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初探
2017-12-28刘修楼
刘修楼
【摘要】生成性课堂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最终实现学生学习的全面进步。高中数学教师也要更加注重教学的整体布局,努力构建生成性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高中数学生成性课的构建策略,以供广大同行教師参考,共同交流。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构建生成性课堂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全新尝试和科学探索,它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元素。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以新课标为指导,构建生成性课堂,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师生交流,在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下,教学质量必然获得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一、准确做好角色定位,营造良好的生成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绝对权威,主导着整个课堂,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准确做好角色定位,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生成性课堂的更好形成。例如在学习函数中的零点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发散他们的思维。对于这样一道题目“已知a为实数,函数f(x)=2ax2+2x-3-a,若y=f(x)在区间[-1,1]存在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这时一般会采用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求根公式与二次函数图像的相关知识来解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求解,在实践解题中总结方法,并与其他学生运用的方法进行对比,找出最优的解题方略,最终发现运用二次函数方法最便捷,得出结论“当a=0时,零点x=3/2超过定义域,当a≠0时,可以将函数变成方程式是2ax2+2x-3-a=0,通过判断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就能得出最终的取值范围”,这样就会形成浓厚的生成氛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弹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在生成性课堂构建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习过程更为丰富,可以进行弹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逐渐生成动态形式,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灵活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发展方向[1]。例如“线段BD的长度是5,N是它的中心点,两个端点在y=x2上移动,求点N到y轴的最短距离与N点坐标?”这道题目一般具有两种解答方法,一是先计算中心轨道值进而得出坐标值,二是从三角形与抛物线的概念入手,将其转化为三角两边与第三边之和的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做好必要的预设工作,建立生成性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再比如对于这样一道问题“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函数f(x+a)f(-x-a)的定义域。其中1/2>a>-1/2”,在拿到这样一道题目以后,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然后再进行引导“已知a的取值范围与f(x)的定义域,那么应该怎样得出x+a与x-a的定义域呢?进而如何求解外层函数的定义域?”这样学生们就会有了比较清晰的解题思路,最终也就能循序渐进地的解答出题目,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提出质疑,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当前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灵活,形式更加的开放,因而高中数学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质疑,这对于构建生成性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要想生成数学思维,首先就要能够发现问题,因而高中数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友善的师生关系,多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敢于提出疑惑,培养质疑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常出错的知识,采取故意说错或者写错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展示出绘制斜直线与三次函数,讲解中故意出错“奇函数都属于单调函数”,这样一些学生就会通过细致观察图形,在脑海中产生质疑,之后再提出来“在正弦函数y=sin x中,它属于奇函数,但是在定义域内,图像并不具备单调性”,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小组讨论和求证自己的想法,最后赞扬勇于提出质疑的学生,这样就帮助学生很好地规避了这个问题陷阱,实现生成性课堂教学。
四、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其实是一个师生共同创造和经历的过程,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切为了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实践性,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构建出高效的生成性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雷.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学周刊,2015(21):131.
[2]童其林. 高中数学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内涵挖掘[J]. 教学与管理,2015(19):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