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立德树人”阅读策略研究
2017-12-28黄玲英
黄玲英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更应当在阅读教学中秉持“立德树人”理念,让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 立德树人 主题活动 阅读策略
引言
以往初中英语教学内容过多的关注学生听、写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虽然能够在应试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这与我们开展英语课的初衷不相符合。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英语阅读的重视,并且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英語阅读水平和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初中英语阅读课进行了实验。
一、实验准备
1.教师团队的准备。部分英语教师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少组织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因此就如何在英语阅读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还不够熟悉。为了确保本次实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因此有必要在实验准备阶段开展集中性的交流和学习活动,为下一步的阅读实验活动奠定基础。
利用每周三下午“半天无课日”微课活动,认真组织实验教师集中学习相关理论及专著,做好学习笔记并完成学习心得体会,每月组织开展英语阅读心得交流活动。通过英语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分享阅读教学心得,实现了阅读教学小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为本次阅读实验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阅读素材的准备。在英语阅读课中渗透“立德树人”教学理念,除了依靠英语教材中的一些相关内容外,还要求教师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德育实例,避免英语阅读课程过于枯燥。除了要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外,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加立体和饱满。
二、制定实验开展计划
教师经过培训后,根据实验目标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明确不同实验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确保“立德树人”阅读实验能够稳步就班的开展。初步拟定实验开展计划后,将该计划书分发给实验课题组的各英语教师,由英语教师对计划内容进行审阅,提出自己的修改和完善意见。最后由课题组负责人进行统一整理,并生成最终的课题实验计划指导书,为实验活动的具体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阶段一:分配实验教学任务,每个年级的英语教师分别负责4个班级,采用对照教学实验策略,其中2个班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系统性地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和阅读策略的输入;另2个班级进行常规化教学,除不进行系统性的德育教育和阅读策略的输入外,其他授课内容均相同。
阶段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活动并及时总结。
1.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分备课组仔细研读阅读课文,挖掘每个单元阅读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并研究其有效的渗透方式,形成系列。
2.认真开展阅读教学研究课观摩活动,认真进行观课和议课活动,确立中心发言人,对于好的成果进行推广,对于不足的环节集体研讨,进行二次修改后再上一节研究课,直到到达满意的效果为止。
3.组织英语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成果交流,对英语阅读课的开展情况、德育教育取得的成果等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实验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
阶段三: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阅读基础后,教师可以尝试交给学生一些阅读策略,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自主阅读,不仅提高了英语阅读的效率,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了基础。
三、学生实验活动的开展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阅读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英语阅读方法的运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勇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讲出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
四、常反思,物化研究成果
为了不断改进实验,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定期召开会议,每一个星期三的下午为我们的研修日,我们一起谈论实验的收获和困惑,交流心得,取长补短。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着重着眼于教师如何挖掘教材德育素材,依据课标,充分运用阅读策略来组织阅读课教学,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以及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五、结语
初中英语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才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参考文献:
[1]张萍丽,薛致远.通过文化渗透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浅议高中英语教学要注意文化渗透[J].考试与评价,2013(13):131-133.
[2]张宝兰.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英语课堂上——试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