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7-12-27庄玉萍

考试周刊 2017年37期
关键词:提高培养创新

庄玉萍

摘要:要重视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相应思考。从明确不同学段教学目标、贯穿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和采用科学有效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高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应该只是一个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最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掌握、运用学习技能更是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在一个人接受的漫长教育过程中,学生思维训练的任务对于教育者来说显然是长期而艰巨的,因此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能很好地把这个接力棒顺利交接下去。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教给学生数学的知识与技能。但是这是不是小学数学教师全部的任务呢?答案是否定的,小学数学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在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诸如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等的思维方法。而学生如果没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思维方法的话,他们就没办法进行更好的数学学习。

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那么,是不是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呢?从数学教学的特点而言,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毕竟只为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而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还需要的是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意识的编排,更新教法,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进行相应思考才能达成目标。

一、 明确不同学段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确定相应的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合理地贯穿在不同学段的学习中。从《标准》看来,第一学段(1-3年级)的思維目标是“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并且能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而第二学段(4-6年级)的思维目标则是“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思维训练。比如说从一年级开始的认识大小、长短、多少等入手进行学生比较思维的训练;接下来,再由10以内的数的加、减计算进行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多种思维的培养。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多进行情景观察、多进行实际操作的话,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就不会显得枯燥,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好得多。

二、 贯穿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不少的小学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一种认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适宜在常规课堂上,也就是说在新授课上。而对于那些复习课、练习讲评课等非常规课则不是很适宜。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准确的。这是因为,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是应该根植在数学学习的土壤里的。只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相应的体会,思维活动的指向才会明确,也因此才能在实践中获得理性的认识。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每一堂课,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章节内容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少的数学教师会陷入教师本身过多的归纳、总结或是引导学生进行过多的自主练习的误区。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够避开一味地讲和学生一味地练,而是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复习的话,是一定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的。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先给出不同类型的试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来说一说由观察式题到选择计算方式再到得出答数的思维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们思维方式、方法的优劣就很明显了,这样对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加深对“凑十”计算方法的理解的帮助是巨大的。

三、 采用科学有效教学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注意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头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就高,学习效果就好,教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过来,如果教学方法不对头,学生就会陷入苦学的境地,他们学到的东西往往是一知半解的,这样的学习当然是低效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自己的班级学情出发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比如说,在教学数学概念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抓住每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抽象、概括的结果的特点而选择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找出异同点来揭示其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再比如说在教学计算法则或是规律性知识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法则或是体现规律的算式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的能力。这样的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会很容易地就学会把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运算中,从而得出简便的计算方法并由此学到演绎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2]张俊峰.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

[3]申萍.小学数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探究.新课程.2015年.

[4]陈谋华.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启蒙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高培养创新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