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电影《钢琴课》的女权主义解读
2017-12-27卢杨夏蒙
卢杨+夏蒙
摘要:电影《钢琴课》由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指导,讲述了语言表达障碍的妻子背叛不理解自己的丈夫,与邻居通过一架钢琴结缘并最终相爱的故事。该片荣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影片中运用大量背景音乐和特写镜头向观众展示了哑女艾达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不少专业的影评人认为,电影《钢琴课》能获得无数赞誉,一方面原因是导演简·坎皮恩自身的女性身份及其对女权主义的深入解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简·坎皮恩在电影叙事的设计中充分运用了轰动意识的策略,进而让简·坎皮恩自身的价值观、素质立场等方面完整地展现在这部电影中。本文将电影《钢琴课》的女权主义解读作为重点,深入分析了电影女主角艾达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新西兰电影;《钢琴课》;女权主义;解读
新西兰电影《钢琴课》由导演简·坎皮恩全程操刀,它的成功和女性导演的存在密不可分。简·坎皮恩运用女性导演的这一层身份,充分站在女权主义的角度上来向人们展示影片女主角的情感世界,成功塑造了一个独立反抗、冲破桎梏的女性形象。而主人公是哑女,在无法使用大量对白的前提下,她运用背景音乐的渲染和特写镜头来展现顽强哑女的内心。因此,导演对电影中女权意识的文化体现作出的巨大贡献使得该片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引得无数赞誉。
一、 女权主义简述
女权主义的出现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也就是那个时候,女性意识逐渐被唤醒。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世界上出现了第二次的女权主义运动,因此男权、父权制的固有地位逐渐有所撼动,同时男女对立、性解放等一系列问题慢慢暴露出来。
在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所导演的电影《钢琴课》中,女性不再是被塑造成以往仅被当成观看、欣赏对象的形象,而是自身就怀有坚定信念,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甚至不为男权所束缚和管制的新形象。当面对两个人生价值观念始终不一致的男性,女主角艾达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她坚定的意念,她不为其他势力如男权所控制。影片中丈夫斯图加特异想天开地要走入艾达的内心,却始终缺少机遇,当丈夫意识到要好好爱护艾达的时候,艾达却爱上了性格有点粗犷的贝恩斯。《钢琴课》似乎也涉及了粗俗和文明兩者间的联系,这时简·坎皮恩让“钢琴”作为一种意象,代表着两人的交流方式,进而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寻找幸福的凄美爱情故事。
由于女主角和她丈夫各自看重的层次存在差异,同时他们所拥有的女性价值观念也不一致,所以艾达被贝恩斯所深深吸引。艾达的丈夫是西方典型的功利型人格,但贝恩斯却不是。影片中当贝恩斯首次带艾达来海边弹琴的时候,就深深地陷入了对艾达的激烈情感中,而在后续的教琴中,贝恩斯也将艾达当成女性美丽、动人的化身来看待和欣赏。因此,贝恩斯对艾达的爱是十分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女主角艾达则是在丈夫因为两人的不正常关系将其软禁之后,才开始发觉已经爱上了贝恩斯这个粗犷的男人。
二、 《钢琴课》影片中呈现的女权主义及其音乐
在《钢琴课》这一影片中,简·坎皮恩不但让部分单纯的“女性故事”变为观众关注的重点,同时她也让“女性”变为影片的实际主人公,其中女主人公艾达的反抗是整部电影中的核心。影片展现了十九世纪美国普通大众女性的生活,哑女艾达在父权的压迫下远嫁新西兰。丈夫名叫斯图加特,他对艾达的失语完全不在乎,因为其担心在这段婚姻中自身的地位和话语权有所降低。因此,艾达的境遇是可悲的,如果女主人公一直不掌握主动权的话,就将沦为男权的牺牲品,那么电影本身也就沦为一般的文化价值。而简·坎皮恩导演恰好将女性作为主要题材来向观众展示对“女权主义”的解读。在《钢琴课》中,无论是父亲、丈夫还是贝恩斯都只是女主人公的陪衬,电影的重心一直放在艾达身上。霍利·亨特是艾达的扮演者,虽然她在影片中基本没有台词,但依然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角色的全方位诠释,将一个真实的艾达展现在观众面前。在《钢琴课》这部影片中,霍利·亨特同时还将人们寻找、追求幸福的本能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完美地展示出来,所以霍利斩获了奥斯卡影后的封号。
《钢琴课》中,艾达前往新西兰的时候满心憧憬,然而斯图加特对功利的看重等方面使她感到无比的孤单。所以,艾达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钢琴上,影片里所展现的天使翅膀为以往影片对女性角色的主要塑造,展现了艾达逐渐主动的心路历程。随着因钢琴课而建立的关系日益密切,女主角艾达的情感也被教琴人贝恩斯激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敢。
《钢琴课》影片中的音乐也是一大看点。当中的音乐不像话语那样繁琐,有确切的表达意义,相反它是自由的、不受国界限制的。由于女主人公艾达丧失了语言表达,音乐也就成为影片表现女主角情感变化、内心活动的一大桥梁。电影的配乐为一位高龄专业音乐家所创作的,听起来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看破了凡尘俗世,领悟了人生真谛。配乐的名字为《心灵渴望欢乐》,这正好和《钢琴课》这部影片所要展示的内涵是相符的,也就是“心需要爱的呵护”。同时女主角艾达勇敢追寻爱情的历程也成为一场感人至深的故事,向观众很好地诠释了“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
三、 结束语
在电影《钢琴课》上映之前,也有不少以女权为主题的电影,但在其中男性的地位和位置是较为尴尬的,同时男性也被设定为丑陋、恶人的各类负面形象,这样一来社会所呼吁的“男女平等”就失去了意义。然而在简·坎皮恩所导演的《钢琴课》中,她主要站在女性的层面给予女性无限的关怀,她始终用宽容、温情的情感态度关注个人的成长,她所倡导的女权主义照亮了自身的一片天地,同时也照亮了社会的方向,为电影艺术作出文化价值导向的巨大贡献,所以《钢琴课》才能被世人关注并称赞不绝。
参考文献:
[1]鲍静旗.从秋芸到艾达——中外女性主义电影中的经典女性形象比较[J].创作与评论,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