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偏见视角下电影《喜福会》中的华人形象
2017-12-27李致君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李致君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媒介偏见视角下电影《喜福会》中的华人形象
李致君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由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喜福会》讲述了四对母女从开始由于文化差异、民族身份等原因引起误解和冲突到最后互相理解的故事,探究了华裔女性如何重构自己双重文化身份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喜福会》在塑造华人形象时渗透出的媒介偏见及其产生原因,以及《喜福会》对建构华人形象的双面影响。
媒介偏见 华人 形象
基于文化隔膜以及在长期历史中所积累起来的误解等诸多原因,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虽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但却几乎无一例外的呈现出美国对于华人的刻板偏见,这些形象呈现在电影中也就形成了媒介偏见。
美国电影《喜福会》中同样也渗透了种种媒介偏见,但这些偏见产生的原因却是十分复杂的,需要对其一一展开论述。《喜福会》中的华人形象实际上可以分为男性华人形象和女性华人形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是因为作为一部女性电影,主创者将更多的视角放在了女性群体的身上而将男性置于了一个被批判的立场。这部拍摄于1993年的电影描写了四个家庭和两代华人母女的故事。在此之前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华人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娇小、温柔、屈从、橄榄肤色以及具有异国情调”的“中国娃娃”型,另一种则是邪恶狡诈的性奴隶。显然,这种视角是带有明显的媒介偏见的。
由于《喜福会》的创作者谭美恩本身就是华裔,因而他在《喜福会》中对于华人女性形象的描绘是相对客观的,但由于谭美恩所描写的华人女性是在美国生活的中国女性而非中国大陆的女性,所以谭美恩本身的偏见也仍然存留在这电影之中。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虽然是一个相对开放包容的国家,但美国历史上的排华法案却也是层出不穷的。在历史上,美国排华法案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落后,故而他们认为中国人的智力、文化等也是落后的;其二,相对于欧美人来说,中国人身材普遍矮小瘦弱,加剧了这种歧视;其三,当时中国人在美国普遍从事的是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差的工作,这也影响了美国人对华人的整体认知。
《喜福会》中同样也渗透了这一偏见,而且这种偏见是隐性的。在电影中,四个女儿吴晶妹、韦弗利、琳娜、罗丝,除了吴晶妹选择了独身之外,其他的三个人全部都选择嫁给了白人。在看似平等的婚姻中,几个人都采取了仰视的态度,一方面抬高对方的形象,一方面贬低了自己。例如在选择爱人的理由上,罗丝痛快的承认她被白人泰德吸引是因为泰德有着跟中国男孩截然不同的优雅气质以及棱角分明的脸庞,以及“她父母来自美国纽约的泰勒城,而不是中国的天津”,琳娜甚至在闲暇时就会向上推自己的眼角,让他变得圆润一些——这样看起来会更像白人。这种隐性的民族自卑,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白人对于华人隐性的种族歧视。
为何华人自己也会有这种偏见呢?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实践,通过质询而使其功能得以最终确立。在大众传媒极为发达的美国,大众传媒不断地强化这一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偏见,而华人自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自然也就认同了这样的隐性等级秩序以及等级秩序所蕴含的白人在气质、形象等方面的优势。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华人通过不断地强化“变成刻板印象,把它活出来、谈论它、相信它、并以它来测量团体与个人的价值,少数民族内部的刻板印象,是由个人和集体的自卑感而强化”。
尽管我们依然可以从《喜福会》中看到种族偏见和歧视的影子,但毕竟相对于以前两种形象的华人电影,《喜福会》的表现还是进步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华人女性相对正面的形象。这实际上与美国文化的变迁也有关系。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女权运动和反文化运动进一步高涨,不少白人男性发现美国女性不再是理想的好太太,因此温柔、贤惠、体贴的亚洲女性更受到许多白种男人的欢迎。这种对亚洲女性的好感,也带到了学院、公司和其他社会工作领域中。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美国人对于华人女性的既有偏见。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喜福会》对于整体华人形象的扭转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这是因为作为一部女性导演制作的电影,创作者为了凸显女性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在电影中设置了许多负面的(如家暴、酗酒、野蛮、偏执)华人形象,这些形象进一步加剧了美国人对于华人形象的误解。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许多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走入国际市场,拍摄了一些表现中国落后和蒙昧的作品——如张艺谋在这一时期拍摄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这些出自中国导演的电影展现得华人形象更会深刻影响外国人对华人的认知。在此后的好莱坞电影中,虽然华人女演员的形象不断得到扭转和提升,但中国男性形象依旧或狠毒、或刻版、或犯罪逃亡、或懦弱无能。这些也说明了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改变依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盛周丽:丑恶的他者,失败的自我——《喜福会》中的华人男性形象解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05)
[2]谭恩美.喜福会[M].田青,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3]万永坤:影片《喜福会》中的东方主义反思[J]电影文学,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