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农牧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

2017-12-27铁更登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安全隐患设施

铁更登

摘要:在人口居住分散区普及义务教育最有效的举措是兴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管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积极配合和鼎力合作,进而探索出适合于我校自身的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农牧村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现状;安全隐患;设施;养成教育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农村标准化学校”工作的深入推进,将会给农村寄宿制学校带来新的机遇,就会很自然地创造新的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规定: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布局,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撤并了那些没效果的村校及教学点,把闲置的教育资源整合集中到乡中心小学来。从2005年起兴办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乡级区域内实现学生享受教育资源均等化。另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加快,在国家经济宏观调控下,农村农牧民的经济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打破了以往靠天放牧、靠天种田的经济运作模式,大量的农牧村青壮年劳动人口外出务工,他们在外出务工的经历中感到了文化知识的宝贵,提高了他们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使农牧村走读式小学逐渐向农牧村寄宿制学校过度。

一、 农牧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现状

(一) 客观条件限制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农牧村因居住区域分散,人口不集中,因而,各村庄村学较多,有的地方还设有教学点,加上交通不便和教学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学生年龄偏差较大难于管理。

正对以上问题,当地教育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撤并建制。从2005年开始,逐年撤销那些地处偏僻,生源较少的教学点和村学,动员家长送子女到中心学校住宿就读学习,走上了集中办学的路子,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与此同时,因撤并建制的缘故,使中心小学学生急剧膨胀,也因学生地处偏僻,家庭离学校较远,不分年龄大小都得住校,就连学前教育的学生也得住校,因而,大多数学生不能生活自理,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许多事情都要在生活指导老师的协助下,靠大一些学生代管才能完成。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又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更要把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等安全保障方面,从而使农牧村寄宿制学校工作难度难上加难。

(二)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安全教育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自学生被家长送进校门起的那一刻,这个学生的关于安全方面的一切事都由學校承担着。在寄宿制小学,低年级和学前班的学生分辨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比较弱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每周放学往返过程中,由于条件所限,没有校车接送,不得不搭乘一些过往运货车辆,甚至乘坐一些无牌、无照的三轮车、摩托车等,加上乡村道路狭窄,因而,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三)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

寄宿制学校一般每星期回家一次,因而每次学生返校时,家长都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由于学生自制力的原因和他们爱玩爱吃的本性,常常把零花钱用于购买一些零食或玩具上,不分好坏,也不在乎产品是否合格,从而直接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有部分年龄小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独立生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自然存在一定的压抑感。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赶不上形式的需要。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各功能室及校园场地的不合理、用水的不方便等,依然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五) 寄宿学生管理滞后

农牧村学校实行寄宿制后,后勤管理人员不能配套,因此管理落后。

二、 具体的措施和发展的方向

面对以上问题,我对寄宿制管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首先建立门卫制,要求24小时值班值守;其次,加强学校值周制度,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值周教师、值周学生、宿管员同抓共管,从而建立起“四级联动”制度。相信“最完全的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适合自己的,能便于展开和推进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二) 强化学校执行力度

学校制度的运行在于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首先,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制定好各类责任书,分配到位,下放到人,层层落实,层层管理,做到人人签订,分工负责。

其次,建立有效的互监互管制度。各项制度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把制度的落实作为评优选先和晋升职称的依据。

(三) 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教育教学重点之一,没有良好的养成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加强养成教育也是我们教师的重点之一。

(四) 建立健全学生档案

因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家庭教育一片空白,很多孩子得不到家长的监护,故而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档案,势在必行!

(五) 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建团队及兴趣小组,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艺”活动,同时开展各种文艺汇演,如:经典诵读、精彩讲演及歌唱比赛等等。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强化体质锻炼,把学校变成全体师生的美丽家园和大显身手的辉煌舞台,让每一位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快乐成长,更让每个孩子在这个大舞台上体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周楠楠.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J].农村教育,2010,(1):104-105.

[2]杜延明.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寄宿生的管理[J].延安日报,2011,(10).

[3]龙锦华.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管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194-1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安全隐患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