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朗事件之后的中尼关系

2017-12-28张树彬

世界知识 2017年18期
关键词:洞朗中尼奥利

张树彬

2017年6月18日,印度军人入侵中国西藏洞朗地区,制造了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最严重的边境事件。8月28日,非法入侵中国西藏洞朗地区的印度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到了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事件宣告结束,但其对中印关系、中尼关系、尼印关系的影响将会持续。

统一近代尼泊尔的纳拉扬·普里特维·沙阿国王将地处中印之间的尼泊尔称作是“两个巨石之间的番薯”,他告诫其继任者,尼泊尔须保持在中印之间的平衡,才可以谋求尼泊尔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此次洞朗事件中,尼泊尔一如既往地选择中立。尼泊尔副总理兼外长马哈拉8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中印两国在洞朗地区形成对峙,尼泊尔既不会受中印两国的影响,也不会卷入。

尼泊尔学者对中尼、尼印相关合作协定评价不一

洞朗事件持续期间,中尼印之间互动不断。8月10日印度外长斯瓦拉吉赴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出席环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经济合作计划第15次外长会晤。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巴基斯坦独立日庆祝活动后于8月14日晚抵达加德满都,开启为期四天的访问。8月23日至27日尼泊尔总理德乌帕访问印度。8月30日中国吉隆—尼泊尔拉苏瓦(也译热索瓦)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公路口岸,口岸正式对第三国开放。可以说,在中印洞朗事件的背景下,尼泊尔的地缘战略地位更显重要。

汪洋副總理与尼方就进一步促进两国在贸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扩大跨境交通等方面的合作,和如何实施中尼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谅解备忘录进行了讨论。中国除向尼泊尔提供100万美元紧急救助资金帮助尼泊尔安置洪涝灾民外,还提供10亿元人民币以升级改造联通中尼的公路与桥梁。中尼签署了促进投资、经济合作以及尼泊尔石油天然气勘探框架性协议等三个重要协议。尼泊尔各界认为,中国对尼泊尔的援助是真心实意的、无私的。

尼泊尔总理德乌帕访印,双方发布了一份长达46条的联合声明,签署了八个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印度为尼泊尔开出了长长一串的“援助清单”,但尼泊尔学者认为这些项目暴露了印度的自私自利。如,印度称要帮助尼泊尔建设5万套住房,但印度还没有兑现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后所宣称的10亿美元援助;印度称要帮助尼泊尔在尼东部的梅吉地区修建桥梁,其目的是将尼泊尔东部和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地区联接,且距离中印对峙的中国西藏洞朗地区不远。印度希望尼泊尔像不丹一样,将尼境内喜马拉雅山东部地区的水力发电和水资源交与印度管理,但是尼泊尔有自己的战略利益考量。印度单方面在尼印边界河流柯西河和甘达克河上修建了拦河坝,闸门钥匙都由印度掌握。当尼泊尔洪水泛滥成灾时,印度为了其比哈尔邦不被洪水淹没而拒不开闸放水。

针对中印洞朗事件,有尼泊尔学者甚至提出,应该借此机会,将尼印卡拉巴尼领土争端等提出来,予以讨论解决。印度军队中有多达七万人的尼泊尔廓尔喀雇佣军。有尼泊尔有学者建议,印度应该向尼泊尔承诺不会使用这些廓尔喀雇佣军与尼泊尔的友好邻邦中国作战。

稳定与发展是尼泊尔的民心所向

尼共(毛主义中心)主席普拉昌达今年5月24日辞去总理职务。尼泊尔议会6月6日选举尼泊尔大会党主席德乌帕担任总理,这也是他第四次出任尼泊尔政府首脑。尼泊尔大会党和尼共(毛主义中心)组成的执政联盟至少会延续到明年1月21日全国议会选举最后期限之前。虽然尼泊尔已经与中国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但是能否发挥其地缘优势,成为连接中印、沟通中国与南亚地区各国的桥梁,取决于其国内政局的发展。

