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7-12-28黄婉熙江苏省丹阳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
黄婉熙/江苏省丹阳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
聚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黄婉熙/江苏省丹阳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从业者职业化为导向,江苏省丹阳市职业农民培育坚持“四个出发”,即从农民的现实需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增加农民的收入需要、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立足产业培育,突出重点培养,着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采取多样宣传,营造培育氛围
丹阳市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力求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年初组织各镇(街道、区)召开农民培训会议,分阶段对农民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在全市上下积极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
协作性宣传。综合利用乡镇及村的宣传栏、宣传手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直通车下乡、各涉农企业动员员工等多种形式,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农民培训工程。丹阳电视台三个频道分别在“丹视新闻” “新闻零距离” “田野风”等几个栏目频繁播出丹阳市农民培训的进程,在《丹阳日报》每周四“田野风”整版报道丹阳市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针对性宣传。在匹配本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考虑到人们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缺乏了解、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成本以及需要短期内见成效等因素,联合农服中心,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骨干为重点对象,进行针对性宣传。
“榜样”宣传。出版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宣传手册,宣传已取得显著业绩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看到榜样就在身边,提高培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这种宣传方式更加形象、生动、有说服力,能有效提高农民的参培积极性。
面对面宣传。利用“三下乡”活动、科技入户、挂县强农工程实施等机会,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介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相关信息。在入户交流宣传的同时,与重点对象保持电话、短信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聚合优势资源,探索培育途径
构建一主多元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坚持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公益性培训机构为主体,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补充,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教育培训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利用主导产业,发挥培育基地的潜在作用。逐步发掘新的培育方式,积极申报镇江市级农民培训基地。这些基地有如下优势:一是基地在乡镇,有长期跟踪培养的组织能力;二是有较强的农业实践培训经验和稳定的产业(专业)培训教师队伍,以及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培训的能力;三是对周边农民的需求分析到位,农时把握准确,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
利用科技服务云平台,发挥智能产品在培育中的前沿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职业农民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协助农民安装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的“农技耘”APP,帮助他们了解最新最快的农业信息。“农技耘”集聚了40多家省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整合全省农业科教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提供最权威的农技服务;开设了“应时农事”“农业专家”等专题栏目,开发“提问” “交流” “知识库”等实用功能,提供“全天候、顾问式”的线上农业科技服务,用户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地浏览最新农业资讯,在平台上灵活机动的学习各类农业专项技术的文章以及视频,还可以与其他用户开展互动交流,一对一向专家进行咨询。目前全市已有1500名用户安装使用,活跃度一直稳居全省前列。
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确保培训效果最大化。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文化水平、需求方向等的不同,采取了适应不同对象的独有教学方式。“友善用脑”就是其中之一,它把神经学、心理学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可运作方法,使之成为学员成功学习、教师成功教学的一种技法。比如一个成年人集中精力时间最长不过15分钟,因此我们要求培训教师根据农民特征,把课堂划分成三段式或四段式,中途可以用喝水、看视频、听音乐等方式让农民放松,使他们在课堂上保持精力集中,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我们用音乐、小组活动、思维导图、互动问答等手段来调动农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提升“农二代”占比,打造培育亮点
组织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渠道的重要举措,是激发农村青年创造创新活力、吸引农村青年在农村创业兴业的重要手段,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为苏南唯一的全国产粮大县,丹阳市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职业农民。为鼓励青壮年“农二代”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对他们实行免费培训,80后、90后占全年培训人数比例从最初的2%上升到了15%,涌现出了如霍洪涛、史杨平、梅亚伟等一批“农二代”,与父辈相比,虽然在生产经验上相对较弱,但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较新的经营理念。
四、规范培育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范管理目前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不打地基,猛盖房子。一些培训单位一味强调培训规模发展,而忽视了基础的管理,结果欲速则不达,往往在过快的发展中迷失自己。二是不练内功,猛练外功。几年前的培训发展思路是大而全,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展,而没有重视培训规模扩大后带来的各种管理问题,没有练好“内功”,从而很难实现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规章制度是维系培训组织有序开展的基础,丹阳市每年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导意见,今后还将编制丹阳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等。用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培训中的职责、程序、方式,从而保证培训效果。为确保培训工作质量,丹阳市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对镇区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加大了对各镇(区、街道)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考核力度。各镇(区、街道)、农委各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监督、考核丹阳市有培训任务的12个镇(区、街道)。分条线考核,做到责任到人、压力到位、考核到边、奖惩兑现。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立即整改,充分发挥管理机制作用,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打造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