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和核酸》教学案例
2017-12-27徐宝刚
徐宝刚
摘要:作为教师,平时要做大量积累,特别是与教学或学科相关的素材,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一些方法能够更好地表达所要讲解的内容,如:实物展示,借助网络,创设情境等,这使学生能更全面的认识了解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物展示;网络资源;实验;探究
在讲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三节这一课前,我留预习作业,A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蛋白质的性质已经学过了,怎么又学呀?”“是学过,但是这一次学习跟上一次不同。”“怎么不同?”“上完课你就知道了。”
学生在初中就初步了解了蛋白质:高一时在化学必修2中,学生又从物质的角度入手学习了蛋白质的性质;高二上半年,在化学选修1中,学生从化学与生活的角度,再一次对蛋白质的性质进行了认识;选修5的“蛋白质的性质”属于第四次出现,虽然,这一次目的是为强化蛋白质的多官能团,但是从知识本体的角度讲,差别不大。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必修2或选修1中对蛋白质的性质就已经进行全面讲授,所以对选修5的这一节课,一带而过或上成复习性质的课,学生兴趣索然。
这一节课,如何上得精彩?我陷入沉思中,到底要让学生感觉到怎样的不同呢?
按照习惯,备课时,我都会问自己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我感觉,虽然知识本体没变,但是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动手能力,与初三或是高一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提高——我有了主意。
上课开始:我首先展示两枚鸡蛋,说:这两枚鸡蛋有一真有一假?
然后,我点开一个网页:“母鸡也要下岗啦——专家解密假鸡蛋。”
假鸡蛋?难道还有人抢母鸡的饭碗吗?——学生饶有兴趣的看下去:“人造鸡蛋——是用其他原料人工合成的鸡蛋。其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外加有少量石膏。蛋清的成分主要是树脂、淀粉、凝固剂、色素等化学物质,蛋黄由色素和树脂制成。”
接着,我抛出第一个问题:
根据网络上的介绍,以及你的经验,假如生活中出现假鸡蛋我们如何鉴别?
由于问题来自生活,学生讨论热烈。
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了利用触摸、晃动、敲击、闻味、溶解性等生活方法进行鉴别,结合学生的描述,我又展示了网上的一些鉴别方法。
我总结道:我们知道了很多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利用生活经验,或是生活常识来鉴别的,在化学课堂上,我们需要用更科学的更严谨的化学方法来检验。
我适时地抛出第二个问题:如何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鉴别真假鸡蛋?
我事先用树脂、淀粉、凝固剂等,配制了假的鸡蛋白溶液,和真的鸡蛋白溶液一起摆在每组同学的实验台上,并提供了必要的化学药品和仪器,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进行探究。
正像我预期的一样,学生对实验探究兴致很高,操作也很规范,对浓硝酸浓硫酸这样的腐蚀品,也能做到小心安全地使用,最后每组同学都成功鉴别出了真假蛋白。
学生采用了加热、加硫酸铵、加氯化钠、加醋酸铅、加硫酸铜、加氢氧化钠、加浓硝酸等若干种方法。
最后,我引导学生从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原理等几方面进行描述、与总结。
在这一环节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自主得出了蛋白质的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化学性质,并对实验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反思。
至此,教师完成了蛋白质的性质的教学,而这一切都是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达成的。
在教学评价环节,我坦言是A同学的问题才引发我设计这节课的,并让A谈谈,本节课与以前讲蛋白质有什么不同,下面是A同学的原话:“原来,是老师讲我们听,这一次是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比较有兴趣,记得牢,还有就是感觉学化学真有用。”
案例评析
本节课采用了情景教学的方法,以实验为载体,学生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提升思维的教学目标。
1. 实物展示:展示生活中的實物——真假鸡蛋,实物由于与学生距离最近,所以最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在观察对比中产生研究兴趣,无形中缩短了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距离。
2. 借助网络资源: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把网络资源引入课堂,可以对知识追本溯源,既吸引学生注意,又能使课堂生动活泼。
3. 创设情境:用生活经验与化学实验两种手段进行真假鸡蛋的鉴别,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学化学有用,有意思,彰显了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
4. 实验探究:化学是实验学科,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可以培养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会了化学实验在在物质鉴别方面的应用。
5.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本节课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形成了对蛋白质的性质的全面认识。
案例启示
作为教师,平时要积累大量的与教学或学科相关的素材,本节课所用的人造鸡蛋,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食品检疫部门的同学送给我的,没想到,这个“永不变质”的鸡蛋在教学中充当了道具。
在备课时,除了备教材,备教法外,还要备学生,虽然知识内容一样,但是受众不一样,本节课用到了浓硝酸、浓硫酸等危险品,而且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如果对于高一学生,讲同样的内容,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就会困难很多。
在备课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灵感与智慧的火花,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彩、更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