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影视剪辑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7-12-27魏晓莉
《广播电视编辑基础》作为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对理论和实践要求较高、綜合性较强的课程。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教学现状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该课程开课时间的安排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该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与实验,这种设置符合该课程的特点。但在开课时间上,有些高校将其与摄像类课程放在同一学期进行,有些高校将其放在摄像课程之后的下一学期。各种设置的方式都有一定的依据。若根据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似乎摄像类课程放在剪辑类课程之前,是无可厚非的。但若深入探究剪辑的理论,人们则会发现剪辑理论必须放在摄像之前,因为如果摄像师不懂剪辑的理论,没有剪辑的思维,其摄像工作必然是盲目的、没有头绪的,其实验与实践也必将流于形式,仅停留在机器操作的纯技巧层面。剪辑理论课程的开课时间安排,必将影响剪辑与摄像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因此,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安排上,必须结合课程的内容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开课时间。
(二)授课对象的媒体接触现状与教材案例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入校的学生大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接触最多的媒体则是互联网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素材接触有限。然而,目前大部分剪辑理论教材中涉及的案例,多为20世纪的经典影视剧,对于这些素材,学生接触较少,在课堂上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观摩,否则无法真正明白这些案例。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案例的选择要做到经典并与当下相结合,既要有经典电影中的剪辑片段,又要求与时俱进,选取近年来学生熟悉的优秀影片。
(三)教学和考核模式受到传统教学方案和考核方式的限制
剪辑课程是一门强调动手操作与综合实践的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同时要兼顾其他课程的学习安排,大部分学校采取和其他课程一样的封闭式教学,将该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实践课也大多是在实验室内进行。为了标准化教学,在实验课上,学生也按要求完成教师指定的实验项目,无法兼顾个体特点及自主性,因而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剪辑课程强调多人的配合与过程的重要性,因此,该课程最合适的考核方式是分段、分步进行考查。但这种方式操作起来耗时、费力,计算复杂,工作量大,在实际的考查中基本无法操作。因而,最终的考查大多和其他课程一样,采用一部作品一锤定音的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并未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反而给很多学生找到了投机取巧的机会。
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提升师资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业界培训
目前,大部分高校剪辑类课程的专业教师相对匮乏,大部分教师是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这部分教师有积极的工作热情,但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有限。因此,提升师资水平,是改善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一方面,要增加专任教师的数量,这样能减轻教师的负担,方便教师小班化教学,特别是在实验环节,也可以请有丰富经验的实验员教师,参与学生课后的实验操作指导,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专任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可以让学生课后的学习得到一定的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相关的各类培训,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最新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与业界的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同时,鼓励教师到当地的媒体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从而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投身教学工作。
(二)根据各校人才培养方案,灵活安排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
可将剧本创作、电视摄像、影视剪辑这些相关课程设置为一个大的课程群组,开设在同一个学期,将这几门相关课程并列进行,或者依次在同一个学期内完成授课。同时,三门课程可以在学期末给学生一个专周的时间,去完成实践作品,这样就打破原来的课堂内实验课的局限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综合实践能力。
课程群组的设置,有利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在完成一部作品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编剧、摄像、剪辑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考评,既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不足,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由不同的教师对各自负责的教学环节进行评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课程考核的过渡重复,造成学生疲于应付。
(三)建立实时更新的案例库,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除经典的中外电影案例库外,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及时充电,通过外出学习研讨、进修等多种渠道,结合当下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收集经典的各类节目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提升课堂案例教学的效果。同时,课程组教师可以群策群力,建立课程组案例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后学习观摩的素材。另外,可以建立课程组微信群,方便学生之间及时交流最新的影视资讯,方便师生利用新媒体沟通和交流,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
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首先需要精心挑选案例素材,然后,需要教师利用专业所长,将有针对性的案例片断利用剪辑软件从全片中精确地剪辑出来,从而方便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除了展示案例之外,教师应根据学生观影后的具体反应,灵活对案例进行逐帧解析,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思索相应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参与讨论。最后,教师通过案例重放,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再次强调,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如果课堂时间有限,也可以采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摩案例库里的相关影片,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其主要采用课程微信群讨论的形式来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四)突出能力培养,将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剪辑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式,特别是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构建个性化、多元化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块。由于该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所以高校一定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可以全面开放实验室,晚上和周末可安排专人值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操作练习,并由专人对其进行指导,通过反复的上机操作练习,达到熟练操作相关软件的目的。高校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节假日多为学生创造外出实践的机会,如到电视台观摩、到传媒公司学习实践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在具体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分为不同的小组,按小组完成每个模块的任务。完成任务后,学生相互观摩评价,互相学习,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每个模块给每个小组进行评分,并将这一分数计入平时成绩。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学习主动性,也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影视大赛,或在当地为学生搭建各类交流比赛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对外交流的机会,全面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受众观影水平的不断提升,影视剪辑的技巧也不断拓展和延伸,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创新、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社会适应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简介:魏晓莉(1980-),女,湖北襄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影视艺术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