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的学习问题与教学对策探析

2017-12-27弓凯华

考试周刊 2017年37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高中地理新课改

弓凯华

摘要:结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研究学习问题的创设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就以人教版的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课为例,探讨如何让学生把握本章节的重点与难点,探析教学对策与课程内容涉及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对策

人教版的高中地理第二章节“地球上的大气”作为必修章节,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学习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掌握区域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对于此章节的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本文将对其做出论述与分析,以供参考。

一、 教學设想

(一) 教学内容

本章一共分为四小节,分别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气压带与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知并掌握大气的组成部分与分层结构、大气的冷热状况以及运动规律、各种气候的成因。这一章的内容较多,知识含量较丰富,难点与重点知识也很多,比如说大气环流、气候成因、气候自然带特征等。教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以避免知识点混淆。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重点把握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的相关知识,理解大气运动的影响因素与根本原因。

2. 使学生重点学习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根本成因与规律以及海陆分布、季风的相关内容,把握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使学生重点把握锋面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形成过程、运动规律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二、 教学设计

(一) 重难点突破

1. 热力环流

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气压、高压、低压、等压面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盲区,理解气压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依据等压面怎么判断。用图示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使学生明确近地面的大气才是最直接与最主要的热量来源,以免学生混淆为近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此外还要掌握大气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引用“全球变暖”的事例来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要遵循前后逻辑顺序的讲解方式。强调热力环流的垂直运动在先,水平运动在后。其原理的实质是因为地面的冷热受力不均,才会导致大气进行垂直运动,而垂直运动又引发了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继而产生了水平运动。

2. 三圈环流

首先教师要着重讲解气压带、风带与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绘制地理图形与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本章节的内容,学生的动手画图的能力一定要着重培养,比如说单圈环流、三圈环流以及气旋与反气旋、锋面的内容都要结合学生实践画图进行讲解。其实画图的过程也是加深记忆与理解的过程,从而也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

3. 气候类型与成因

气候类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使其成因同样复杂,这部分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更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因此要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掌握气候类型与成因的变化规律,切莫死记硬背,以免时间一长,混淆知识点。首先教师可以从特殊的气候类型开始讲起,然后再过渡到一般的气候类型。让学生们自主发现哪些风带与气压带会影响多雨与少雨的情况,教师讲到这可以进行知识拓展,介绍形成降雨的条件与成因,最终引导学生得出在上升气流上的气压带较多雨,而风带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吹向的多雨的规律。然后要重点讲解三种特殊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将学生容易混淆的成因以及分布规律进行仔细的讲解。此外就是对影响气候的成因做一个系统的介绍,通过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热带雨林、澳大利亚东北部、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的特殊成因,让学生们明白气压带与风带并不是影响气候的唯一要素,还要结合地形、洋流、大气环流、太阳辐射等综合因素全面考虑。此外对于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及成因特点的掌握,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识图的方式来加深理解与记忆,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识图分析能力。

4. 锋面气旋

重点强调的是锋面只存在于气旋中,反气旋不存在锋面的成因,结合冷暖气流的知识,解释锋面形成的原因。在讲解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学会识图辨风向,学会风向的画法,以及冷暖锋的判断。

在锋面气旋中,冷暖锋的判断要根据冷气团与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经常采用的判断方法就是根据槽线处的锋面移动方向。比如说虚线内是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有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对于地理的讲解必须要结合直观形象的图形来讲解,让“哑图”会说话,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跟随图示的顺序做到自然转移,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使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主动探究学习、动手实验等综合素养。利用所学知识点,真正实现了手脑并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效果,提高考试的解题技巧,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课程教学研究,2014,02:51-54.

[2]刘昱萱,翟禄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07:127+129.

[3]陆光明.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基本策略——以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5,01:54-5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高中地理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