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17-12-29
动态
我国首套海底有缆观测系统布放成功
近日,辽宁省海洋环境预报与防灾减灾中心,在营口白沙湾海洋观测站和无人机基地附近海域布放了我国第一套基于海洋观测站的海底有缆观测系统,经过布放、安装和调试,目前系统运行稳定。
据了解,辽宁省所辖辽东湾海域冬季冰情严重,传统的海洋环境观测手段面临许多实际困难。海底有缆观测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岸基控制系统、水下观测系统和信息电力传输系统。其中水下观测系统布设在海底,可以实现流速剖面、水位、温度、盐度、波浪等常规要素的连续观测,岸基供电,实时传输维护简单,冬季可以实现冰下连续观测,能够最大限度避开该海域冬天冰情严重的潜在威胁,进行海洋要素的实时全天候业务化观测。海底有缆观测系统的运行实施不仅提升了辽宁省海洋观测预警报能力,也使我国海洋岸基观测的技术和方法都取得新的突破。
超薄石墨烯屏幕
《石墨烯研发态势监测分析报告》发布
9月8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美国化学文摘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全球科技趋势报告:石墨烯研发态势监测分析报告》中英文版。
《报告》认为,石墨烯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在快速发展之中,全球石墨烯研发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主要的技术原创国家已逐渐形成技术优势和竞争格局。石墨烯技术从基础研究逐渐向应用研发拓展,未来将在能源、生物、电子学等多个应用领域快速发展。《报告》提到,论文产出的前5位国家为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其中,中国论文和专利产出量已领跑全球,但相对而言,中国专利在其他国家的布局较为薄弱。《报告》还指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制备方法和技术进行研发、改进和优化将是研究的热点,以提高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石墨烯各方面的优异性能。
中国首次成功试航北极西北航道
9月6日,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号科考船成功穿越北极西北航道,为我国开辟了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
8月30日14时10分,“雪龙”号进入戴维斯海峡,途经巴芬湾、兰开斯特海峡、皮尔海峡、维多利亚海峡和阿蒙森湾,沿途克服航道曲折、浮冰密集、冰山散布、海雾频现、冰区夜航等诸多困难,历时8天,航行2293海里,于北京时间9月6日17时40分进入波弗特海,完成中国船舶首次成功试航北极西北航道,为未来中国船只穿行西北航道积累了丰富的航行经验。
西北航道具体是指北美大陆北部沿岸经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和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水域、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海上通道,相较于经巴拿马运河连接东北亚和北美东岸的传统航线航程缩短约2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融化加快,航道通航的时间窗口也在不断延长。
试航西北航道期间,考察队还实施了海底地形勘测、收集了气象和海冰相关数据、采集了生物多样性分析样品,获取了第一手的海洋环境数据资料,填补了我国在该海域的调查空白。这将推动我国对北极西北航道适航性的系统评估,服务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
北京怀柔科学城规划面积增近2.5倍
9月8日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定位于“世界级原始创新战略高地”的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规划已经从41.2平方公里,调整到100.9平方公里。空间布局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保障设计正有序推进。
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2017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同意建设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时,北京怀柔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出资30亿元设立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搭建科研转化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机构、产业基金等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基金,保障科学城高水平建设。
未来,怀柔科学城还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科学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研究,加快建设大设施集群,力争“十三五”国家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2018年全部开工。
怀柔科学城
自然科研新增三大开放获取期刊
9月6日,自然科研进一步扩大开放获取期刊阵容,新增3个跨学科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即《通讯—生物学》《通讯—化学》《通讯—物理学》。它们仅以在线形式出版,发表原作者署名知识共享协议(CC-BY)下的开放获取内容。
据悉,新刊将发表来自整个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为各种自然科学研究提供发表的平台。《通讯—生物学》主编将由《自然—遗传学》原编辑Brooke LaFlamme博士担任。原《自然—通讯》无机和物理化学组组长Luke Batchelor博士将出任《通讯—化学》主编。《新物理学杂志》执行编辑Elena Belsole博士将加入自然科研并出任《通讯—物理学》主编。
我国首次钻获温度最高的干热岩
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日前,我国科学家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处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这是我国首次钻获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专家认为,地热资源已成为新能源中的佼佼者,而干热岩又是其中最具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的清洁能源。
干热岩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这种新兴地热能源,温度在150℃以上,可广泛用于发电、供暖、强化石油开采等。这次在青海共和盆地,科研人员先后攻克了地质选址、高温钻井、深孔高温高压测温等关键技术,在成功施工的5眼干热岩勘探孔中,均钻获干热岩体,不仅取得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突破,而且按照国际品质标准找到了高品质的干热岩。同时,科研人员还采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放射性调查等综合技术手段圈定干热岩有利勘探区18处,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千米。
第三极河湖源科考将填补多项湖泊河流资料空白
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河湖源考察,正在西藏阿里地区进行。其中,湖泊河流与环境变化考察研究将填补这一区域多项湖泊与河流的资料空白。
此次湖泊河流与环境变化考察研究对象,主要是西藏日喀则和阿里地区的10余个(条)主要湖泊及河流,考察内容为湖泊水深、水下地形、水量、多参数水质和湖泊分层特征等,后续研究还包括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状态和未来可能变化的趋势。
阿里地区因其地质构造、自然地理背景以及气候和植被特征的特殊性,受到中外学界重视。但由于地理区域和交通条件等因素限制,这一地区的科学考察很少。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在阿里开展了考察,但仍存在空白。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此次考察试图进一步填补阿里湖泊和河流方面的资料空白。
此次考察获得的数据还将为研究阿里等地区的环境变化,以及设计建设“第三极”国家公园提供重要依据。考察队正在几个有代表性的湖泊中采集沉积物岩芯,以便开展百年及万年尺度古环境变化研究。这将揭开研究区域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有助于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并为“第三极”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及长期管理提供科学基础。
第三极河湖源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