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走近自然
2017-12-26
“如果我们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珍爱自然的种子,耐心地等待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我们将收获一片森林。来到这里我们就是胜者,因为我们热爱自然 。”
环球自然日以自然科学为内容范畴,围绕年度主题,参赛选手可自主确定选题方向,开展可持续学习,获取未来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我与学生们在开展每一年度的项目探究中,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着手,优化可持续学习的四步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我指导的学生连续三届荣获环球自然日全球总决选一等奖,我自己也被评为全国自然科学十佳优秀指导教师。
环球自然日每年都会设定一个年度主题,对于每一个主题,我都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再根据下图三个步骤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选题。
思维破冰 作为指导教师,我会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对项目产生兴趣。同时我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如通过制作生态瓶,让学生发现生态瓶中生物“谁是谁的谁”的关系。学生们不仅兴趣盎然,还提出了大自然中其他的关于生态链的问题,为最终立题奠定基础。
多元讨论 讨论是确立项目选题的常用方式,我一般采用师生之间的对话讨论,通过换位讨论和情景式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和发现的问题。
确定选题 一个科学的选题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我会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把握选题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地域性,通过问题清单的方式列出相关的问题和答案,最终确定选题。如在“小植物大作用”的选题中,学生们从身边本土植物的识别和保育着手,提出相关的选题方向,并列出什么是本土植物、在上海有几种、它们有什么作用、种植中有哪些注意点、我从本土植物中发现了什么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这样既确定了选题方向,又对进一步开展探究奠定了基础。
可持续学习非常注重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了初步的选题后,往往需要学生去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和搜寻更多的学习资源。
指导收集信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查询方法。如组织低年级学生查阅《冈特生态童书》和《中学科技》等书刊,让高年级学生用中国知网等查阅数据文献,并设计问卷,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分类、概括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
指导整合资源 鼓励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运用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猜测和规划,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如在识别本土植物过程中,我让学生们主动联系“城市荒野”工作室的老师,为了解上海本土植物保育情况做好准备。
在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三个引导:引导学生将课上学习的知识进行迁移;引导学生做好项目探究中的过程性资料的整理总结;引导学生关心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如在“消逝的水土”课题研究中,我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和分析法等,对课题进行有效探究,不仅让学生寻找到水土流失知识、水生态关系与课堂教学的关联点,而且启发学生制作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让他们提出建设性的分析与解决方案。这样的指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球自然日最终鼓励学生将学习成果以展览或表演的形式个性化地呈现出来。这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提升关注、发现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而且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数据和实验结果,制作出相應的展板或进行生动的科普表演。
展览成果的表达 展览形式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规定的尺寸制作出来,并通过展板表达、语言表达、实验表达等方式呈现出来。很多学生都经历了从一开始讲话结结巴巴到最后对答如流,从展板制作形式单一到考虑环保、美观、功能等多种要素进行综合设计与制作的转变过程。
表演成果的表达 表演形式提倡学生自己编写剧本,设计表演道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规定时间内表演出来。如《豚豚的微笑》科普表演,学生们以长江里即将消失的江豚为主角,通过表演江豚的迁徙过程,介绍了江豚逐渐消失的原因。表演中还运用了多种声效和布景,巧妙地再现了生态廊道,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了保护江豚的紧迫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环球自然日项目正逐渐成为上海市普陀区学校科技教育的特色品牌项目。我们将建立起环球自然探索创新实验室和区域环球自然探索项目联盟,让更多的孩子进行可持续学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