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速公路爆胎事故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2017-12-29钱善智
摘 要:汽车爆胎时常出现在高速公路上,大多触目惊心,如若出现,将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不仅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也会造成财产损失。预防爆胎至关重要,需引起各界重视,严格调控轮胎荷载和速度气压等数值,让轮胎处于正常的状态。本文首先介绍轮胎爆破的基本原理,然后剖析爆胎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探讨
预防措施。关键词:高速公路;爆胎事故;影响因素;预防
近些年,在高速公路上频繁出现爆胎事故,这一事故也慢慢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相关资料统计显示,近乎一半的交通事故主要由轮胎事故所引发,其中爆胎所占据的比重是70%。因此,本文关于高速公路爆胎问题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旨在通过本文的探讨来减少爆胎事故出现几率,为生命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
1 轮胎爆破原理
轮胎工作过程,不仅承受气压,而且和路面接触出现显著的变形,此胎体帘线外侧可能会承受一定的拉力,且内侧也会承受一定压力,基于轮胎运转,则胎体各部分將逐步承受该交变拉应力。因胎体帘线内部不断形成挤压和拉伸,进而升热,使得胎温升高。同时,外胎和内胎,内胎和垫带也可能因轮胎的具体变形出现摩擦,最终升热。另外,汽车制动环节形成的部分热量也可能传递给轮胎,一旦上述形成的热量大于轮胎自身的散热能力,则胎体温度将逐步上升。因轮胎温度不断上升,胎体帘线强度可能不断下降,进而出现爆胎事故。
2 爆胎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轮胎气压
气压不仅是主要原因,而且是本质原因。对于种类与规格存在差异的轮胎,相应充气压力标准也各不相同,无论过高,还是过低,均十分不利。当轮胎气压大于标准值,且较高时,则轮胎弹性会显著下降,有可能会降低缓冲性,一旦行驶过程遭受严重冲击,则极有可能出现爆胎问题。同时,随着车辆速度的加大,则出现爆胎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反之,则轮胎会下沉,且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接触面变大,进而使得车轮强度降低,最终引发爆胎事故。
2.2 行驶速度
轮胎气压无论处于何值,只要高速行驶均将降低轮胎的使用效果,尤其是气压偏低的情形,高速行驶极有可能减小轮胎自身的使用性能。深入剖析发现,轮胎使用性和轮胎驻波存在关联。轮胎存在一定的弹性,基于汽车重力作用,则轮胎和路面接触部位可能会出现变形问题,待车轮低速转动,接触部分可能会离开路面,而轮胎变形可能变为最初的形状。然而,车轮上升至特定速度时,则轮胎变形不能马上恢复,和地面再次接触,由于因循环转动,所以,在轮胎表现引发驻波,该现象可能会使行驶阻力显著升高,轮胎不断发热升温,最终爆破损坏。
2.3 装载质量
车辆装载质量与车辆的质量形成的重力是经由车轮轮胎传递给路面。由此可知,装载质量和轮胎承重呈现出正相关。然而,轮胎负荷存在一定的限度。其中轮胎的极限负荷值与内部的充气压力存在一定的关联,基于额定充气压力,对于轮胎而言,存在极限负荷值,它是判断车辆转载质量情况的基本依据。若车辆装载大于该值,则属于超载,导致轮胎的负荷大于极限负荷。一旦轮胎超负荷,则可能会让轮胎下沉,使得摩擦加大,温度提升,提高了轮胎破坏的几率。
2.4 轮胎磨损情况
轮胎爆破和自身磨损存在一定的关联。轮胎直接和路面相接触,在汽车行驶过程,传递着不同的力与力矩,基于力和力矩作用,在轮胎和路面之间形成一定的滑移以及摩擦,让轮胎磨损。若轮胎显著磨损,待大于磨损极限时,则将引发胎面开裂和帘线外露问题,使得轮胎强度遭受一定破坏,引发爆胎事故。
3 预防措施
3.1
合理使用,全面维护轮胎
3.1.1
轮胎选择和预防
尽量挑选和车型一致的轮胎,再选取胎体脚软,且束层强度优良,拉伸变形不大,抗冲击能力大和滚动阻力低下的轮胎,这是因为此种轮胎具有较强的弹性,同时,断面宽,和道路接触面较大。基于上述特点可增加行驶平顺性,增强稳定性,有效延长使用寿命,规避爆胎问题的出现。然而应用无内胎轮胎时需规避缺气行驶问题。另外,还应重视轮胎自身的速度级别与承载能力。各种轮胎因橡胶与结构的差异,在速度和承载限制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挑选轮胎时,要求驾驶员需明确轮胎表面的速度级别标识与承载能力标识,应选择超出车辆极限行驶速度与承载量轮胎,进而确保行车安全。
3.1.2 轮胎气压过低和过高
