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演出
2017-12-27
《桐树王村志》之
20世纪50年代,郑州市郊区桐树王乡组织剧团,编演《不能松劲》《李天玉参军》等剧目,到周围乡村演出,宣传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和抗美援朝等,鼓舞翻身农民踊跃投入土改运动,向反动势力作斗争,激励广大青年参军参战、保家卫国。
当时剧团的主要成员有刘智礼、刘明、刘山林、刘玉昌、张小娣等,王海宝负责管理。剧团主要表演新编现代剧目,兼演古装戏,备有常用行头和道具,以及锣、鼓、弦、钹、镲、笙、箫等简单的常见乐器。
成立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之后,桐树王村村民们忙着生产劳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支援周边的河流、水库建设,文艺演出活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60年代初遇到三年自然灾害,人们的物质生活匮乏,吃饭问题尚不能解决,更无暇顾及精神生活,村民所有的文化活动完全停止。“文化大革命”初期,传统的文艺形式、文艺活动被作为“四旧”(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加以禁绝。“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桐树王大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重点宣传毛泽东思想,背《毛主席语录》,唱语录歌,向村民宣讲《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毛泽东主席的经典著作。此阶段,人们能看到的电影也只有八大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龙江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和《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侦察兵》《渡江侦察记》等宣传革命与斗争的红色影片。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新编戏剧《焦裕禄》《前进路上》《借谷种》和逐步解禁的《小二黑结婚》《朝阳沟》等一批剧目陆续上演,桐树王大队重新掀起试演新剧目的热潮。此期,桐树王大队和桐树王学校联合组建了新的戏班,重新购置了乐器,有大鼓、锣、梆、边鼓、镲、板胡、二胡、三弦、小提琴、琵琶、横笛、唢呐、笙等,还有秧歌队使用的大、中、小鼓和腰鼓等乐器。经过演职人员辛苦排练,每到秋末冬初农闲时节,就会在桐树王学校斜对面的一片洼地上搭起戏台,常在晚上和逢年过节时开展演出活动。
经过多年“戏荒”,桐树王村及附近村子的群众对喜闻乐见的戏剧表演充满了期待,还没有开演,远近各村的村民都会拥挤在台下等待观看新戏,整个戏场子人山人海,戏唱到热闹处更是人如潮涌,负责治安的民兵只好登上戏台,挥舞着长长的竹竿维持秩序。
桐树王戏班排演的新戏不仅在本村演出,还经常到外村友情出演,很受欢迎。
此时桐树王村戏班的主要成员有王金龙、陈保平、孟国平、孙满池、刘爱梅、燕长发、燕中选、燕长松、耿普军、耿俊岭、耿克勤、孟燕华、李进元、燕凤枝、李进玉、孙新春、孟遂旺、孟俊峰、王巧莲、关丽娜、耿小美等。
20世纪80年代,文艺市场放开,各种文艺形式均得到恢复和极大发展,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越来越普及,人们越来越喜欢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
燕沟村村民燕峰,经过刻苦训练,站到了河南电视台的演播舞台上,最終成为专业的文艺人才。曾是部队文艺工作者的孙新春和当过民办教师的文艺爱好者孟俊峰等,酷爱音乐,经常参加各类演出,在村里影响极大。由于桐树王村文艺演出活动成绩突出,孙新春被抽调到须水乡文化站,专门管理全乡的文艺宣传工作。
这个时期,部分村民组购置了简单的乐器,组织一些妇女开展演出活动,但是,由于缺乏指导,一般只能到庙会上或者在春节和其他节日时扭几圈秧歌,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1997年,耿庄村成立文艺队,组织村民进行节目排练,主要成员有刘梅枝、耿国钦、申秀荣等。她们先用破桶旧盆练习鼓乐,后来自费购置大鼓等乐器。
20世纪90年代以后,桐树王村文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演出活动频繁,各村民组都组织起自己的文艺队伍,耍狮子、跑旱船、扭秧歌,参加过须水镇多届民间文艺会演,迎七一、庆香港回归大型民间文艺会演和须水镇(须水街道)文化艺术节等活动。2012年2月6日(农历正月十五),在须水街道首届文化艺术节上,桐树王村的街舞表演透出浓厚的现代文化气息,得到出席文化节开幕式的领导和观众的赞扬。
在孙新春、孟遂旺等倡导下,孟发松赞助1万元为文艺团队购买了音响、录音机及音乐器材。戏迷们自己购买服装道具。他们白天生产、晚上排练,每年春节、元宵节前后,都会搭起戏台连演7天,演出剧目有《拷红》《白蛇传》《秦雪梅》等传统戏剧。他们还邀请址刘、白寨等邻村的戏迷同台演唱,大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