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隐喻文献综述

2017-12-27郭馨

考试周刊 2017年37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

郭馨

摘要:隐喻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表达方式,并且从语言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视觉、听觉、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到如今,我们更是经常在不同领域接触到同时以多种方式呈现的隐喻。这种现象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隐喻的研究逐渐转向多模态。本文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认知

一、 引言

过去,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多存在于语言层面,Lakoff 1980)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將隐喻定义为“用一种概念理解另一种概念”。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平面广告及多媒体技术等将隐喻寓于视觉、听觉、文字及其他媒介实现意义的传达。因此隐喻研究逐渐趋向于多模态。Forceville(1998)提出多模态概念隐喻理论,但其对模态种类的狭义划分不能包括所有模态且利用双域映射模式分析多模态隐喻不能进行全面的阐释,并不能作为多模态隐喻的系统的、完善的理论。因此,在多模态隐喻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尝试不同理论来研究多模态隐喻中各模态如何配合实现隐喻构建。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Kress和Van Leeuwen(1996)将Halliday的系统功能理论应用到视觉图像并建立了视觉语法,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分别对应系统功能理论中语言的三大功能。以此理论为基础,冯德正(2011)将图像的意义看作隐喻潜势,并从多模态语篇的动作过程、拍摄位置和空间位置与及隐喻的构建等角度对多模态隐喻进行了分析。梁兵和蒋平(2015)则分别就图像的三大功能分析了具体的旅游语篇语料中各元素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总结了旅游海报设计中图像及文字如何呈现以达到宣传效果。赵秀凤(2013)则结合概念整合理论,提出多模态隐喻构建的概念整合模型,在一个完整体系中认知互动激活多层空间映射和互动整合,通过隐喻表达创造情感效果以及审美或评价效果。此外,蓝纯和蔡颖(2003)利用Kvecses(2010)关于人类的认知经验里两个基本的隐喻体系即存在链隐喻体系和事件结构隐喻体系研究多模态广告语篇,分析完成多模态隐喻时广告中的图像模态、语言模态与声音模态共同配合,得出结论认为部分多模态隐喻表现出动态特征,起始状态与结束状态不同,且部分多模态隐喻中始源域与目标域可不同时出现。

除了单纯研究概念隐喻,张辉和展伟伟(2011)还分析了多模态转喻,以此完善语言隐喻和转喻的研究。关于隐喻和转喻的联系,Mittelberg and Waugh(2009)提出转喻对隐喻构建的前提作用。潘艳艳和张辉(2013)通过多模态语篇中概念隐喻和转喻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多模态语篇,认为隐喻主要论证、说明、劝说、概括语篇主题,而转喻不仅提示隐喻,还是一种推理机制、是语篇的叙述手段和组织原则,二者相互作用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潘艳艳(2011)还结合隐喻和转喻中源域的文化内涵,分析其对隐喻意义的形成和隐喻构建的决定作用。学者们对多模态隐喻分析目的在于构建合理的多模态隐喻理论框架,促进认知视角的隐喻研究。除此之外,王凤(2013)更通过分析多模态隐喻的空间工作机制解释可说与不可说的哲学问题。

对于多模态语篇的分析学者们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语篇。才亚楠(2014)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京剧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广告中隐喻的模态进行分解,联系其对应的文化规约,得出结论认为隐喻和文化是相互作用的互动机制。江桂英和王容花(2013)则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通过统计分析隐喻使用频率,研究外语学习者演讲时单模态和多模态隐喻使用情况,并探讨言语和手势隐喻如何在语义层面实现融合。Hausman(1989)认为隐喻的两域之间是双向的,即源域和目标域是可逆的。在此理论基础上,谢竞贤(2011)探讨了多模态隐喻的可逆及非共时,并通过实验验证受试者对有文字和无文字标注平面广告理解的影响,统计理解和未理解的人数,分析得出文字依附于图片、文字和图片相互补充以及文字强化图片意义表达的结论。在研究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方面,俞燕明(2013)借鉴公式表达法,总结了新闻漫画隐喻的六种表征方式,反映新闻漫画隐喻表征方式鲜明的语言类特点。

在多模态隐喻研究发展上,赵秀凤(2011)和冯德正、张德禄和KayOHalloran(2014)都对其概念理论体系的完善方面提出了预期,并且都认为应该在实证研究方面有更深的探究,此外后者更强调应扩展不同种类多模态语篇的研究及加强多模态隐喻的实际应用,发挥其开放、跨学科研究领域的优势。

三、 总结

对于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发展和完善概念隐喻体系,拓展了更加全面的隐喻研究视角,为当今丰富多样的多模态语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但至今完善的理论框架仍未形成,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内省和思辨,而实验和统计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在多模态隐喻的众多理论基础中,概念整合理论的多空间分析切合该类隐喻多模态的特点,通过空间映射探究多模态隐喻能对其空间机制进行更全面的分析,而在该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多模态语篇实证研究,为多模态隐喻应用于实际语篇提供理论和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Forceville,Charles. 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 [M]. London:Routledge,1998.

[3]Kress,G.&T. Van Leeuwen.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 London: Routledge,1996.

[4]冯德正. 多模态隐喻的构建与分类—系统功能视角[J].外语研究,2011(1):24-29.endprint

[5]梁兵,蒋平.旅游语篇多模态话语分析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J].外语学刊,2015(2):155-158.

[6]赵秀凤.多模态隐喻构建的整合模型—以政治漫画为例[J].外语研究,2013(5):1-8.

[7]藍纯,蔡颖.电视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以海飞丝广告为例[J].外语研究,2003(5):17-23.

[8]Kvecses,Z. 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9]张辉,展伟伟.广告语篇中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的动态构建[J].外语研究,2011(1):16-23.

[10]Mittelberg,I.&L. R. Waugh. Metonymy first, metaphor second: Acognitivesemiotic approach to multimodal figures of thought in cospeech gesture[C]//C. Forceville&E.UriosAparisi:329-256.

[11]潘艳艳,张辉.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机制研究—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例[J].外语研究,2013(1):10-19.

[12]潘艳艳.政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J].外语研究,2011(1):11-15.

[13]王凤.言与非言的多模态隐喻研究[J].外语学刊,2013(2):12-16.

[14]才亚楠.从多模态隐喻视角看文化认知模式与隐喻关系解读[J].外语学刊,2014(4):48-51.

[15]江桂英,王容花.英语演讲中言语—手势多模态隐喻的融合研究[J].外语研究,2013(5):9-16.

[16]Hausman,C.R. Metaphor and Ar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7]谢竞贤.多模态视角的隐喻—兼评Charles Forceville的隐喻研究{J}.外刊学刊,2011(5):49-52.

[18]俞燕明.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J].外语研究,2013(1):1-9.

[19]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2011(1):1-10.

[20]冯德正,张德禄,Kay OHalloran.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J].当代语言学,2014(1):88-99.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认知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