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将大学生廉洁教育与红色经典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探讨

2017-12-27程悫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程悫

摘要:十八大以来,国家高举反腐倡廉旗帜,国家正以全新的面貌进行整顿。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其中的精英代表可谓是这项事业中的中坚力量,这就把对大学生的思想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当下的大学生奢靡之风、不正之风和攀比之风却呈愈演愈烈之势,而高校的廉洁教育仍以理论教育为主,缺乏具体生动的案例,本文将从过去的红色案例出发, 结合当今的校园廉洁课程,做出生动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经典红色文化;建议与对策

一、 时代背景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庄重地指出:“要坚持强化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党的廉洁教育与建设研究。”随后,纪委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阵反腐旋风,无数的党政领导高官落马,民众百姓无不拍手称赞。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应该一直都走在全社会的前头,作为引领指导的作用,而高校的廉洁教育中大多以理论和书本教育为主,缺乏具体的案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向全党发出号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而其中最本质的初心就是发扬优良前辈的红色光荣传统。

其中,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在反腐败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一项全新内容和要求,大学生群体尚未踏入社会,思想上相当纯洁,但也因此意志力动摇,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和风气的侵蚀,这些风气和影响以病毒式的模式扩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滋生出攀比、奢靡、浪费、行贿等风气,严重污染校园环境,影响校园生态。

二、 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相关研究

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普遍提到有关廉洁教育的历史、政治、宗教、现状及有关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有些教授认为:“廉洁教育”是一种特有的心理机制,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变得更加廉洁的特殊活动。有些则指社会共同体或者执政集团指派或者委托专人制造特定的“教育影响”,将大学生自然而然地教育成廉洁的一分子。夏秀芹等人则认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就是用廉洁的思维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力,培养大学生诚实、公正、廉洁的品格;候正发等人认为,大学生廉政教育是对教育者有目的、有影响、有步骤地对学生施加教育的行为,与此同时提高大学生拒腐防变的能力和品质,形成爱岗敬业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最终的目的则是教育全体社会公民。

而诸如以上的文献综述大多都集中在理论层面,离现实的大学生廉洁思想都较为脱离,纯粹的理论研究本身较为晦涩难懂,更何况大学生阶段本身就比较单纯,这些专家教授的理论已经超越了一般大学生的理解能力范畴,故分析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正廉洁之风,再举出经典的红色廉洁案例,便可对症下药,让学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三、 当代大学生的不良之风

1. 攀比之风

学校里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济状况和条件,条件好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校园内有着比较优厚的生活,而大部分学生的经济状况都比较一般。校园如同一个小社会,随着男女同学们谈恋爱、逛街等物质性的支出越来越多;条件好的学生喜欢在条件差的学生面前显摆,而条件差的学生受到其影响,便会产生自卑、嫉妒、浮躁等情绪,这样攀比之风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2. 奢靡之风

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富裕的学生之间存在着铺张浪费等一系列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很多学生家庭条件较为富裕,对平时的一米一面都“不屑一顾”,宿舍里的“垃圾粮食”随处可见。有些女同学一天都要换多套“行头”,出入则有多辆豪车接送……这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大学教育纯洁育人、立己达人的教育准则。

3. 行贿之风

大学生党员是全体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党的大部分优秀分子都是在大学时期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可以说大学生党员踏上工作岗位后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领导人员,故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良莠直接决定着未来党员队伍的好坏。但是现如今大学里,学生入党“走后门”,“托关系”,请相关负责人吃饭、送礼等行为仍然屡禁不止,这些不良的风气严重影响和污化了校园的环境。

四、 相关的红色经典案例及反思

1. 倔强的小红军

深秋的一天,陈赓同志行走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常常忍饥挨饿,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小红军”,陈赓先是让这个小鬼上马,没想到这个小鬼淡淡地一笑,说道:“我不用骑,还是你先上马骑吧。”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道:“不行,你上去。”小鬼立刻做出一个奔跑的姿势,并向前快跑了几步,陈赓逐渐被这个小鬼说服了。这时陈赓从袋子里掏出了一小块青稞面,并递给那个小红军,没想到小红军一口回绝道:“你看我的袋子,比你的鼓多了。”陈赓定眼一看,果然鼓鼓囊囊的,便上马向前跑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陈赓同志这种关爱下属,乐于助人的精神是我们同学所要虚心接受和学习的,及时地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是很多同学需要去学习和领悟的。而小红军在苦难中仍然坚持乐观的精神,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依然为他人着想,不吃他人的一口粮食,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是多么值得同学们学习啊。

2. 一根黄瓜

1947年,彭德怀、习仲勋领导的只有区区两万人的西北野战兵团与胡宗南率领的全式美械装备25万大军经过三次交手,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把胡宗南打得缩为一团。

为寻找新的战机,彭德怀与习仲勋商议后,决定北上三边。时值六月,酷日当空,部队行进在漫漫无边的沙漠里,由于水源奇缺,干渴难耐,很多战士都因干渴而晕倒。年近五十的彭德怀每天不仅和战士一起徒步行军,而且经常把分给自己的那壶水,拿去救助晕倒的战士。警卫员望着彭德怀那裂开血口的嘴唇,有些不乐意,彭德怀耐心地教导警卫员:在这种时候,一口水就是一条命,我能见死不救吗?

这天,部队终于走出了沙漠,晚上吃饭时,彭德怀意外地发现桌上摆着几根水灵灵的黄瓜,他没有多想,拿起一根就咬了一口,但刚刚吃了一口,他就停下了。他让人把管理员叫来,问黄瓜是从哪来的?管理员答,是在集市上买的。彭德怀又问:战士们都有吗?管理员犹豫了一下,没敢说话。彭德怀的脸立刻沉下来,将没有吃完的半截黄瓜扔在桌上,起身向外走去,后来彭德怀在会上坦诚地说:“这些日子,部队过沙漠确实很艰苦,累热不说,主要是缺水,有的部队甚至渴死了人,可是在这种时候,我彭德怀居然吃上了黄瓜。在这里,我首先向大家作一个深刻的自我检讨,我彭德怀犯了严重的官僚主义错误!”

彭德怀以身作则,为了一根黄瓜作检讨体现出了老一辈革命家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的精神。反观当今的大部分大学生,自私之风盛行,同学间为了一点小利而互相争斗,为了一些班委干部的职务评选而互相斗气,正是这种自私自利的作风的日益养成,才使得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从而导致自身廉洁水准越来越低,与最初的高校廉洁之风日益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廉洁工程的建设。

五、 结语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廉洁,本身就是高校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我国的廉洁教育尚且处在开始、探索的阶段。本文主要从高校廉洁教育的时代背景、相关研究、不正之风等进行论述,最后引申出红色经典教育的案例才是最为现实和有效的方法。但要想使廉洁之风能够真正地沁入大学生的内心,做到内化于心,外现于行,还需要广大的高校思政教育者进行不懈的努力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2]武建军,聂国东.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J].教育探索,2015,(4):103-105.

[3]廉政家书[M].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4]張增田,孙士旺.廉洁的内涵与廉洁教育的策略[J].中国德育,2008,(4):33-3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频声.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