犄角
2017-12-27
犄角
在校学生
Weibo:是犄角不是鸡脚
走之前我们把房间整理成了来时的样子,它将会迎接下一个来到这座城市的流浪者。我们带走的更多的是留念与欣慰。
我们在市中心豪华屋里流浪
住宿舍的日子,我常常趴在窗台上,眺望马路对面的小区,羡慕他们有宽敞的阳台可以透气,羡慕他们有足够私密的个人空间,羡慕他们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一边也憧憬着,自己毕业以后的生活:最好能像美剧的《老友记》一样,和朋友们住在有趣的房子里;或者像《爱情公寓》里那样,下班后有一群朋友在彼此温馨的房间里嬉笑打闹,当然如果能像《武林外传》里那样,大家同吃同住同工作在一起就更好啦。
可我看到更多的现实却是:毕业后,初出茅庐的小年轻们只能蜗居在狭小的空间中,几乎24小时营业的沙县小吃,时刻喂饱加班到深夜的他们;凌晨仍在地铁口坚守的“飞摩佬”,随时等着接送身体被掏空的他们;楼下的便利店原地待命帮忙签收他们原本无处安放的快递;大家穿着笔挺的西装在摩天大楼里的格子间流浪,咀嚼着乏味无趣又缺乏安全感的生活。每每想到这些,那种“即将独立迎接新生活的兴奋感”就瞬间荡然无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青年社区”这个概念,发现这和我想要的生活竟然不谋而合,于是在看到“湾流青年社区”公众号发布的城市体验官招募时,带着对魔都光怪陆离的幻想报了名,谁知就这样去市中心的豪华屋里流浪了三天。
我被安排在湾流国际青年社区的四川北路店,上海站过去不到半小时。下午三点多我拖着行李箱到达,社区的接待处在负一楼,拎着行李下去,接待处的小姐姐很热情地带我到安排好的房间。房间的门用的是密码锁,密码是提前发到登记的手机上的,会给一张门卡,用于晚上十点后进出社区的大门,很方便。
房间不大,但在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也不必再大。一室一卫,简洁明亮,非常适合一到两人生活。吧台、书桌、床铺、沙发,还有令人满意的洗衣机、冰箱、热水器,所有的设计与布置都是简约清新的风格,以鹅黄加木色为主,点缀着几点绿,很对我的胃口,奔波劳累的身体便不受控制地往床上扑了过去。
晚上没有强迫自己出去看看夜上海的热闹,移步书桌,打开落地灯,平时繁忙的生活就暂时搁置一旁了。我选择用一部丢了很久未看的电影《喜欢你》来迎接这个夜晚,虽然知道一墙之隔的街道正是灯红酒绿、喧喧嚷嚷。但这里的夜,很静。
得知我过来住,好友悦也无比兴奋地嚷嚷着要来感受下都市人的生活。上午出去接她的间隙在附近逛了逛,社区出门斜对面便是一个大的中信广场,商店餐饮都很齐全。再走两步,罗森便利店、奶茶小吃就都有了,用一份生煎和一小碗馄饨填满空空的胃,简简单单不多不少。很多时候食物就像蛋糕上的那颗樱桃,一颗大大的红红的樱桃就让我觉得生活足够完美了。
悦在下午一点到了,我们没定要去的地方,随便在地图上搜寻,兜兜转转找到鲁迅晚年居住的山阴路以及墙上刻满海誓山盟的甜爱路,感慨时间的瞬息变化和沧海桑田。
走之前我们把房间整理成了来时的样子,它将会迎接下一个来到这座城市的流浪者。我们带走的更多的是留念与欣慰。我想,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只会不断往前跑,从来不会想每一步的意义,而出社会以后的无聊在于,总是患得患失,隔三差五地思考人生讨厌自己。
一学期又快结束了,希望大家都不要长成无聊的大人。来路无可眷恋,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
Q&A
Q=《OC18》
A= 犄角
Q:青年社区对你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A:里面的那种氛围环境吧。住青年社区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嘛,大家的思想、想法都是相似的,在一起交流、互动都是非常轻松的。
Q:你觉得什么样的年轻人更适合住青年社区?
A: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朋友都可以尝试一下。但可能更适合自己有目标、比较自律的年轻人。大家都住在一起的话,其他人的生活习惯、作息肯定会影响到你,能把控好自己的人可能更适合这样的生活方式。
Q:对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计划吗?
A:毕业后可能给自己留半年到一年的间隔年,出去走走或者做做义工,然后再进入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