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 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17-12-27刘长旭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新时代大数据

刘长旭

摘 要: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审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并借助大数据的帮助,全面提升高校治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新使命;内涵式发展;大数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党和国家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新时代新矛盾新征程,高等教育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以内涵式发展为基本路径,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性支撑为根本任务。

从服务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一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更好的基础支撑。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并由此引发了高等教育公平、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就业、高校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1]。2015年10月开始,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以“双一流”建设为鲜明特征、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的新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新使命。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等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先进科技和新思想新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施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贡献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是保证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的坚强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做到齐头并进、有效领导。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面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与新使命,高校党的建设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尤其是要对照今年上半年中央对央管高校党委进行专项巡视的反馈意见,针对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整改,切实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履行好高等教育“四个服务”使命,以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落细、落小。

三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理论是对时代任务和问题的解答,是为指导实践服务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改革发展之所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关键就在于有了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引。在新时代,要继续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必须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因此,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做到统一共识、凝心聚力,共同推动伟大梦想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充分發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汇聚专家力量,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积极推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研究,不断强化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

四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未来大任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实现十九大规划的2035年、2050年建设目标,所依赖的主力军就是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要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于办学治校全过程,立足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全面规划好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就能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家国情怀、天下意识、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服务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非旁观者和反对派。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出发,丰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容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之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与落实,是与中国从区域国家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意识和担当精神。无论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阐释,还是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的实践推进,还是加强各国教育文化合作、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高校都责无旁贷。

一是进行制度创新,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快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教育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2]。这些成绩,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就要讲好中国高等教育克服底子薄、人口多等困难获得飞速发展的故事。同时,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经验做法进行凝练,形成办学治校的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和现代大学制度,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endprint

二是进行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从文化互通到民心相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贸易流通是前提,文化互通是关键,民心相通是核心。无论是促进不同国家的文化互通,还是促进不同民族的民心相通,高校都有着独特优势。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时指出,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将促进全人类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3]。当前,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根据新时代新使命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布局,尤其是切实推进高水平智库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研制,发挥决策参谋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将中国的办学理念、教育方法传播开来;积极承担开办孔子学院的任务,参与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年活动,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大力开展国际项目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加大学生互换力度,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促进民心相通。

借助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帮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既要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空间角度,来分析高等教育肩负的新使命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内容;又要从时代发展的时间角度,来关注未来教育。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从无到有到日渐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民的学习、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含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将推动教育主要业务的全面数字化,所有数据可以随业务流程无缝流转[4]。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探索利用好大数据这一技术支撑手段,来提升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质量。

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水平。大数据时代,教育决策更多地依赖大数据的集成分析。较之经验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基于大数据分析带来的决策更科学、管理更有效。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学校功能定位有更加客观准确的判断,做到办学特色的科学聚焦。借助大数据,可以实现对学校各种办学资源的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借助大数据,甚至可以做到及時分析新媒体背景下的学生思政工作实效性。总之,借助大数据,以有效地完善学校现代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推进学科交叉,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积极完成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推动学科交叉,促进学术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通过大数据,及时调整招生名额在专业之间分配,实现“精准供给”。通过大数据,及时对学科专业就业情况进行评估,健全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教材,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科学化评价。

三是利用大数据,实现内涵式发展与虚拟外延式发展的并重。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办学内涵式发展的不足;结合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把握好现代教育开放共享的发展趋势,利用虚拟技术,解决实验室不足、优质师资与优质课堂不足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钟秉林.转变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N].光明日报,2016-02-25(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J].求是,2017(16):47-49.

[3]周作宇,马佳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N].中国教育报,2017-11-09(6).

[4]余胜泉.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17(8):8-1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涵式发展新时代大数据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