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2017-12-26申晨王为正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献院校课程

申晨+王为正

[摘 要] 本研究以CNKI为文献检索平台,以“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挑选与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的现状,为日后的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卓越教师计划;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20-0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战略地位日益提升的今天,教师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母体尤为引人注目。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师资培养机构,至2010年4月,在我国2263所高校中,共有师范类普通高校144所,其中,本科院校109所,专科院校33所,除教育部直属的五所院校外,其他均为地方高师院校,[1]由此可见,地方高师院校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阵地。2014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更是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开展打下一剂强心针。本研究旨在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为日后的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思路。

一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相关文献综述

以“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为主题检索,数据库来源包括期刊、硕博论文等。经筛选,获得核心文献49篇,其中期刊45篇,硕博论文4篇。对选出的49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

(一)统计分析

1 文献增长

49篇样本的时间跨度是10年,即2007年—2016年,年均发文量为4.9篇。整个趋势以2009年及2014年为分界,2009年之前始终呈上升趋势,而2009年后趋势较为丰富,有时上升,有时下降,到2014年到达第二个峰值后持续下降。这说明,2009年和2014年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的关键年份。

2 文献来源研究

由于是对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状况进行研究,所以,涉及地方学报类的期刊较多,如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占总涉及期刊数量的40.8%,高层次期刊如CSSCI比例较小,占总数的26.5%。

3 被引数分析

由表3可知,选取的文献中,被引数少于5的文献占总数的近四分之三(73.5%),其中,被引数为零的文献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32.7%);被引超过20的文献仅有四篇,占总数的8.1%。由此可见,相关文献的研究水平还较低,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状况的研究还有待继续与深化。

4 关键词分析

将49篇文献的关键词加以统计,可以看出,排名前几位的是课程(25)、教育实习(24)、教学(22)、人才培养模式(15)、转型(14)、教师(12)、教师专业化(11)、实践教学(10)、卓越教师计划(9)。

(二)内容分析

1 文献主题分析

根据本研究内容将文献的主题划分为六类,分别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划、课程、教师、教学、科研、评估与反馈。通常一篇样本会涉及一个或多个主题。对此,采取多选项频数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通过对文献主题归类表(表4)的分析发现,学者们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划、课程、教师、教学、科研、评估与反馈均有所关注,相比较而言,对地方高师院校课程和教学关注较高,而对科研和评估与反馈的关注较低。说明已有文献对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的阐述较为丰富,对发展规划和教师的研究均有涉及,而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科研状况和评估反馈的探索较为缺乏,这为今后学者们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指引作用。

2 文献内容分析

依据编码手册分别对以上六个维度的具体研究内容进行归类和分析。(表5)关于学校发展规划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学校教师教育的目标与定位,对资源建设和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问题也多有探讨。课程方面,主要集中于对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研究。其中,课程内容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地方高师院校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内容空乏陈旧,与中小学实践脱节以及教师教育类课程门类时数少的问题;课程设置方面,结构失衡及模块分割的问题比较严重,课程设置重复交叠,重广度轻深度的问题也有所涉及。教师维度,对教师队伍建设所涉及文献较多,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培训基础教育教学经验与教师资源问题也有所探讨。教学方面,对实践教学的研究比例很重,占教学维度的三分之二。研究发现,学者对科研及评估与反馈的探讨比较少,日后有待进一步探讨。

以上对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划、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教師、科研以及评估与反馈的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下面,依据编码手册,再次对研究样本进行上述六个维度的内容分析。

(1)学校发展规划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很多地方高师院校都在抢抓机遇,实现规模的扩张,但对于学校的发展则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2]在学科建设上,地方高师院校普遍存在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追求“大而全”的现象,将长期从事师范教育积累的办学经验和成功做法搁置了起来,结果导致师范专业的优势逐渐丢失。[3]除此之外,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还受到资源缺乏的影响。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和政府拨款,而政府拨款数额又极为有限,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经费主要在学生的学费,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使得地方高师院校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无论是学科、专业建设,还是学校硬件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都显得捉襟见肘。[4]“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在我国师范教育中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地方高师院校存在片面强调学术性,对教师教育专业性的要求不够重视。

(2)课程

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关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路径与载体。课程设置的合理、结构的优化、呈现的具象是卓越教师培养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一些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也在探索新的发展之路,有些院校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数院校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学科教育为主,教师专业课程仍然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被学界称作师范教育的“老三门”。[5]与此同时,地方高师院校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开设的课程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还很难适应现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要求。[6]还有学者指出,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重科学知识,轻人文关怀;在时间分布上,低年级负担重高年级负担轻;在类别上,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在价值取向上,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现象。[7]endprint

