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梦想 滋养心灵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传梦公益基金"项目纪实
2017-12-27
· 本刊记者 王 堃
传递梦想 滋养心灵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传梦公益基金"项目纪实
· 本刊记者 王 堃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通过心灵,抵达心灵的工作,是以人格影响人格,以心心相印的方式滋养孩子们的心灵的工作。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传递孩子的梦想,滋养孩子的心灵,他们就是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传梦公益基金”。
给孩子一个七彩梦想
2014年9月22日,艺人演员孔维创立了“传梦公益基金”,并亲自担任“传梦公益基金”的执行主任和形象大使。孔维从大学起就做公益志愿者,至今已有 20多年了。她是贵州人,对家乡充满感情。发起成立“传梦公益基金”时,她想着要为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做些事。
“最初我们也是打算采取传统的公益模式,到贵州山区捐钱捐物,一对一帮助留守孩子。”孔维和“传梦公益基金”一行人来到贵州黔西南规模小学时,却被校长拒绝了。这位大山里的小学校长说:“学校不能接受财物,而且现在的孩子不缺钱,孩子缺的是老师,我们也不希望养成孩子不劳而获、伸手即得的习惯。”校长的一番话让孔维很受触动。
一对一帮扶的念头打消了,鉴于当地学校的条件,他们给学校捐了72台电脑。可是一年之后,再去回访时,他们发现因为没有专门的计算机老师,电脑没有使用。“电脑堆放着,连包装都没有拆封。”孔维说。经过对多所山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调研,发现当今中国贫困山区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缺老师,“最缺的是站到讲台的那个人”,尤其缺音乐、体育、美术的专业老师。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缪瑞兰跑了很多边远农村,她看到目前贫困山区的校舍等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茅草屋式、走风漏雨的教室很少看到了,即使在最贫困的地方,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然而乡村教育却面临着教师下不去、留不下、教不好的问题。”由此,以聚集社会的师资资源助力山区教育的“资教工程”应运而生。
“资教工程”是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传梦公益基金”在边远农村贫困地区推行的精准教育扶贫公益项目,旨在从根源上改变贫困农村学校教育面貌。该项目通过为学校配备专业教师(体育、音乐、美术、英语、机算机),给孩子一个七彩的学习课堂,使学生有机会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均等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
与传统志愿者支教项目不同,“资教工程”的教师招聘以当地应届及往届的师范专业毕业生为主体,签署6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在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的同时,也为资教的老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同时,设立“资教奖金”制度,勉励那些成绩斐然、突出贡献的爱心教师。
“资教工程”遴选学校的基本标准概述为“1234”,即1个缺乏:学校缺少音、体、美、英、计算机岗位教师;2个规模:乡村完小、教学点;3个地区:贫困、边陲、少数民族地区;4个具备:学校具备数量充足的教室,服务区域具备充足生源,校长具备对资教工程管理的认同,地方政府具备对资教工程的支持。
截止2016年,“资教工程”已在贵州、云南两省试点的12所学校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项目运转稳定,教师主动流失率为零,学生定量定性评价指标大幅提升。
2015年12月1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5资教工程:精准教育扶贫创新模式研讨会”,邀请了各方面的领导、专家和新闻单位,共同为资教工程的设计、实施、发展出谋划策。
孔维(后排中)和资教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
此次会议为资教工程赢得了更广泛的共识和肯定,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在会上评价说:“‘资教工程’从补充、增加师资资源入手,注重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抓住了当前教育扶贫的核心问题,值得肯定。‘资教工程’提出改变孩子才能改变未来,把改变家乡当作人生理想,走出了新时期教育扶贫的创新之路。”
资教小学的孩子在上英语课
孩子们学习架子鼓
2016年度,“传梦公益基金”募资总额636万元,支出266万元。“资教工程”项目共开设音乐、体育、美术、英语、计算机、学前教育课程15060节,教师培训158人次;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开展2320次,参加学生61821人次;留守儿童陪护656次,累计时长3679小时,参加教师4889人次;校内外文体活动开展25次,参加人数2700人。聘请46名资教教师,累计受益学生3775人。项目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银奖和“幸福中国”2016年度优秀公益项目奖。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说:“我们派音体美教师去,不仅是让学校有了歌声,有了欢笑,让孩子们有了发展。更重要的是,一时不能胜任语文、数学的孩子,可以在音体美方面展露他的才华,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才能,让他们形成自尊、自信的人格,为他们未来成功、阳光的人生奠基。”
退伍士兵不褪色
