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缓冲区与中国周边安全
2017-12-28李晨阳
李晨阳
众所周知,中国面临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因为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与邻国的陆地边界线总长达22000多千米,尤其是与俄罗斯、印度这样的大国直接毗邻,另外周边还存在着众多的核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周边安全,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与此同时,中国的周边安全中是否需要“缓冲国”或“缓冲区”一直是大家热议的问题之一。
地缘政治学中的“缓冲国”(buffer state)、“缓冲区(buffer zone)”在国际学术界是被普遍使用的,但在我国学术界,很少公开在报刊中讨论。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只搜索到一篇直接讨论“缓冲国”的学术论文,即黑龙江省社科院初祥的《列宁与缓冲国—远东共和国》(《外国问题研究》1988年7月)。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7)以及新华网中进行检索,均没有发现关于“缓冲国”的文献;《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有15条关于“缓冲区”的文献,其中9条与地缘政治相关,涉及在叙利亚建立缓冲区、柬埔寨重建过程中的缓冲区、戈兰高地的缓冲区、西奈半岛的缓冲区等。此外,国内有个别学者使用“缓冲地带”,比如中国前驻波兰大使裴远颖2014年5月12日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俄罗斯想要的,是个缓冲地带》的文章;还有专家使用“战略缓冲”,如彭传勇2015年12月在《中国边疆学》发表了题为《试析苏联对蒙战略缓冲政策的形成与外蒙古“独立”》一文。与正规学术出版物和官方媒体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网络等新媒体中关于“缓冲国”和“缓冲区”的讨论多如牛毛,其中百度搜索到的与“缓冲国”相关的词条就有约31.6万条。
在国际关系史上,“缓冲国”或“缓冲区”曾被普遍使用,比如沙俄与英属印度之间的阿富汗、英属缅甸与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泰国等,即便在今天,乌克兰也被视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国”。关于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中的“缓冲国”或“缓冲区”,目前民间或者网络舆论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争论,一是中国与美国之间是否需要朝鲜这样的“缓冲国”,二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是否需要蒙古国、中国与印度之间是否需要尼泊尔和不丹这样的“缓冲国”,三是中国与缅甸这样的中小国家之间是否需要类似缅北这样的“缓冲区”。
中国与美国虽相隔万里,但是二战后美国长期驻军韩国和日本,对中国的安全威胁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朝鲜一直被一些人视为中美之间的“缓冲国”。但是根据学者们的总结,“缓冲国”必须具有三方面的特征,即地理上“位于强国之间”、实力上“仅足自保而不足以破坏均势”、外交政策上“完全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其中具決定性意义的因素是外交中立和实力弱小得恰到好处。从上述定义来看,朝鲜明显已不具备“缓冲国”的特征,因为朝鲜已在试图通过拥核谋求自身的大国地位,而且并没有在中美之间奉行中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此外,在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中,信息化和高技术武器的普遍使用,使得地理距离以及陆军作用急剧下降。因此,如果大国之间发生冲突,朝鲜并不必然发挥避免大国间直接冲突或者争取应对敌军的准备时间的作用。当然,朝鲜在中国周边安全中的作用并不是简单套用“缓冲国”概念就能解释的,限于主题,不再展开分析。
虽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事技术和作战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但并不意味着“缓冲国”或“缓冲区”就完全失去了作用。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位于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乌克兰。由于长期受到美国与俄罗斯的挤压,乌克兰既不愿得罪俄罗斯,也不愿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但是这种左右逢源的政策在现实中很难奏效,因为美国主导的北约不会放弃吸纳乌克兰的既定目标,以压缩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空间;俄罗斯也不会放弃乌克兰,要为未来可能的“西进”维持一条通道或一个跳板。不过双方虽然争斗不断,但不至于爆发热战,所以乌克兰的“缓冲国”作用主要是战略和心理层面的。依此类推,对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印度等周边大国关系而言,蒙古国和中亚国家保持中立有利于中俄关系的稳定,尼泊尔、不丹保持中立也有利于中印关系的稳定。换句话说,蒙古国、尼泊尔、不丹以及中亚国家可以在中国的周边安全中发挥“缓冲国”或“缓冲区”的作用。
由于缅甸在军事上对中国没有威胁,缅甸对中国也没有领土诉求,一般而言,中缅之间不需要安全意义上的“缓冲区”。如果把缅北地区定义为中缅之间的“缓冲区”,那缅北对中缅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在缅利益的保护和拓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恐怕没有战略设计能清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