由于轮胎气压偏低,所以,车轮自身的下沉量显著增加,径向变形量也随之增加,胎面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加大,滚动阻力不断上升,胎体整体的内应力也不断加大,胎体温度迅速提升,胎面橡胶逐渐变软,使得胎体局部出现脱层与胎面磨损问题,特别是汽车高速前进时,则上述反应将显著加快,极有可能出现爆胎事故。若轮胎气压升高,则胎体帘线张力变大,帘线内部的疲劳过程增加,尤其在过量充气且超速行驶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内应力,使得胎温显著升高,橡胶的实际老化速度提高,疲劳强度有所下降,最终胎面中央磨损,出现一系列不良现象,进而发生爆胎。
3.1.3 定期检测轮胎花纹与胎面
定期检测轮胎花纹的实际磨损情况,围绕轮胎表面展开具体的检查。若轮胎严重磨损,则胎面花纹沟槽会慢慢变浅,且面层也将变薄。为规避轮胎磨损所引发的事故危害,对各种车辆规定了具体的磨损限速,其中磨损限度利用花纹沟槽深度来表示。常规条件下,轿车和摩托车等对应的胎冠花纹深度禁止低于1.6mm,而小型载货汽车需大于等于2.4mm。若胎冠花纹磨损进入到一定的磨损限度,那么一定要更换轮胎。轮胎胎面应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扎伤和裂纹现象,是否存在因局部磨损所引发的轮胎帘布层,一旦发现,应马上修复,及时处理。
3.1.4 更换和维护
针对不配套轮胎实施动平衡试验,并及时更换。若应用不平衡轮胎,则待车轮转动时,基于离心力作用,在车轮转动平面部位形成一定的冲击力,导致车轮跳动与摆动,进而提高了磨损速度,对帘布层形成冲击荷载,减小了抗疲劳性。特别是车辆按照 100km/h这一速度行驶时,则车轮的不平衡所引发的磨损将是非常严重的,若不能有效调整,则将引发爆胎危险。在轮胎使用过程若发现因气压过高引发的轮胎过热,则坚决不允许应用放气措施。若通过轮胎浇冷水这一方法完成降温,则可能会使老化速度加大,严重缩短使用寿命。一旦遇到该问题,则应马上停车,利用自然冷却完成降温和降压。
3.2 装设轮胎气压监视系统
轮胎气压监视系统也被叫做TPMS,该技术能够应用在汽车行驶环节面向轮胎气压与温度开展实时监测。主要原理为:面向轮胎气嘴部位装设传感器,该传感器由感应气压组成,该装置能够把感应的各种信号变成电信号,然后经由传输与接收装置将上述信号呈现在监视器中,同时,待轮胎漏气大于设定值时,则监视系统还能主动报警,进而驾驶者能够参照监视器呈现的结果,马上采取措施,以此来规避爆胎事故的出现。装设轮胎气压监视系统规避爆胎事故有利于保障车辆的稳步运行。现阶段, TPMS技术较为常用,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3.3 规范驾驶操作
驾驶员应依照型号合适当调控装载量与车速,习惯性超载除会提高爆胎几率,还会加大悬架变形可能,使得车身出现损坏问题。对于汽车轮胎,可能会因超速行驶引发驻波问题,此种现象可能会让胎温显著提升,推动老化进程,极有可能出现脱层与爆皮问题,最终引发爆胎事故。
3.4 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一旦出现爆胎事故,应把紧方向盘,无论车头倾向哪侧,均应给出固定不变的纠正角度,且用力保持,不允许紧急制动,这是因为此种情形中车辆自身的制动能力并不均衡,使得减速行为维持在受控状态,同时,尽可能保持最初的行车轨迹。在纠正方向时,禁止急打,规避过度纠正问题的出现,有效处理。合理松油门,然而不允许放空挡,使得汽车一点点减速,最终停车。在此之上,把车停靠在安全地点,面向车辆特定位置摆放停车标识,合理更换轮胎,随后稳步前进。
4 结语
综上可知,高速公路上的爆胎事故较为常见,且具有繁琐性,一旦出现爆胎事故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需对此进行深入和具体的分析,针对爆胎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运行隐患,规避不良因素,全面防范爆胎事故,最终安全出行,保障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袁亮,王海利 .基于运营安全的高速公路车辆爆胎事故预防研究 [J].交通标准化,2016,(12):172-174.
[2]邵光泽 .浅析高速公路轮胎爆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J].职业,2015,(27):135-
136.
[3]王正君,畅涛 .延安地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J].中国伤残医学,2014,(13):306-307.
[4]桑永福 .淺析影响汽车轮胎爆胎的因素 [J].江苏交通,2014,(4):36-37.
[5]李培,赵涛,吴广球等 .爆胎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分析 [J].中华创伤杂志,2015,21(3):161-163.
[6]刘献国 .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爆胎的预防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3): 136-136.
[7]曹兴举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爆胎原因及防治措施 [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6,10(2):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