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多故事,等您来做客
2017-12-28向煜
记者 向煜
小镇多故事,等您来做客
记者 向煜
即将过去的2017年,园区色彩斑斓的发展版图上,“金色”依然是闪烁着万丈光芒。5月,江苏省发改委公布了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基金小镇”入围;10月“东沙湖创•投嘉年华”系列活动如约而至;11月第三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成功举办……大咖的纷至沓来,各类资本的涌入,整个一年园区都展现出了“金”彩纷呈的热闹景象。
在CBD,步行500米必遇到一家银行
在园区CBD步行有什么感受?有没有觉得银行特别多!有不少人都感叹,“在CBD,步行500米,必有一家银行。”
确实,无论是湖西“手电筒”区域,还是湖东时代广场周边,一家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招牌”,与鳞萃比栉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说园区的色彩属于“金色”一点也不夸张。截止2017年10月,园区集聚金融机构120家,包括银行46家、保险56家、证券期货43家、信托1家、金融租赁1家。
有数据显示,苏州大市范围内90%的银行分行都落户在园区,区域范围内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度为全省最高,外资银行的数量也位于全省第一。园区已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多种金融业态并存,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多元发展的格局,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当然,要进一步发展金融产业,巩固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园区要做的还有很多,打造东沙湖基金小镇便成了重要一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的小镇怎么样了?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园区金融管理服务局局长李洪秋,让他进一步为我们描绘,小镇的现在与未来。
打CALL,基金小镇初显魅力雏形
虽已进入寒冬,但东沙湖周边的“热度”却丝毫不减。目前,位于现代大道北、星华街东的东沙湖基金小镇正在进行紧张的规划设计中,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江苏省第一家基金小镇就将启动建设。
东沙湖基金小镇总体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总规划面积达1.6平方公里。李洪秋表示,基金小镇会以各类基金集聚为主导,依托园区产业基础以及原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产业资源,引进包括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兼并收购、产业投资、证券投资等各类私募投资基金,形成覆盖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的全产业链。同时结合小镇核心区周边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区域产业升级。
建设东沙湖基金小镇,园区是有底气和信心的。截止2017年10月,园区聚集金融类机构882家,包括各类私募基金616家,累计上市企业18家,累计挂牌新三板企业107家。同时东沙湖基金小镇入驻股权投资管理团队94家,设立基金1492支,集聚资金规模超过1278亿元,这样的规模放眼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那么,未来的东沙湖基金小镇到底长什么样呢?
小镇虽“小”,但也有着“大大”的梦想。“我们力争在3-5年内,在小镇范围内聚集约500家私募基金企业、100家金融服务企业及高端中介服务机构,注册基金规模2000亿,资产管理规模达万亿。”
李洪秋用苏州园林做了一个类比,苏州园林小巧且精致,小小的园林里能做到移步换景,蕴含着大学问。“基金小镇同样如此,面积虽然不大,却有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李洪秋描绘着小镇的模样,“这里每一幢办公楼、每一间面积不大的办公室,都可能管理着几亿甚至十几亿的资金,你从空间外观上察觉不到有什么不同,可正是他们的存在带给了区域经济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李洪秋强调,未来小镇的建设一定是“三生融合”的。所谓“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人才的聚合,生活的配套,金融的生态和自然环境要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吸引资本,留住人才,更好地为区域金融产业发展服务”。
采访中,李洪秋还透露了,位于李公堤三期的中国基金博物馆也将会搬来基金小镇,“这将给小镇增加文化气息。同时,基金博物馆不定期举办的各类讲座,加上‘千人计划’创业大赛、‘聚融成学’生态服务体系……这些创新服务不仅能为区域产业的企业提供更好、更新的信息,也增加了投资机构、投资人和创业者及企业面对面的机会,让资本与企业有了更多结合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基金小镇真正能够为园区创造一个更好的投资平台和投资机会。”
“加速资本集聚,推进创新创业,打造基金高地,服务实体经济”,这是东沙湖基金小镇的宗旨。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资本的力量正在这里集聚膨胀,逐渐培育出一片“资本助推产业、产业创造价值”的创新沃土。
点金智造,金融创新助力产业再次腾飞
从乡镇企业到外向型经济到创新型经济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二十多年来,每一次经济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资本的力量。二十三年的精耕细作,“金融翻番”、“金融繁荣”、“金融提升”三大计划先后实施,吸引了大批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企业、私募基金等在园区聚集发展。苏州东部综合商务城和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初具形态,“金色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要进一步抢占金融产业高点,园区不会满足于传统的金融业发展模式,探索金融业发展之路,园区牢记“创新”重要性。
先行先试,园区以金融创新为重点拓展服务业开放领域,积极推进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管理方式改革等创新业务。近年来,园区还先后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首批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省创业投资集聚示范区以及省商贸金融集聚示范区等。
“不断拓展金融创新服务,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李洪秋表示,2018年,园区除了发挥传统金融行业的优势,还将进一步集聚小贷、融资担保、区域性股权市场、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7类金融机构,搭建各类创新平台,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