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017-12-27蔡虹梁园园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蔡虹+梁园园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开展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研究,这既回应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变革向广度和深度推进的要求,也是构建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体系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问题及成因分析

由于新疆高职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往往和多元文化、浓厚的宗教信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职业院校自身体系发育尚不健全、生源素质偏低等错综交织,再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国外敌对势力的觊觎,增加了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使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面临着极大考验。因此,通过对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分析成因并指出问题所在,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理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发现问题,提高认识,探究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 对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现状的问题分析

经调查数据分析,笔者归纳总结了目前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尝试进行深入剖析。

(一) 部分校领导和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通过调查、访谈的数据分析得知,大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意义有正确的认识,能意识到民族团结是立国之本,对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非常有必要。但也有一部分还是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具体分析如下:

1. 不必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认为不必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观点,一是认为学校没有必要过于强调民族团结教育。二是社会大环境和家庭教育如果跟不上,学校教育就显得很无力,即使学校再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教育效果也不能保证。笔者认为,学习民族知识、体验不同民族文化、懂得各民族间应和谐相处,这只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要求,而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工作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使各民族学生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各民族学生自觉的民族团结意识,这是关系到新疆长治久安和跨越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2.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会增加学校的负担

个别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将会对学校造成一定的负担。具体观点:一是认为需要学校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给学校加大投入负担。二是认为职业院校应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专门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会挤占课时,影响专业课的教学进度。三是认为高职学生课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强化技能训练,此类活动开展太多会增加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个别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性质认识不足。目前以“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已成为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民族团结教育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宽容、尊重和与人为善等优良品质,更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而这些都能有效促进高职高专学生实现“高素质和强技能”的双向培养目标。

(二) 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缺乏引导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新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存在以下不足。

1. 学生的民族知识有限

由调查和访谈的分析可知,新疆高职学生掌握的民族知识比较有限,在新疆由于对各民族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方面的差异及党的民族政策了解不够,学校里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矛盾的状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各民族的民族概况、文化历史、生活风俗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加强了解和学习,才能有助于形成积极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2. 部分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存在问题

在问卷调查中,有30.60%的学生不愿意和不同民族的同学同住一间宿舍,有15.90%的学生不愿意和不同民族的同学结为好朋友。而目前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不同民族学生同宿的现象。不同民族学生同宿,有利于构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和睦相处的人际交往关系。但也可能会由于文化传统、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发生摩擦。

(三) 民族团结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缺乏針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故目前新疆高职高专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论其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1. 部分教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能力有限

调查中,在民族常识的问卷试题回答上,教师的正确率要优于学生。但是对一些涉及民族风俗、文化的问题,如对于哈萨克族、蒙古族禁忌一题,教师的回答也是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在问到“您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了解吗?”回答了解的教师只占7.40%,有 32.60%的教师回答了解一点,而60%的教师表示根本不知道。关于对党的民族政策理论了解情况,根据调查统计得知,50.80%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选择对党的民族政策了解,21.10%选择了解一些,选择其他选项的人数比例占到了 29.1%。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敏感性,做好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教师是关键,但目前也是瓶颈。在访谈过程中,一些教师也坦言由于囿于自身理论政策水平,难于把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造成对学生指导不力,教育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2. 民族团结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不理想

访谈中,很多教师表示所教科目的教材中很少涉及民族知识,学校有要求时会讲一讲,但不系统,因为又不是考试内容,就简单讲讲。也有教师表示,因为专业课的课时安排得很紧张,再加上自己又不是思政老师,怕讲错,所以也不敢讲。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也有个别教师能充分利用有关知识、找到切入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相应民族团结教育。比如,访谈中的一位音乐教师,就会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讲一些和各民族传统文化、音乐有关的常识,并能借助音视频和教学课件来激发学生兴趣。

3.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较单一

调查中,笔者发现多数高职高专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意愿并不强,只有40.50%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感兴趣,那么如何调动其余 59.50%的学生的兴趣是当前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者们需要去思考的。目前,主题班(团)会、宣讲报告会、主题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和结对子活动这五种形式,是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采用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形式,通过访谈笔者了解,有近一半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得不好,不丰富,缺乏吸引力。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学生表示,对参加民族团结教育讲座这类活动,并不喜欢,也没有兴趣参加。在访谈中,笔者发现,高职高专学生更喜欢生动实效的活动形式。纵观目前新疆许多高职高专学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还是会过多地强调民族团结教育的政治意义和紧迫性,而较少关注和满足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感兴趣的方式,可见我们的民族团结实践工作正脱离着学生的现实需求,从而导致了民族团结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导致教育实效不尽理想。

二、 对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问题的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得知,目前新疆高职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得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调查中,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本地区民族间团结和睦,不需要刻意强调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还有的老师告诉笔者,因为身边的各民族师生关系一直较好,又没有出过什么事儿,所以从未想过如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这一问题。有位蒙古族老师告诉我:“我深爱我的民族,我只是客观地评价我的民族。我们这儿的人都相处得非常好。真的,你要相信我。冲突只是很少很少的情况,只是个别现象。”看来,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使得很多师生认为没必要专门开设课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调查中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本班级没有少数民族学生,不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预防性教育,而不是遇到问题才“亡羊补牢”,因此强化师生民族团结意识意义重大。

(二) 学校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重视

在问卷调查中,只有25.12%的教师选择学校对所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行了检查,30.50%的教师选择学校对所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检查,44.10%的教师选择不知道。而访谈中,也呈现出一些学校领导政治敏感度不够,民族事情无小事的观念没有深入其心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校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视不够。由于学校领导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思想上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致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这些院校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十分突出。在笔者调查的学校中,甚至有一部分班级根本就没有开展相关活动,而对此学校也没有相应的检查督导措施。

(三) 教材建设中对民族知识与民族文化涉及太少

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差异,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也有较大不同,当前新疆高职院校进行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课堂教学所用教材有一些是沿用普通高校教材,这些教材内容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相对深奥、抽象、理论性太强,对高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族文化、民风民俗方面介紹不多;且教材从社区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去拓展素材来源,提炼教材内容,做到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心理需要方面不够,导致高职生无法把握和领会。再加上由于我国的课程长期高度集中和统一,教材大都是全国统一编写的,即便是在当前的教材中也涉及各个民族文化、生产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知识,但不系统,较零散,而且大多是以汉族人为中心的叙述,多从汉族人的视角以主流话语来描述少数民族。

综上,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努力开发调动多种教育资源,落实过程,讲究方法。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对策。

参考文献:

[1](英)德兰逖,张茂元(译).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澳)霍尔顿.倪峰(译).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陈永龄.民族同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48.

[4]颉欢.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1.

[5]谭玉林,青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特点与模式[N].中央民族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