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千年之变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天府
2017-12-29邓玲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送审稿)》 ,向全市人民展示了成都未来30年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对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具有指引性、规定性、遵循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本次规划在编制的指导思想、规划理念、组织方式和表达方法上都是一次重大创新,对全省以及全国规划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本次规划最引人关注的亮点,是面向“两个一百年”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愿景,明确地提出了成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从2020年到2035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围绕着“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这一千年立城的宏伟目标,城市总规和各分区规划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线,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山水田林城生命共同体等多个层面,重构了一个崭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充分地体现了十九大的精神,成为本次规划最大的特点。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优美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这些创新性的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本质特征的新认识,把生态文明视为人与自然两个平等主体和谐发展的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既重视发展文明的生态,又重视发展生态的文明,是一种地球文明的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经济价值的新认识,强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财富观,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范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强化和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有的现代化建设首先都必须是绿色的。
这些新论述、新认识,为我们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指明了方向,规定了原则,提供了路径。也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新天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天府,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基本路径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天府,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千年大计。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线,坚持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尤其要全面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避免简单片面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而忽视了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生产生活行为、制度安排和价值取向等深层原因的探究和改善。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天府,就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绿色价值创造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关键所在。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共同发展进步的过程,其本质是共同创造价值、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不能创造价值的所谓绿色,不是绿色发展。因此,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方面要进一步保护和建设好绿水青山,发现和提升绿水青山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切实地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例如,绿色创新经济是以绿色发展为方向、目标、原则和基本遵循,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形态,成都在发展新经济中,可以把绿色创新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新经济形态,以实体经济为重点,推进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与经济系统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在全国率先试点,为全国提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范例。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天府,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按中央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创新“融入”的方法,破译“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深刻内涵,尤其是要探索深度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特色的具体路径、操作方法和技术手段。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其导向、净化、管控、协调和提升功能。以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型绿色产业发展为目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推进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与方法。针对具体产业和区域,重点在要素与结构分解、融入路径和方法、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新动能、创造新价值、绿色创新系统集成等环节上下力气。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天府,还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提升人力资本创造价值能力的具体路径。例如在全社会开展绿色人生发展活动,把绿色人生规划作为重大民生工程,让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内化”成老百姓的价值观和具体行动;在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推进组织结构资本的绿色化,将绿色发展要求落到所有的组织构架和职务说明中。
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为我们绘制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现代化新开府的美好蓝图,这张蓝图将指引我们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的现代化新天府、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其影响是深远的、全面的、根本性的。任重而道远,让我们聚心协力,誓将这张蓝图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