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速全面小康进程
2017-12-29刘刚
蒲江县将绿色发展、生态发展贯穿工作始终,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的大目标、大战略中谋划布局,突出产村相融、全域覆盖,奠定了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与成都同步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第一,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从实际出发,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应建必建、应改必改、应保必保,做实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载体。
一是优化城镇规划体系。注重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全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统筹协调发展,编制了一个中等城市、一个小城市、10个特色镇和130个农村新型社区的城乡发展规划。按照“四态合一”要求和“小组微生”理念,2016年全县规划实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38个,实现幸福美丽新村全域覆盖。
二是系统推进新村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充分整合省级新农村示范县建设等项目资金,按照以乡镇为主体,县级部门、规划专家、设计团队、乡村规划师、项目业主、群众代表“六方联动协作”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新村建设。统筹实施幸福美丽新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有序实施场镇改造提升。积极争取一般场镇改造、特色镇建设等项目资金,实现了场镇改造全覆盖。目前,光明场镇改造、大塘镇官塘节点改造已基本完成,沿线农房风貌整治工作正稳步推进;西来镇、复兴乡已通过成都市一般场镇改造综合验收,新一轮的场镇提升改造已启动实施。
四是积极开展旧村落改造。通过“三建四改五通”的旧村落改造模式,让未集中居住的村民同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到2018年,将改造完成旧村落农房3.4万户,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第二,转型升级,整县推进有机农业高端发展。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实施现代农业“四个三”工程,促进蒲江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高端迈进,做强全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一是坚持“三业并举”。突出规划发展优质茶叶、猕猴桃、柑橘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在全国率先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县建设。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目前正在实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等创建工作。
二是实施“三化促动”。加快农业标准化种植进程,培育龙头企业联结专合组织、专合组织带动农户、适度规模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配套完善冷链物流等市场要素,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联动发展。主动适应“互联网+农业”新趋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获评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三是推动“三品提升”。坚持品种、品质、品牌同步推动,推进品种换代改良。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并在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上实现全域覆盖。发力蒲江特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三年计划,设立了规模为2.5亿元的全国首个耕地质量提升产业基金。实施“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四是深化“三产融合”。建立西部首个“互联网+智慧农业”产业联盟,引进蒲江水果现代农业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注重文旅结合,实施全域景区化,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新亮点,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农村工作座谈会2016年在蒲江召开,“绿色蒲江·生态新城”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第三,一核多元,强化基层基础治理能力。创新实施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路径,构建以基层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保障幸福美丽新村管理有序。
一是突出党组织核心引领。以品牌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牢固树立党组织领导的核心意识,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以党建品牌引领农村改革发展,以党建成果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加大在“两新”组织、家庭农场等建立党组织力度,创新开展农村专合组织党建试点。将农村基層党建品牌创建经验向机关和“两新”等领域拓展,在全市率先创新开展“拼餐制”机关组织生活模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形成“产村一体、产村相融”党建工作示范线、党建工作示范片,构建全域党建示范格局。
二是推行村级治理多元共治。采取划小治理单元,联户式参与共治,整合社会资源,组团化推进自治,发挥群众作用,共建社会生态等多种方式,完善村(社区)支部核心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经济组织合作和社会组织参与的“一核多元、共建共治”村级治理机制,创新推广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上台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双评”“双诺”工作机制,畅通了社情民意渠道。总结推广“网格化纵深服务管理”“民生信箱”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加速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
第四,传承文化,丰富提升幸福美丽新村内涵。围绕农村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弘扬转化,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将文化传承融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过程,以文化凝聚力量助推新农村发展。
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坚持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创新制定全县新村文化建设标准,在新村建设中预留空间,配套建设集图书室、健身设施等为一体的新村综合文化中心。目前,已建成长秋新村等10个幸福美丽新村综合性文化中心示范点,基层文体设施实现满覆盖。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功能,组织开展文化演出、体育比赛、旅游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是强化传统村落保护。突出文态建设,注重保护林盘水系等自然景观,挖掘历史文化等重要资源,梳理乡情村史,铸造幸福美丽新村的文化之魂。重点在全县132个村(社区)开展名木古树、非物质文化、乡贤等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梳理并提出符合实际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实施示范村级文化陈列馆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备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村庄院落,让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三是推动文化资源传承发展。结合全县乡村文化特色,积极打造“明月村陶艺展示”等特色文艺队。注重文态培育,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创意文化,努力实现助农增收。以明月国际陶艺手工产业文创园区为核心,打造以陶为主的手工创意聚落和文艺创客聚落,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创产业+公益组织+乡村社区营造”为一体的共创共享发展新模式。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蒲江临溪河谷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入驻,将加速推进蒲江乡村文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