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视阈中艺术化园本课程的游戏化改造
2017-12-28张世萍
张世萍
【摘要】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的关键在于幼儿园课程建设。我园以无锡市《指南》实验园建设为契机,分别从主题内容、主题实施、环境创设、游戏材料提供等建立新一轮的相对稳定的课程研讨机制、课程审议机制、资源评估机制,传承“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个省课题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艺术化园本课程的内涵,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关注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创设丰富的、适宜的教育环境,在游戏、生活等各种活动中渗透各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使幼儿在自然化、生活化、游戏化、艺术化的教育环境中获得有益的发展。
【关键词】《指南》视阈;艺术化园本课程;课程游戏化
回顾我园课程的发展历程
没有对自身文化的理解、认同和自豪,就难有真正持久的影响力和创造力。爱尔这十七年来,最自豪的是传承,坚持“为爱忙碌,用艺术浸润童心!”一心一意打造一个叫作“爱尔艺术”的教育品牌。
“十五”,《艺术化园本课程的研究》,学习《纲要》,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模仿中开发,建立起园本课程雏形。
“十一五”,《以构建园本课程文化为导向的园本研修的研究》,学习瑞吉欧方案教学,通过主题活动中教师研修模式等项目,摸索出适园本研修之路。
“十二五”,从开创一园三校区的格局到2015年独立建制,成为锡山区教育局直属幼儿园。这期间有一批批成熟骨干教师的流失,好在也有大量心怀梦想的新教师涌入。我们依然与“艺术”相伴,致力于《基于幼儿生活视野的经典艺术作品教学实践的研究》,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发现环境的力量,从对话经典艺术到对话环境创设。
“十三五”,师资队伍的不稳定使爱尔的课程游戏化举步维艰,我们静心休整,依托首批无锡市《指南》实验园建设单位的契机,成功申报了省“十三五”课题《<指南>视阈中幼儿艺术行为观察与评价研究》,吸收高瞻课程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将艺术教育向纵深处发展。
“艺术”再一次出发,我们期待从课程游戏化的边缘逐渐走向深入,直面问题,勇往直前,艺术化园本课程旨在《指南》视阈中,迈出游戏化的新步伐。
很显然,基于《指南》的幼儿园课程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它以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与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重視儿童的生活品质”等,要求通过游戏、探究性的活动,让儿童在体验中逐步积累、丰富属于自己的经验。因而,幼儿园课程必须是广泛的、生活化的,需要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广泛地、持续不断开发课程资源。
《指南》视阈课程特点
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的关键在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现将《指南》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相关要求进行梳理。
让艺术化园本课程走向游戏化
整体思路
以《指南》实验园建设为契机,坚持做有准备的课程,分别从主题内容、主题实施、环境创设、游戏材料提供等进行新一轮的相对稳定的课程研讨机制、课程审议机制、资源评估机制的建立,传承“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个省课题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艺术化园本课程的内涵,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关注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创设丰富的、适宜的教育环境,在游戏、生活等各种活动中渗透各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使幼儿在自然化、生活化、游戏化、艺术化的教育环境中获得有益的发展。
重点突破
依据《指南》,制定《艺术化园本课程目标体系》和《艺术化园本课程评价体系》。依据《指南》,传承经典艺术教育活动,拓展到生活与游戏中,进一步梳理小、中、大年龄段内容及目标,体现过程性。
重要措施
课程与教师同步发展是幼儿园课程开发中教师培训的首要理念。充分发挥主动性,既是孩子在幼儿园课程中所拥有的生活学习状态,也应该是老师在幼儿园课程中所拥有的专业发展状态。
可以说,教师培训是支撑幼儿园课程教学实践的依托。我们设想通过以下图表架构起我园课程有效实施的教师培训体系,理解课程理念,感知其中的培训内容及形式,从而真正走进艺术化园本课程的内核。
(一)技术性阶段:理解课程
(我园课程结构表)
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
核心目标:概念的清晰界定
基本方式: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书籍阅读;
相关内容:课程开发所依据的基本理念
1. 多元智能理论:个性化与全面发展。
(1)多元智能理论的智力观(第一,智能是多元的;第二,智力的组合方式是多元的);(2)多元的教学方法;(3)光谱方案。
2. 瑞吉欧方案教学:主题活动的生成性。
(1)强调幼儿的主动建构与合作学习;(2)侧重以多种表达和学习方式来摸索其主动学习规律;(3)尊重重视幼儿兴趣;(4)给教师深层次的要求,教师的作用是支架儿童的主动学习;(5)建立与维系与家长、社区高水平的多边互动与交流。
3. 蒙台梭利教育法: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创设安静和有秩序的氛围。强调教师作为环境保持者的职责,应该在安静的教室中为儿童提供学习机会。
4. 高宽课程:主动学习与“计划—工作—回顾”。
高宽课程提出“主动学习”五要素,即材料、操作、选择、儿童语言及思维、成人支架。
……
