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通信工作中的网络安全防护要点分析
2017-12-27陈伟王永祥张俊78156部队
陈伟 王永祥 张俊 78156部队
部队通信工作中的网络安全防护要点分析
陈伟 王永祥 张俊 78156部队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逐渐改变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部队中逐渐应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信息传递、军事训练及作战指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网络本身存在的风险因素让我们需要格外重视通信中的网络安全问题,避免军队机密外泄。基于此,本文以不对通信工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网络安全防护要点。
部队通信 网络安全 防护措施
1 部队通信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空间现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也需要体现国家主权,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也就是保障国家主权。随着“互联网+”的推进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安全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建立自主可控的网络通信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计算机通信网络作为常见的、较为广泛的信息传递系统,这是一种结合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实际运用过程中本身安全极为重要。通信网络中本身含有众多信息数据,传输与共享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形式达成,针对其中存在安全问题,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防护手段解决存在安全问题。
2 部队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2.1 自主研发较少
虽然我国计算机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但因为我国自主研发科学技术软件能力依然薄弱,造成软硬件研发能力不足。部队上使用的信息系统中的软硬件基本上来自国外,这就造成一种安全隐患,如可以在其中置入漏洞程序等。
2.2 网络病毒威胁
部队通信工作中需要依托网络,造成部分信息系统中出现病毒感染,对系统运行状况产生影响。而这种病毒性的破坏往往难以修复,给部队造成重大损失,情况严重时直接威胁国防安全。
2.3 信息可靠不足
由于部队军事信息都具有一定机密性,因此通信中格外重视保密工作。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很多网络节点,这些节点处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或篡改。
3 部队通信工作中的网络安全防护要点
3.1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实际应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利用安全防护将大部分病毒主动过滤,提高通信网络;及时查修计算机漏洞,不断更新安全补丁,经常查杀关键部位的病毒,达成及时过滤与查杀病毒的目的;很多时候并不能有效应对所有病毒,为提高安全性可以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利用移动硬盘保存关键数据信息,降低病毒感染可能造成的损失;借助计算机加密技术,避免计算机被陌生人使用,有效保护文件安全。
3.2 引入通信安全管理
通信网络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信息时代,通信网络的普及和演进改变了人们信息沟通的方式,网络特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在使人们能够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同时,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的泛滥,也对通信网络的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通信网络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有:
防火墙技术:一般运用在网络的出口处,以便对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与防火墙技术结合使用,对外部和内部攻击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甚至连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问题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网络加密技术:是一种为防止黑客利用网络拦截和窃取公用或具有隐私化的信息数据的技术。网络加密技术通过将公网中传输的报文进行加密处理,使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更加完整,并使整个传输的过程更具保密性。
3.3 信息系统的国产化改造
要实现技术上的自主可控,需要对核心技术和关键组件、系统进行国产化的改造。
3.3.1 芯片主机国产化
在芯片方面,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龙芯、飞腾、兆芯、神威等国内芯片厂商,已经可以提供从嵌入式到桌面PC到服务器的系列芯片,进过多代研发,在性能方面已经基本赶上国外厂商的主流技术水平。
3.3.2 网络设备国产化
在网络安全设备领域,前些年国内实行了一定政策保护,多年来也主要是天融信、启明星辰、北信源、深信服、卫士通等国内厂商在参与市场竞争,经过多年的发展,包括防火墙、IDS、UTM、准入网关、密码机等全系列安全产品,已完全是国内厂商在提供。现阶段安全设备的国产化主要是安全设备内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国产化,在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已经取得突破的前提下,这个任务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当前已经有少量采用纯国产硬件和软件平台的安全设备推出,并且在个别行业得到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社会各界都很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具体到部队上,其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因此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为了更加顺利开展部队通信工作,各部队单位应该积极研讨网络完全防护工作,不断改进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更好低于来自通信网络的安全威胁,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确保部队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1]黄有为,马仁军.军营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J].通讯世界.2016(18):34-36
[2]李峰.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几点思考[J].科技视界.2013(17):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