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力接续争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新作为

2017-12-29古智猛

先锋 2017年12期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十九届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前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时代成都全面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一、立足新方位,洞悉新时势,切实增强接力接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性紧迫性

时势标定发展方位、代表前进趋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认识起点和实践基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站上新台阶,改革工作面临新的“时”与“势”,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积极顺应。

改革地位更突出,实现了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历史跃升。党的十九大在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把全面深化改革列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上升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更加凸显了改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改革阶段更深入,历经了由搭建“四梁八柱”到施工高峰期的重大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成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推动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转入了施工高峰期,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态势,对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改革任务更繁重,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叠加重担。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市委中长期改革规划确定的改革事项其中一些尚未完成,需要继续强力推动;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需要抓紧梳理和贯彻落实,改革的担子越挑越重。

改革挑战更艰巨,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改革追风踏浪,如今已船到江心,改革难度远超以往,面临着触动既得利益难、协调不同群体难、统筹改革全局难、推进制度集成难等突出问题和挑战,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向新时代,成都全面深化改革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从政治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九大精神重要内容,必须作为政治任务统筹抓好贯彻落实,将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从发展维度看,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迫切需要成都抓住我国国运上升、国力增强的战略机遇,继续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加快实现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冲刺世界城市的大城雄心。从民生维度看,当前成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我们必须提升站位、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二、提振精气神,勇担新使命,以更大力度推动各领域改革下深水、涉险滩、闯难关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壮阔征程全面开启,一大批重大改革相继启动实施,推动全市发展话语体系深刻重构,各领域正悄然发生着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我们必须把准要义、纵深推进。

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经济地理,是拓展城市永续发展空间、引领城市格局千年之变的战略之计。重点在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推动城市由单极格局向双城时代、由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由同质化竞争向互补式发展迈进;完善市域和各主体功能区人口、土地、生态、产业等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推动城市历史文化永续传承、自然生态永续保护、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是顺应产业演进规律、提升经济发展质效的关键之举。重点在由过去以GDP为核心转向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圈、产业新城和特色街区建设,引导不同区域产业专业化集聚、差异化发展;推动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供给吸引高端产业聚集;聚焦“六大重点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构建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城市发展动力体系,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的长远之策。创新方面,重点在统筹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环境营造,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改革方面,重点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行政审批、机构人事制度、国资国企等领域改革;开放方面,重点在秉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人才方面,重点在深入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全面落实人才新政,构建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协同体系。

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是涵养城市气质、铸牢发展根魂的重大部署。重点在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巴蜀文明,塑造体现历史传承和时代要求的城市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润城,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更加注重人文营造,全面加强文物古迹和现代工业文明遗产保护;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文化供给,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创造力、影响力。

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是传承城市禀赋、回归城市初心的深刻变革。重点在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治理方式,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制改革,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城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全面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大力推进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市发展从产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是推动各项事业阔步向前、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重点在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之以恒转理念转方法转作风提能力;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强化重点领域系统化防控,全面推进“微权力”治理,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完整体系。

三、用好方法论,走稳新征程,不断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高超智慧,丰富和发展了改革认识论方法论。我们要深学细悟力行,切实把准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以正确方向引领改革。坚持政治方向不偏移,全面落实“三个不能变”重大要求,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的改革领导体制,确保各项改革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坚持发展方向不散焦,把有利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改革举措尽量往前排,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提升改革与发展匹配度。

以压茬方式拓展改革。统筹确立改革重点,压茬安排改革时序,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推出改革方案的要狠抓落实,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紧抓快干,已经落实方案的改革事项要巩固成果,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改革新任务新要求要抓紧启动,推动形成一茬接着一茬干的生动局面。

以半步策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改革试点对改革全局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凡属重大改革尤其是群众高度关注的改革事项,均应摸石过河、先行半步,在总结经验教训、凝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由点及面、由小到大、由外围到核心循序渐进推动,以“点上出彩”带动“面上开花”。

以科学思维推动改革。坚持以历史思维知大势,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以法治思维求善治,以辩证思维解矛盾,以开放思维拓视野,以创新思维增活力,以底线思维定边界,进一步增强改革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守”与“有为”、“有序”与“有效”的有机统一。

以精准发力促进改革。对打基础、谋长远的制度性改革,要重点搞好制度设计,抓紧细化落实;对切口小、见效快的具体改革,要盯紧抓牢,逐一落实;对鼓励引导性的改革举措,要注重社会面引导,形成合理改革预期;对探路性质的改革试点,要大胆探索,及时总结,加快完善和推广。

以群众主体激活改革。把增强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紧推出一批改革硬招实招,让群众进一步感受到改革新气象、新作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引导广大群众关心、了解、参与改革,深度激发改革动力活力。

四、下足真功夫,务求真见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地落实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取势、又要取实,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全面增强复命意识和画句号能力,真正做到不达目的不止步、不见成效不收兵。

扭住关键少数抓落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亲自抓、带头干。在职责使命前要勇于担当,坚持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利益格局前要胸怀全局,勇于跳出自身利益和单位利益羁绊,敢于刀刃内向对自己的“奶酪”开刀。在困难挑战前要一往无前,面对新情况敢闯敢干,面对新任务敢抓敢管,面对新要求敢作敢为,切实做到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聚焦重点环节抓落实。遵循改革规律,推动形成“部署—推进—评估—再部署”的完整工作闭环。抓实任务部署,聚焦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建立工作台账,将任务分解到岗位、把责任细化到人头。抓实工作推进,按照改革既定时间表、路线图,一项一项去抓、去促、去督,全力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抓实成效评估,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第三方机构来评判、让基层群众来打分,提高改革实效性和认可度。

着力健全机制抓落实。把体制机制建设贯穿改革始终,加快健全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更好发挥市委深改组、市委改革办及各专项小组等职能作用,推行市领导抓专项改革方案落实清单制度,形成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改革推进格局。健全宣传引导机制,筹备召开全市改革成果经验交流大会,多角度、高层级唱响“成都改革”好声音。健全督察考核机制,探索推行差异化考核办法,建成并用好“成都全面深化改革信息化平台”,不断提升改革制度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强化正向激励抓落实。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放下包袱、甩开膀子,才能有所作为。要从制度上为改革者撑腰壮胆,建立健全改革权力“负面清单”,进一步把“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量化、标准化,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对负责者负责。要从能力上为改革者强身健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改革精神、部署和要求,不断提高改革力度、准度和效度。要从导向上为改革者加油鼓劲,持续实施改革先锋培育工程,积极策划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活动,建立经常性的改革评比表彰机制,进一步营造崇尚改革、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