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7-12-26李瑶

中国经贸 2017年24期
关键词: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

李瑶

【摘 要】 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在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优化企业资源,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信息化时代,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积累了丰硕成果。但信息技术在为企业预算管理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阐述通信行业信息化时代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遇到的问题,并对解决对策进行探究。以期对信息化时代企业发展变革中,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通信行业

一、信息化时代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技术应用不成熟-导致考核难精准

与财务会计运用报表数据相比,管理会计所需的内部数据具有获取难度大、准确程度低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扩展,通信行业的业务除了立足城区外,也进一步向乡镇渗透。业务走到哪里,考核和管理机制就需要跟到哪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把预算和管理落实到企业的最小颗粒度。乡镇组织机构建立后,新的利润中心随之形成,但是原有的信息系统集成不同步,各成本中心成本不能准确及时落地给企业的考核带来了新的难题。

各项相关成本通过各自的外围系统传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成本中心虽然已经建立,但是由于各个外围系统,成本传导路径差异较大,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接口对接还不能实时精准对应,以及各项考核成本取数来源不一致,对应系统繁多,这就导致成本下沉不到位。

涉及考核的财务指标:包括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率、EVA等,这些指标的计算都跳不开对成本的准确计量。为了对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基层单位整体有一个精准的考核。需要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各项成本进行系统梳理。

成本下沉不到位,考核难精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信息系统的开发完善速度,跟不上企业战略的发展变化。正确的思路是:企业的组织架构、财务体系、信息系统都要围绕公司整体战略去运转,需要顺应战略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

2.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信息系统不完善

目前,通信行业的大ERP整体构架还是基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建立的。传统财务会计在核算中缺乏管理的前瞻性,拘泥于业务的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欠缺灵活,对市场变化没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预算管理需要的数据信息大部分还需要根据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数据手工加工整理。还没有基于管理会计的思维建立比较完备的信息系统。

通信行业各种成本核算涉及系统众多,但是各系统没有做到很好的集成统一。外围系统的关账时点一般在每个自然月的最后一天,而ERP总账模块关账时点一般在每月初顺延几天。这就导致从月底到月初这几天通过外围系统核算的成本,无法传入当期总账,而这期间产生的成本占用的是本月初下达的预算。这就造成预算、核算、与报表项目列报不一致。

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仅能完成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各管理会计领域单独信息系统的建立,无法实现各信息系统彼此间在功能上的关联互通。且各个系统顾问只能提供关于自身系统的支撑,而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是彼此交融,相互联系的。这种“信息孤岛”现象导致数据信息不能物尽其用,相同信息在不同部门可能需要被重复获取,而非一条信息被多维度全方位地剖析后服务于不同部门。

二、信息化时代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通信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之路面临着应用水平不平衡、会计信息价值未被充分挖掘、系统集成不到位、信息技术手段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信息技术手段做支撑。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信息系统有效协调、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全方位的各类成本,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划小核算单元,进行精细核算,监控企业内部细微运作,助力管理效益提升。

通讯行业组织架构正在朝着在朝扁平化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组织的变革,各种信息系统也应该朝着扁平化,集成化发展。本着简单且高效率的原则搭建新系统,升级现有系统。加强企业中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各信息系统之间的互动。简化数据处理流程,缩短信息流通路径。横向扩大数据库数据承载量,实现ERP财务数据一点追溯至数据源前端的功能。减少重复无效的系统应用,在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

2.由信息孤岛向信息共享变革

财政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从源头上防止出现“信息孤岛”。不难看出,打破信息壁垒是全面预算管理强有力的手段。

充分利用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提高各子系统间信息的共享性,从源头上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在整合集成系统的同时,提升后台支撑顾问的业务能力,培养一批基于大数据共享型的全方位支撑顾问。同时在财务部培养出一批能够从大量庞杂无序的数据挖掘出数据价值的管理会计人才。

财务预算要从事后分析转到事前控制,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财务要成为业务最佳的合作伙伴。想要合作共赢,除了靠意愿,共享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助力,并创造共享互助的大环境。通过它,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能对彼此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和参与感反过来又推动整个业务运作,以便财务和业务相配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形成环环相扣的良性循环。

3.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大数据时代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利用互联网把企业大数据进行抽取与处理,形成企业行业数据、历史执行、对标数据等各项重要数据基础,全面提升预算编制精准性与科学性; 利用整合后的大数据,重新构建预算分析来源并且融入对标分析内容,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

基于大数据的全面预算管理则通过将企业海量数据利用云端汇聚到相关部门,实现预算编制个性化、预算分析科学化以及预算控制精准化。企业可充分结合自身需求以及現存资源,有效利用市场中的海量数据,针对性编制不同部门预算,将每一个部门有效联结起来,构建起动态、实时、个性化的预算管理,同时,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由经营条件、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环境等所产生变化而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偏差的,可有效调整预算,利用企业以及企业储存在云端的大量信息数据资源,合理编制预算调整方案进行有效控制。

三、总结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实施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基于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步步为营,完善企业自身预算基础管理体系,结合自身特征以及所处预算管理水准打下坚实基础,循序渐进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结合互联网技术构建起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置全面预算管理各个模块,同时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完善的契机,顺势而为、应势而动,依靠新兴技术手完善发展全年预算管理手段。突破自身枷锁, 开辟出一个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多维度全方位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体系,以消除传统预算管理片面、被动、孤立的种种弊端。最终实现业务与财务相协调,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基于大数据,精人才的高度集成化的全面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满.信息化时代的管理会计:现状.挑战.趋势[J]商业会计,2017年第8期.

[2]田耘. 大数据时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趋势探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

[3]张琼. 关于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4年第7期.

[4]张迪. 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17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通信行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基于通信行业项目群管理应用模式的研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通信行业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试析通信行业财务管理中标准成本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