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抓“东进”历史机遇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2017-12-29赵春淦

先锋 2017年6期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东进”重大战略,这既是成都发展的千年大计,更是简阳“千年一变”的历史机遇。简阳作为成都实施“东进”战略的主战场,将抢抓“东进”历史机遇,全面提升城市能级,突出产业兴简、富民强市,奋力打造成都对外开放新门户、现代产业新高地、重要战略新支点,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固本强基

坚持规划引领。深度对接《成都市制造2025规划》,优化“两区两点”园区布局,编制龙简区域中心城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互动相融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推进产业升级。积极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配套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把简阳打造为成都汽车产业的重要承载基地,推动“简阳制造”向“简阳质造”“简阳智造”提升转变。建强园区载体。不断完善简阳经济开发区、简阳工业集中发展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四川航天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全省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21年,全市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

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提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临港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简阳·西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区建设,不断完善“一区四园”规划布局,全力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扎實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持续繁荣简阳主城区主力商圈,提升聚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发挥海底捞火锅、简阳羊肉汤品牌效应,推进特色美食街区、大型商业中心等美食集聚区建设,打造“美味天府、食在简阳”名片。打造国际旅游度假胜地。加快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新区简阳片区建设,办好樱桃节、龙舟赛、羊肉美食节等节会活动,打造一镇(乡)一节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力争到2021年,打造1-2个5A级景区。

着力壮大都市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优质水果、优质粮油、优质蔬菜、特色养殖、特色林产、花卉苗木六大产业成片集聚、规模发展。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高标准推进双古井都市现代农业园区、河东现代农业产业园、简州高效农业产业园和每个乡镇5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构建“3+46”园区发展格局。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2021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50%。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884工程”,全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到2021年,满足乡乡连接高速公路、有标准化卫生院、有污水处理厂等8个基础条件;实现村村通天然气、通自来水、通公交车等8项公共服务;完成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消除土坯房等4项民生任务。

着力优化市域城镇体系

建优中心城区。到2021年城市框架达到50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形成“两江十桥七组团”的空间布局,构建“六横三纵连三环”的交通网络,塑造“六房十园八景现”的功能品质。规划建设龙简区域中心城。按照“科学规划,千年立城,分区启动,早见成效”的要求,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新城。推进特色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建设。打造4个特色鲜明的小城市,带动引领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以都市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导,打造一批经济强镇、旅游名镇。力争每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00个。

着力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

推动高速公路成环成网。依托成渝高速公路,联通六环、“三绕”,连接新机场高速、成安渝高速,建成成宜高速、资潼高速等辐射重庆及川东川南等区域的骨干路网。促进快速通道内接外联。形成金简黄、金简中、金简南、简机、简仁5条横向快速通道,简资、沱江大道、河东环线、天(龙)简、成简、金简西6条纵向快速通道,构建“五横六纵”快速通道网络。实现轨道交通四通八达。积极争取成渝铁路城区段改线、成渝客专公交化运营,加快成达万客专、蓉昆客专出川铁路大通道规划建设,推进成都地铁18号线、13号线、24号线、临空经济区环线四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改革攻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完善投融资体制,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创新创造。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战略合作,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园,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扩大开放合作。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深度融入“蓉欧+”战略,增强经济外向度。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招商选资、招大引强。打造人才高地。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探索和改进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办法,加快引进一批高水平、高技能专业人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百姓安居工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教育“四化”联动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市级服务优质化、乡级服务标准化、村级服务全覆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实行“河长制”,深入实施城乡清洁美丽工程,深化“全域大城管”格局,提升市容环境质量,推进村容村貌薄弱村整治。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加快“法治简阳”建设,做好群众和信访工作,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建设平安简阳。

着力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实施“三步走”战略。确保今年实现8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31112名贫困人口脱贫;到2019年底,补齐教育、基层医疗、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等短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达到成都兄弟县市平均水平;到2020年,与全市同步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好“输血”保障。因地制宜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深入推进“三免一补”、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行动,全面落实“两提一兜底三取消”“十免四补”等精准医疗救助服务。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抓好脱贫扶智。办好“农民夜校”,破除陋习,营造良好风尚。大力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引导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落后面貌、过上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