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7-12-28来世宗刘洋

考试周刊 2017年44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来世宗++刘洋

摘要:化学科目在高中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考学及日常生活都有现实的意义。由于教学时间紧学习任务重,为实现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改善学习状况,上好化学课,教学中需要统领教材、掌握学情,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优化学生小组结构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的化学知识内容多、难度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面对有难度的内容,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考试成绩一旦不够理想,很可能会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厌学,影响学生整体成绩的进步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改革以来,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推陈出新,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有应用价值。

一、 把握教材和学情,增强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教学中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基本状况,是上好化学课的基础。教学中要以教学大纲为教学知识内容的总依据,教师对高中化学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基本确定哪些是讲授部分,哪些需要实验做出实验报告,哪些需要具体的进一步观摩。对于各个阶段教材内容在备课之前就已能够提纲挈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针对有一定连续性的知识,做到简要的承接,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掌握。而且,在课堂上加大对学生突发问题提出的应变能力,争取在课堂上加大与学生的互动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的基本情况同样要做到深入的了解,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虽然表面和初中阶段的知识没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作为基础部分的学习,必然体现知识系统的根基与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感知能力。掌握教材与学情的情况,有利于课堂对知识难易度的合理调控和组织教学,既能对知识的传授做到有的放矢,又能把握学情动态因材施教。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加大驾驭的尺度,在这些客观条件成熟的状态下,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二、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改变一些观念,试着与学生做朋友。高中生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无论是任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学生,都在尽心尽力,只是考试成绩时常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课堂教学理念的落后是主要原因。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观点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换言之:教育离不开生活的背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中学生是时代的骄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而高中的化学课堂里仍旧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单凭老师的“一言堂”,作为历史新时期的高中生,一味地“认真听讲”,难免更显得知识的枯燥无味,很难在课堂上完全精力集中地单纯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那么,老师越是“敬业”,学生越是“头疼”。21世纪要培养有素质有文化的一代新人,更需要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追求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主动变通自身扮演的角色。如与学生多一些在生活、学习上的交流,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多一些主动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的询问,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在“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基础上,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在严肃的氛围里也感到愉快的宽松。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多些耐心和期待,特别是对于高一阶段的高中生,老师更要多一些鼓励。化学知识的本身有一定的系统,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不能单纯地看待分数的高低。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的话题要明确的方向性,即人生的理想、学习的方向性。结合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学生提升自我要求的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在教育教学。紧跟老师的思想理念和学科知识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梦想和自身价值的途径。从而在学习知识不断增进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当学生自身内因学习能力发生变化时,提高学习成绩就会易如反掌。高中课堂上少一些传统教学的“师道尊严”,多一些师生之间的友爱与关怀,让学生在放松的心态下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通过分组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高中的化学课堂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式有多种,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已有较大的收益。如分组教学。传统教学中也有分组教学,只不过大多时候缺少了组的核心所在。教育改革中倡导的分组更注重组员的合理搭配,而且并不局限于学生的“前后座讨论”。对于熟知学情的老师,对组的有效划分更侧重于性格的搭配,其次考虑成绩的差异。而课堂的活动也不局限于某一个问题的探究。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过程中,组的存在,代表一个团队。面对问题的出现,解决的同时,不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而是团队合作的成果。类似化学方程式3H2S+4H2SO4+K2Cr2O7Cr2(SO4)3+7H2O+K2SO4+3S↓的教学,可以发挥成员相互合作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探究,从课外的验证,到组员之间的交流,最后形成小组共同努力后的成果,以一种自我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的汇报内容展示出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又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小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组员在参与和完成的过程里,体会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意义。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中更有它存在的价值,观摩过程中,实验报告的完成始终是学习化学的难点,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每一个实验步骤,形成精炼的记录环节,如果教学中照本宣科,强调直接背诵实验报告而不是学生亲自实验完成后的精心整理,不但缺少了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学生也会因为长期对化学学习的纸上谈兵感到无趣。对涉及实驗的教学内容印象也不够深刻。只有让学生在大集体、小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各负其责,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结束语

教学中只有统领教材、掌握学情,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优化学生小组结构进行教学,才能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志惠.谈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方法[J].化学教与学,2010,(2):22-24.

[2]叶燕珠,吴新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5):77-8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