理论系统地深入学习,引领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感受高品质课程,去发现“如何做”,明白“为何做”。
(二)实践性阶段:实施课程
老师们实施课程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园本课程中经典的艺术课堂教学活动不能驾驭。
二是从经典的艺术集体教学到区域自主游戏的拓展与融合感到困难。
基于此,我园的操作路径如下。
1. 梳理层级要求
我们从提升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出发,采取了教学素养的迁移策略,制定严格的课程执行行为标准。
3. 深化合作教学模式
平行模式主要运用于同一班级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在一项任务开始时进行协商分工,完成各自负责的部分后,合作完成汇总、教学内容调整等工作。比如,在同一主题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经过协商后确定了班级学习区角的整体布局和数量(4个),然后分工完成区角创设任务(每人负责2个区角)。环境创设完成后,两位教师针对主题学习经验、幼儿发展特点等分析区角的不合理因素,共同调整班级区角的整体布置。
首席参与模式是指定期邀请专家针对遇到的教学困难进行专业指导。执行每周、每月课程重点工作常规检查制度。
家园共同体构建,家长成为幼儿园课程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重要信息提供者与激励因素。
(三)创造性阶段:完善课程
第一步:需进一步梳理小、中、大年龄段内容及目标,体现过程性。
以《指南》实验园建设为契机,将经典的艺术拓展到生活与游戏中,研究提供更多样化的工具、材料,拓展利用资源,探索支持和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区域游戏活动、集体和小组教育活动组织方式。分解、细化,步步累积,让幼儿用审美的意识融入课程、生活中,创设更丰富、适宜的教育环境。继续研究从对话经典艺术到对话自然化、生态化的环境创设。从而梳理小、中、大年龄段的游戏内容及目标,让小、中、大各年龄段有自然的衔接,循序渐进地提升幼儿的感受和表现,更好地体现过程性,形成一个教学与生活、游戏非常互动,紧密融合的过程。
第二步:需将艺术教学拓展到生活与游戏中。
例如:大班的名画欣赏《清明上河图》《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有趣的漫画-父与子》;音乐活动《小豌豆》《渔舟唱晚》《赛马》等;中班的名画欣赏《吉田胜的街道风景》、《时尚大牌BURBERRY&苏格兰格纹》,音乐活动《加速度圆舞曲》《春绿江南》;小班的美术《跟齐白石爷爷画虾》,音乐活动《百鸟朝凤》等。但这些经典的艺术教育活动,只是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中,让儿童跟经典艺术有了一次深入的接触,光有这些接触是不够的,需要借助《指南》的价值引领,进一步拓展到一日生活与游戏中。把经典艺术回馈到幼儿的生活和游戏当中,去再次重构、去拓展,然后给予幼儿在教学空间当中更大的收获。
第三步:需从对话经典艺术到对话环境材料。
1. 直面现场,实现环境创设的转变是核心。
(1)由“装饰性环境”转变为“有挑战性的环境”。
(2)由“模拟性环境”转变为“真实环境”(亲近大自然的环境)
(3)由“室内环境”转变为“园内外结合的环境”。
1. 解读材料,把握材料特点是前提。
(1)技術练兵:教师先于幼儿和材料互动,共同梳理材料的重点、难点,以及材料适宜的年龄段,可适用的主题。
(2)经验带教:让骨干教师开放展示活动,使经验辐射最大化。
(3)技能竞赛:探索、发现材料的深层技术问题,细化并加深对材料具体操作的理解。
(4)园本培训:对阶段问题梳理归纳,挑选优秀案例进行专题分享。
材料:因地制宜创设班级“材料超市”,定期收集与利用自然化、环保利用物化资源。打造户外游戏沿河花园栈道,孩子每天有机会到自然环境里游戏。
第四步:依据《指南》,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需要观察和了解幼儿,探索形成性儿童学习评价体系。
我们常常要求老师观察儿童,记录儿童的言行,解读儿童的故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们把太多精力放在应付各种事务性的工作,鲜活的观察记录经常成为事后的“回忆录”。
一沓沓的表格记录,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绳索紧紧缠着老师,让老师的步履变得沉重。
我们抛开观察记录数量上的硬性要求,开始尝试写学习故事,减少数量,提高质量,让观察记录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让老师们一沓沓的观察记录成为研究儿童的重要依据,成为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用心才能看得见”。
第五步:需把《指南》视阈中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特点衍生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从而促进幼儿良好人格及学习品质的养成。
任何一个课程要不断发展,就必须要从本园课程发展的经历中看未来的走向,这样才能从过往的问题和经验中设计现在,把握未来,保证一种课程文化的积淀。我园的艺术化园本课程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中,我们正在为这些正存在着的问题进行聚焦的、持续的研究,依托《指南》实验园的项目推动,走上新的征程。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幼儿园课程图景——课程实施方案编制指南[M] .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3:05.
[2] 王微丽,霍力岩主编.支架儿童的主动学习——经历 经验 经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7:01.
[3] [美]安.S.爱泼斯坦.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认识高宽课程模式[M].霍力岩,郭珺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4] [英] 莫琳·戴利,伊丽莎白·拜尔斯,温迪·泰勒.早期教育理论的实际应用[M].王海波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 李季湄,冯晓霞主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