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 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小康建设步伐

2017-12-29蒲江县委宣传部

先锋 2017年2期

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显著改善的同时,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近年来,蒲江县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小康的路径和措施,通过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明月国际陶艺村”为代表的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全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日益提升。

第一,建章立制,完善文化小康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是推进文化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石。为了从根本上保障文化小康建设进程,蒲江县一是建章立制打基础。2016年先后制定并出台《蒲江县文化改革发展“十三五”工作思路及重点项目建设规划》《蒲江县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務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和措施,科学规划全县文化小康建设路径,建立健全专项财政保障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文创项目等建设提供必需的资金,同时予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配套支持。二是健全机构保落实。成立蒲江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工作协调和开展,全县各相关职能部门确定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街道)配备文化专干,村(社区)文化阵地按标准配备工作人员,确保文化工作有人抓、抓落实、抓到位。三是搭建平台促发展。整合县内外媒体平台宣传和推介文产事业发展状况,借助各级媒体宣传推介园区产业优势、产业政策以及重要文化企业、产业项目,提高蒲江县文化产业园区的知名度;组织和引导县域文化企业在第七届“博博会”、第三届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览会和北京798艺术区·艺术工厂举办主题展示、公益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为企业在市场拓展、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搭建平台。

第二,健全阵地,夯实文化小康的硬件基础。

2016年,蒲江县在已有文化阵地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等改革发展,进一步夯实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加强硬件建设,打造了西来镇两河村、长秋新村等1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启动集文化展演、工业文化展厅、娱乐休闲、讲座培训、电影播放等功能于一体的寿安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二是配备设施设备,全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配送了电脑、液晶电视、移动音响、投影仪等设施设备,促进文化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开展;三是打造特色展馆,在西来镇两河村和长秋新村打造了村史陈列室,大兴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开设非遗展厅、抗日名将李家钰壁画等特色文化元素的展馆,全方位记录和展示乡村的历史沿革、文化资源、乡贤先进等内容,成为传承历史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

第三,发展产业,培育文化小康的支撑高地。

建设农村文化小康必须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爱上文化是其中关键要素。装进群众口袋的“文化钱”多了,群众产生的认同感更强,参与文化小康建设积极性更高。近年来,蒲江县通过“园区+项目+品牌”模式发展壮大全县文化产业,一是发挥产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寿安印务包装产业园区已进驻成都市天星印务有限公司等10家规上民营文化企业,解决就业2000余人;明月国际陶艺村被评为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引进文创项目40余个,引进外来文化艺术人才100余人,艺术家们定期开展各种展览和艺术培训,村民充分体验音乐、绘画、陶艺、篆刻和阅读文化艺术的魅力,自发参与制陶、染布等创作活动,文明素质、道德素质逐步提升。二是强化项目支撑推进加快发展。先后策划实施“明月国际陶艺村”“临溪河谷文化创意项目”等一批影响长远、特色突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项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对签约项目抓开工、新开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竣工、投产项目抓实效,力争将项目列入省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名录。三是打造文化品牌凸显地方特色。在园区和项目的带动下,充分挖掘蒲江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县12个乡镇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形态,鹤山“了翁”文化、成佳“茶”文化、西来“古镇”文化、甘溪“陶”文化、光明“蒲砚”文化等,各种文化不断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构筑起高水平农村文化小康的“精神”支撑高地。

第四,活动引领,凝聚文化小康的社会活力。

为满足农村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蒲江县通过“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三重唱”文化活动,不断改变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方式,引导群众从“观众”向“演员”转变,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主动性。一是“送文化+种文化”驱动农村文化建设活力,着重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和基层文化人才培养。2016年,全县组织开展“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体活动、“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百姓故事会巡演等活动100余场;通过市民艺术学校、鹤山讲坛、明月画室、“非遗进校园”蒲砚书画作品巡展、川剧进校园等平台和形式,开展舞蹈、美术、声乐等课程培训和幺妹灯、蒲砚、陶艺、腰鼓等特色艺术培训,每年培训基层文艺团体200余次,培训学员2万余人次。二是“育文化”涵养农村文化生命力,着重加强以县带乡镇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并形成全县效应。从2010年起,“龙腾狮舞闹元宵”活动定期在县世纪广场开展,各乡镇(街道)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当地群众尤其是文艺骨干全程参与文化活动中,从主题设计、节目编排、舞台表演到欣赏评价,先后成功打造大塘镇幺妹灯、鹤山镇威风锣鼓、寿安镇采莲船、朝阳湖镇飞仙腰鼓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元宵节目,每年活动现场都会有上万名群众自发到现场观看为本乡镇呐喊助威,经过6 年的连续打造,蒲江节日文化已形成品牌,节日文化活动已覆盖全部乡镇(街道)、延伸到了部分重点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