(3)科研

科研层面,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作为培养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对于如何培养教师缺乏相应的研究。这是因为,在地方高师院校,甚至在中国,并没有教师教育的学科和相关的知识体系。教师教育都是依附于某个学科专业而存在,如中文专业、数学专业,或者中文教育专业、数学教育专业。这种依附性使得教师教育失去了专业的独立性。作为一个教育大国,中国至今仍没有教师教育的学科。教师教育的研究在师范教育体系内长期缺失,或者说从学科设置上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导致了教师教育学科的虚位。[8]

(4)教师

美国教育学家古德莱德曾指出:“学校若要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地方高师院校一直以来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阵地,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惯性影响,现有的教师教育队伍大多数还保持着原有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真正深入基础教育,了解基础教育还做得远远不够。教师教育队伍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在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方面都难以胜任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都显得十分薄弱。另一方面,地方高师院校目前的师资大多数是长期工作在高师院校的本校学科专业教师或硕士、博士毕业刚入职的新进教师,他们在教学理念、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方面更倾向于封闭式的学科专业教学。由于现实中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们无法深入到中小学进行实地的考察学习,导致他们缺乏对中小学教育状况直观、全面的了解,更缺少与学生的有效沟通。[9]

(5)教学

我国师范教育的实践环节过于单薄,主要问题是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除此之外,实习时间短,学生很难进入实际工作状态,实习单位也不愿意接受,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实习时间晚,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反思作用不大。再加上有一些学生考研、就业等与教育实习的冲突,教育实习几乎流于形式,使教育实习的作用大大降低。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很多学者都提到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其教学改革却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

(6)评估和反馈

以评促改,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思路。评估和反馈是教师职前培养实践不断变革、永续前行的核心动力。但是在地方高师院校,评估和反馈环节均有所缺失。评估不到位,形式单一,反馈信息处理不及时

二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现状

(一)年均发文量小,层次不高

从文献增长统计表(表1)以及文献来源统计表(表2)可以看出,有关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文献年均发文量很少,并且有时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些研究发表的层次不高,核心期刊和CSSCI的比例较低。从这两方面可以间接说明,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研究并不是特别充分。我国的师范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为起点,[10]教师教育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并逐渐替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概念替换或文字游戏,而是标志着教师培养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针对“教师教育”的研究因此更具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文献的被引率反映了期刊文章被利用的情况,被引率越大,反映期刊文章的被利用率越高。同时反映着期刊所载论文的学术价值、资料价值和适用价值。由表3文章的被引数分析可以得知,近10年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相关核心研究有近三分之一的文献(32.7%)被引数为0,被引数低于10的文献量高达91.9%,高被引的文章可谓寥寥无几。这可以间接说明,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研究内容较为集中,研究面较窄

通过对文献的内容进一步的剖析可以得知,有关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课程领域”(33.3%)和“教学领域”(25%),对于“评估与反馈领域”(4.2%)相关的研究少之又少。研究内容的过度集中导致研究面窄,研究具有局限性,难以拓宽研究思路进行多学科、跨领域的高层次研究。

三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展望

(一)拓宽研究思路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根基和主体,肩负着师范生之前培养的重要任务,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当前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还存在一些弊端。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拓宽研究思路,详细地分析国内外在本方向的研究进展,突破固有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向从新的研究视角入手,引出阐明机理。

(二)尝试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是近来科学方法讨论的热点之一。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甚至教师教育领域现有的研究多为教育学科内的研究,尝试进行跨学科的多元化研究,是对现有研究的突破和创新。在研究方法上,尝试应进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切忌过于简单或过于繁杂。

(三)对现有研究进一步发展完善

对“评估和反馈”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以弥补现有研究不足的缺陷。探讨建立评估评价的长效机制,疏通信息反馈渠道,完善反馈信息处理环节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新的突破点。除此之外,对现有研究进一步发展完善,有助于深化历史研究成果,同时有助于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韩延明.综合化进程中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探议[J].教师教育研究,2011(1):1-5.

[2]卢耀阳,杨上影.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1):85-88.

[3][4]侯贵宝.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101-104.

[5]刘明伟.论地方高师院校教師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改革策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29-131.

[6]张登山.基于教师教育视角的地方高师院校的困惑与出路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10-11.

[7]李广,杨宏丽,许伟光,高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问题调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65-69.

[8]卢耀阳,杨上影.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1):85-88.

[9]张亚翠.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6(1):72-73.

[10]陈克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研究——基于教师教育学科的视角[D].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献院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