龙涛出生于贵州省晴隆县,由于从小对军人的崇拜,2004年他应征入伍到武警新疆总队阿克苏市第三支队。一次偶然的机会,龙涛在部队看到文工团的演员下基层演出,于是深深爱上了音乐。在不耽误训练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勤练,2006年被调入武警新疆总队政治部文工团,2012年光荣退役,共获得6次优秀士兵,8次嘉奖……
他回到家乡后,在警犬基地担任警犬训导员,曾带的警犬起名“弹头”(搜毒搜爆)、在一年时间内破了两起案件,得到上级的肯定。后来以每节课两百元的高薪被民族中学聘请教授管乐课。正当他与学校将要签订合同的时候,突然听到“传梦公益基金”招聘山村“资教教师”的消息,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
2014年5月,经过严格的重重选拔,龙涛成为了晴隆县的第一位“资教教师”。在001号资教小学——规模小学担任一至六年级的音乐老师。很多朋友问他:“中学这边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这么傻?”他回答:“我从小热爱音乐,但是我小时候在这里上学时没有上过一节真正的音乐课,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到乡村去教书的原因。”
龙涛来到学校以后,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顺利,孩子们不懂音符,不会看谱,更没有见过任何乐器,于是他把家里所有的乐器全部搬到学校,组建了音乐兴趣小组,学生们也慢慢开始接触乐器,音乐课上不再是一片杂乱。孩子们渐渐懂得什么是发声,什么是气息,什么叫做情感,以及简单常用的各类音乐符号。龙涛想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用录音机放着、孩子们跟着唱;而是给孩子们听交响乐、爵士乐、摇滚乐、民谣、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各种乐器,让孩子们了解歌曲的背景。
同时,他还担任海拔1800米004号资教小学——兰蛇坡教学点的音乐教学任务,那里的孩子们不识简谱,甚至不会唱国歌,校园里常年没有歌声。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每周五早上五点半龙涛都会骑着摩托车去给孩子们上一天的课,虽然山路崎岖危险,但是他想:自己艰难一步,孩子们就可以早一点感受到幸福。
孩子们学习跆拳道
孩子们学做手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规模小学成为了晴隆县第一所有自己校歌的山村小学,在全镇的合唱比赛中,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他想把孩子们带到外面的世界去比赛,去拿到更多优秀的成绩,让更多的人看到农村孩子也很优秀。
有人问他为学生带来了什么?他欣慰回答:“第一,学生的性格变外向了,变得开朗活泼了;第二,我们每周去陪伴留守儿童,因为陪伴,我们变成了一家人,他们会跟我们谈心;第三是我最自豪的,我所选择的这件事感染了我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龙涛的母亲很支持儿子现在的工作,她曾经对儿子说:“人生无论选择什么,最终还是要能问心无愧,孩子一句‘谢谢’,其实就够了。”
政府助力"百校计划"
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而“资教工程”就是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教育扶贫的成功实践范本,完全贯彻了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精神要领。云南、贵州两省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的重点省区,又是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云贵两省广泛实施“资教工程”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巨大。
“资教工程”于2016年在贵州省100所学校实施计划,即“百校计划”,将有2万多名乡村儿童受益,解决400至500名师范毕业生就业问题。对于该区域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方向、改善推动现行教育体制而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可以成为云南、贵州两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教育配套项目,为政府助力。
为了使“资教工程”“百校计划”顺利推行,“传梦公益基金”已与贵州省教育厅达成共识,由政府主导给予大力支持:
一是根据“资教工程”项目遴选标准,贵州省教育厅提供“百校计划”实施学校参考名单。二是各地区政府及教育部门支持配合。三是贵州省教育厅协调省内师资储备和进修院校。四是为了鼓励有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其中,政府对资教教师在公办教师遴选、公务员招考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传梦公益基金”一直坚持“以父母一样的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这一理念,致力于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同时帮扶留守儿童、参与贫困儿童紧急救治,倡导理性公益、有效公益、责任公益。通过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本地化的招聘机制,专业化的培训体系,逐步建立乡村教育的新生态。秉承“真诚、平等、务实、理性、专业”的价值观,真真切切地去改善乡村教育的现状,让大家看到乡村孩子、老师积极地改变。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资教工程”作为教育扶贫公益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家的支持与关爱,取得了积极显著的社会效益。为了帮助贫困农村山区的孩子们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愿我们共同携手创建一个七彩的校园课堂,让他们的童年充满乐趣阳光,让他们的未来拥有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