在尼泊尔新宪法实施后尼泊尔三大主要政党的党主席先后领导联合政府,但任期都不足一年。面对印度的封锁,首先执政的尼共(联合马列)的奥利只有寻求中国的支持。印度无法容忍奥利,遂通过大会党支持普拉昌达出任总理来拆散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毛主义中心)的执政联盟,迫使奥利辞职。普拉昌达第二次就任总理以来奉行亲印政策,搁置奥利与中国签署的合作协议,因而被尼泊尔社会称为“lampasaarbaad”,即拜倒在他人(印度总理莫迪)脚上磕头的人。普拉昌达政府在即将辞职的最后几天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并将甘达基河水电工程项目交与中国葛洲坝集团修建,力图消除民众对他过于亲印的印象。接任普拉昌达的德乌帕所属的大会党一向与印度关系良好。德乌帕能否保持尼中、尼印关系平衡,从中印两国发展中为尼泊尔民众谋取福祉,值得观察。

有利的因素在于:尽快实现政局稳定,从中印两大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中获益,步入繁荣发展的快车道,是尼泊尔民心所向。5月12日尼泊尔顶住印度压力与中国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尼泊尔各界对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更加充满期待。大会党内部也有很大力量支持尼泊尔加入“一带一路”。

尼泊尔地方选举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结果也反映了尼国内的民心所向。目前尼第二大党尼共(联合马列)在六个省总计617个市长和地方主席职位中赢得276席,现议会第一大党大会党仅仅赢得226席,尼共(毛主义中心)仅赢得84席,其仍是第三大党,但与第二差距更大。主要原因在于尼共(联合马列)的主张符合尼泊尔民众期盼政局稳定、致力于发展经济尽快实现繁荣的强烈诉求。其次,尼共(联合马列)主席奥利担任总理期间敢于顶住印度压力,与中国签署有助于尼泊尔发展的包括过境运输协议、建造中尼铁路、升级中尼公路等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协议。而普拉昌达领导的尼共(毛主义中心)退出与尼共(联合马列)的执政联盟,迫使奥利辞职,自己则在大会党的支持下第二次出任总理,与德乌帕将国家权力私下分享,这与尼泊尔社会的强烈期待相去甚远。奥利被迫辞职反而使尼共(联合马列)获得了更多民众的支持。据观察,在即将举行的省邦和全国议会选举中,尼共(联合马列)很有可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而于2018年初重新执政。

摒弃零和思维、谋求共赢发展才是正途

毋庸讳言,中印关系近期处于低潮。中国不得不反思对印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对尼泊尔的合作入手,促进中尼印三国合作。

中国西藏的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是印度教的神山圣湖,佛祖诞生地尼泊尔的蓝毗尼、释迦牟尼顿悟之处印度的菩提迦耶、初转法轮处鹿野苑和涅槃处拘尸那罗都是佛教圣地,这为三国构建经济文化走廊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构建中尼印经济文化走廊,方便三国印度教、佛教信众前往圣地朝拜,是沟通民心的善事,也会为三国带来经济收益。

中尼铁路、中尼公路的升级改造,加密三国之间的航班联系,都是值得马上付诸行动的项目。尼泊尔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历史悠久,如果中尼铁路修通、中尼公路得以升级改造,仅旅游业一项即可使尼泊尔摆脱贫穷。况且尼泊尔人力资源、水电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如果能在尼泊尔建立中尼工业园区、中尼边贸特区,尼泊尔青年就不必远走他乡去中东国家和韩国打工。

铁路、公路的互联互通是南亚实现繁荣的前提。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帮助尼泊尔和印度等南亚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尼印三国携手、摒弃零和思维、谋求合作共赢,应该成为三国的共同选择。

(作者为河北经贸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洞朗中尼奥利
中尼边境守护营
中尼边境守护营之金光大道
中尼边境守护营
中尼边境守护营
猪一样的室友
“中国在洞朗重启活动”?印度否认
一句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