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2017-12-28刘红芳
刘红芳
【摘要】大学英语教育是基于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拓展学生英语学习的视野。英语的学习过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其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严格的考察。大學英语教学内容从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就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思考和经验,谈谈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英语教育的思考与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 教学 基础 专业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不只是教学生学一门外语,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情况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还肩负着人的培养的重任,应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和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英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外语工具,更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创新;英语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南。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认识不足。很多大学生,脱离了高三三年紧张的学习过程,体验到了大学生活的自由自在,对于自我的学习过程有了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很多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认识到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逃课、缺席、中途离开的现象。这是制约大学英语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
2.教师的教学模式,依然过于“应试化”。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模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教学原则,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法上依然过于“应试化”,照本学科的教学模式依然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
3.校本教材的开发不足。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延伸工作,能给有效的帮助教师提高大学英语的成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能真正的把开展相关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甚至存在一部分教师的教案多年以来一成不变。
三、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1.坚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想要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成效,最重要的就是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入手,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比如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之前,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场沟通交流会,向学生阐述大学英语的教学规划和过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纲要。并且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让学生了解到英语使用在当前企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学习交流会,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认识,为后期大学英语课程的教与学打下基础。
2.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实现素质化教育。所谓实现素质化教育,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过去,对于学生的教学过程往往教师作为主体,学生成为了课堂上“喝彩”的观众。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出发,让学生成为课堂教与学的主体。比如,可以应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转变英语学习的认识。
3.化被动为主动,科学的开展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良好的考核与评价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成效与否的重要标准。传统中,对于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往往是被动的用上课率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模式,这样的考核模式相对简单,不能充分反应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尝试把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积极性、学习认识、考试成绩、上课出勤率、教师印象、学生互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公正、公平的考核生态圈,对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进行一个科学的考核与评价,并且把这样的考核结果与学生的个人荣誉相挂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21世纪是科技与人才的时代,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国际的经济、贸易、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形式,成为了中国沟通世界、联系全球的重要桥梁。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上下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及交际能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2]杨占华.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2).
[3]张优.英语背景知识与超语言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4]白芳,宋艳萍.“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与其他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5]印四海.前建构活动对课文目标语言知识吸收与应用的影响[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5).
[6]赖铮.试论中国近现代英语教育五个历史阶段的特征[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