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国家所受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7-12-26杨心远

中国经贸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东南亚金融危机优化措施

杨心远

【摘 要】世界金融危机对全世界各领域的金融市场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东南亚国家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东南亚国家所受到了具体影响实施了分析研究,并对东南亚国家有效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策略进行了制定,对提升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优化处置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东南亚;优化措施

世界金融危机对各领域经济发展具备较大的破坏力,东南亚国家正处在市场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一领域实施有效的金融危机因素研究分析,并制定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是目前经济工作领域很多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国家所受影响

1.虚拟经济所受的影响

虚拟经济手段是目前东南亚国家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虚拟经济技术和相关国际金融保障体系建设状态的完善,很多金融机构都已经将虚拟经济的发展作为优化融资水平的一项关键性业务,尤其在东南亚市场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业的快速成熟很大程度上依赖虚拟经济体系的建设。

可使用公式:C+CFr=Ywr一Twr+pwr

进行虚拟经济影响性特征核算。C为虚拟经济指数,当指数为0.05>C时,金融危机严重性较高,当Twr较高时,C值不足0.05,金融危机严重性较高。并研讨东南亚国家受到的具体影响。东南亚国家在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美国的债券管理体系存在很大程度的业务交集,在这样的情况下,抵押贷款业务办理体系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虚拟经济体系的稳定水平。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东南亚金融机构在虚拟经济层面共涉及美国债券453亿美元,如果北美经济得不到缓解,将会造成资产市场估值状态的持续恶化,使东南亚的经济危机在虚拟经济体制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出现更为严重的危机。

2.国家外汇储备所受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管理工作是应对金融危机较为有效的因素,东南亚虽然在金融危机开始之前具备对外汇储备管理工作的理解,但社会体制的状态决定了东南亚国家的外汇管理工作机制很难有效的凭借外汇管理工作的主要模式实现与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对接,导致很多外汇管理工作难以完整的适应世界金融危机局势的考验。自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南亚国家2008年4月的外汇储备并没有凭借与美元的汇率调节实现经济状况的环节,在美元相比于世界主体货币下降了2.6%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257亿元的外贸额度依然相比2008年3月顺差有所提高另外,东南亚的一些外汇管理性质的工作与美元的对接较为复杂,这就使得经济危机出现之后,东南亚国家的主体外汇业务很有可能的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之下出现缩水问题,并且在金融秩序的调节过程中出现外汇蒸发问题。因此,在贸易顺差状态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无法凭借举国体制的优势实现对外汇储备额度的有效提升,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面临着较大的经营性活动压力。

3.实体经济所受的影响

实体经济是决定东南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总量呈现出整体上涨态势的情况下,相关经济指标的控制工作依然受到外部因素的较多影响。尤其在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行业出现业务放缓状态的时候,很多金融危机因素都有可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构成冲击。因此,东南亚经济的外部环境很大程度上容易出现外部环境紧缩的问题,并使东南亚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减缓。实体经济的发展的经营性业务方面与出口行业的对接程度较高,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信贷紧缩已经成为全球经营业务的主体趋势,与之相关的贸易增长速度控制工作也会直接关系到东南亚国家出口性质业务的整体发展状态。因此,出口数量因素会成为影响实体经济运行质量和世界金融危机应对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

二、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国家所受影响的应对策略

1.拓展内需,转变经济体制

在实施内需发展状态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将经济体制的转换升级工作进行基础性研究,结合具体的内需变化规律,对主要的消费需求模式加以研究,有效的保證具体内需模式可以在经济体制的运作过程中得到优化,更好的提升世界金融危机的应对处理质量。

可使用公式Cl=(1一b)+(1一X一T )(Yo+}Y}+}ZYz)/Y}

进行内需拓展之后经济体制变化特点研究,明确经济体制具体转型方向。除此之外,必须加强对金融危机冲击性因素的关注,有效的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特征,对消费活动对内需的积极影响力加以研究,有效的保证社会性质的经济体系控制策略可以适应经济萎靡状态的优化控制需求,为更佳的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创造体制基础。

2.提升政府投资规模

政府投资规模的调节具备一定的公益性特征,因此,在东南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提升政府的投资规模,可以更好的规避无序市场竞争对市场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使金融危机可以更好的得到应对处置。要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当中消费体制运行的实际状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性因素实施优化分析,结合具体的经济增长促进性条件,对主体经济增长因素实施研究,优化政府投资价值。

三、结论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体系建设相比于欧美国家存在一定的滞后问题,因此,在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加强对东南亚国家所有影响及应对措施的分析,对提升世界金融危机的研究深刻性具有较强意义,还可以客观上促进经济危机应对能力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钟伟.美国次级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深远影响[J].中国发展观察,2007,(9).

[2]俞斌,沈毅俊.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J].北方经济,2008,(1).

[3]陈波,王瑞淑.美国次货危机对我国的启示[J].大经贸,2008,(3).

猜你喜欢

东南亚金融危机优化措施
活捉一只“怪怪虫 ”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美俄聚焦东南亚
本 期 导 读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