电影体验、现场演出和互动游戏等,不仅仅是一场骑行之旅,更像是一个感官体验。可以想象,随着穿戴和VR技术的成熟,我们会开启一个
全新的运动方式。还有很多度假酒店都推出了
跟健身有关的全新体验,在旅行的同時也把自己调整得更好。我曾经在普吉岛一个本地经营的酒店,参加了一个包含了泰拳、瑜伽、冥想以及健康饮食的七天体验之旅。这个地狱式的七天真是无比漫长(那些说断食很容易的人都没说实话),但过后真是容光焕发。即便没有得到好身材,这个过程也会让你认识到,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强大。
事实上,健身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围绕健身展开的社交也在兴起。比如苏黎世有一家Balboa Bar&Gvm,除了健身房之外,还有酒吧和售卖生舌方式、滑板和图书的概念店;在伦敦,1Rebel反传统的健身环境就像是一个地下电音酒吧:Dayid Barton Gvm在一
个教堂的原址上进行重建……就像设计酒店兴起一样,无聊的健身房和传统的器械再也没办法让我们兴致勃勃。选择—个建身房,有时间不是看硬件和教练,而是志同道合、与谁为邻的幸福感。
穿上未来!
别紧张,我们不是要你穿上超人装,只是让你对自己的身体更为了解。
1 Ralph Lauren
智能运动T恤
配备了生物传感器,可以收集并传送运动数据到你的智能手机上。我们强烈建议在打网球时穿着,运动体验更佳。
监测范围:心率、应力速率、运动强度、卡路里消耗、运动距离
2 Heddoko
智能运动服
可以通过动作捕捉技术,绘制出你运动的3D模型。配套的手机应用app将提供实时反馈,提出预防你受伤或劳累过度的建议方案。
监测范围:肢体方位、关节转角、运动速度、受伤概率
3 Hexoskin
智能运动服
针对运动员需求而设计,采用了智能纤维,功能性上更加强大和全能,可以检测到你各类的身体指标。
监测范围:心率、呼吸频率、空气吸入量、氧气自耗极值、卡路里自耗、运动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