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矛盾论》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价值
2017-12-28祝彦
祝彦
【摘要】《实践论》《矛盾论》深刻地揭露了党内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指引,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等工作提供重要方法论。
【关键词】《实践论》 《矛盾论》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國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它生动而又深刻地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分清主次、抓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是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实践论》和《矛盾论》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
1937年,为教育广大青年干部克服脱离实践的错误倾向,改善工作方法,毛泽东专门为抗日军政大学写了《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作为给青年干部培训的授课内容,“两论”就是这一讲授提纲中的两节。作为毛泽东的代表性著作,“两论”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会贯通。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实践论》的论述主线。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为了讲清楚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详细分析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他指出,“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但是,理性认识的形成,并不代表运动过程的结束。“辩证唯物主义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也就是说,通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地飞跃。除了对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毛泽东还论述了认识的反复性。他认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至此,毛泽东精辟地概括出了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总规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继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是《矛盾论》所研究的核心主题。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从矛盾的性质、特点、作用出发,系统阐述了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问题。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或共性与个性)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问题要素。用毛泽东的话来讲,这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就矛盾的特殊性而言,毛泽东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比如,在讲到“主要矛盾”时,他强调,“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此外,毛泽东在分析矛盾的斗争性问题时指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并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矛盾论》第一次把矛盾特殊性作为辩证法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全面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并将它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之中,为我们党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
《实践论》和《矛盾论》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他撰写的《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名篇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由此可见,“两论”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其一,“两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表明,实践的观点始终贯彻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以实践为遵循,正确分析、判断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作出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正是这条道路和这套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弘扬务实精神、坚持实践观点,从执政伊始要求全党上下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到提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思想,就是为了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这一基本遵循。
其二,“两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指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两论”告诉我们在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次要矛盾。如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较大等问题,我们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又如,在党的建设方面,要善于抓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关键也是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同样要抓关键。领导干部既要守住理想信念宗旨这根“高线”,也要守住党的纪律规矩这条“底线”。这主要是因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其三,“两论”为当前工作提供重要方法论。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中指出:“办法是跟着方针来的”。当前,党中央对于实现长远目标和中期、近期目标都有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也有了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好路子。如何把这些办法和路子运用好,就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哲学头脑”——学好哲学用好哲学的头脑。毫无疑问,“两论”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哲学思路和方法。比如各地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就需要各地党员干部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实践论”,注重调查研究;同时掌握运用好“矛盾论”,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脱贫成果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总之,“两论”发表已有80年的时间了,尽管世情国情党情业已发生巨大变化,但“两论”所蕴涵的辩证法和认识论,仍然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它对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两论”,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家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导、毛泽东思想教研室主任;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寇晓东、2016级博士生蒋国栋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