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哲学: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时代精神精华

2017-12-26包庆德

鄱阳湖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哲学文明生态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办,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承办的全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时代精神”研讨会,于2017年10月28—29日在江西赣州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编译局、内蒙古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江西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山西社科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开幕式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曾东东教授主持,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肖忠优教授和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卢风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由于本次会议是党的十九大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生态哲学学术研讨会,并且研讨会主题与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度契合,故引起与会者热烈讨论。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生态文明新时代与时代精神精华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①。黑格尔也明确指出:“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②。

清华大学卢风教授指出:很多人从不同角度谈论文明转型或大时代的转变,预测新时代的来临和新时代的特征。如托马斯·伯利(Thomas Berry)早在20世纪末就预言,人类将走向生态纪(Ecozoic Era);库兹维尔(Ray Kurzweil)、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等人则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预言“奇点临近”,人类文明正经历“第四次革命”。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九大则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新时代”与伯利提出的“生态纪”相近;弗洛里迪所说的“第四次革命”虽重点突出信息和智能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但也重视技术与自然的和谐,重视环境保护。据此可以认为,“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刚刚开始的新时代的较恰当的名称。新时代必然有新时代特有的科学和哲学。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就是兼采系统方法和分析方法的复杂性科学(包含生态学),包含生态学的复杂性科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哲学就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不是任何一种一般哲学体系的二级学科,而是在批判继承现代性哲学的基础上建构的一种新哲学。生态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有机论的自然观;谦逊理性主义的知识论;扬弃了主客二分、事实价值二分的自然主义价值论(axiology);辩证共同体主义的政治哲学;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和美学;非物质主义的价值观(values)、人生观和幸福观;非经济主义的文化观,等等。如薛富兴教授所言,走向生态文明需要来一次新启蒙。18世纪欧洲启蒙普及的科学是以牛顿物理学为典范代表的分析性科学,普及的哲学是庸俗唯物主义哲学。新启蒙普及的科学将是包含生态学的复杂性科学,普及的哲学将是生态哲学。

中央编译局刘仁胜研究员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已经粗具规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之中,中国开始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时代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四梁八柱”,更需要全社会每一位成员都具有三种不同维度的生态意识。一是绿水青山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意识已深入民心。目前大气治理、水治理和土壤治理等均属于建设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的范畴。二是食色性也意识。生物学家认为,动植物都有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生物本能。马尔萨斯和达尔文也将生物界这种物质生活与自然资源联系起来,分别创立了自己的理论模型。生态意识在本质上要求生物个体或者种群能够随时处理好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关系。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形成节约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即属于生存意识中的生态意识。三是生态文明意识。习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将生态提高到文明存亡的高度。纵观人类兴亡历史,生态环境是一个决定性要素。两河流域文明、古楼兰文明乃至众多历史变革皆因为生态环境变迁而衰落乃至消亡。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曹孟勤教授认为: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时代不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在黑格尔那里是指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在马克思那里是指理论与现实的实践统一。当今中国进入一个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时代精神就是生态精神,生态精神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今天大家共济一堂讨论生态文明的时代精神,是因为时代精神对一个时代具有引领性和规范性。时代精神,作为世界观能够明确一个时代中的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作為价值观能够指明一个时代价值追求的终极方向,并为人们提供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行动纲领能够为一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行动提供道德行为规范。人不能没有灵魂,时代不能没有精神。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学者们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与研究其中蕴含的生态精神,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学术贡献。

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田英认为:当代西方生态伦理学面临着道德困惑,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确立道德主体。西方传统伦理学将道德主体界定为人,道德的对象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不具有主体性的存在物则不处于实践理性的范围之内,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西方生态伦理学试图打破这种基于主客二分哲学的世界观,并诉诸非人类中心主义。然而,这种路径却不得不面临一个最难以解决的形而上学问题,即心灵是否是实体,心灵与肉体之间是什么关系?显然,心灵标志着主体性,是道德主体得以成形的关键。动物、植物甚至不存在生命的事物是否具有心灵实体?如果有,那显然它们应当具备道德主体性,因而人们应该对它们负有道德义务,即使这种主体性可以被划分为不同层次;如果没有,那对相当一部分人而言,人们则不需要对它们负有道德责任,即使有的话,那也不是因为它们是道德主体。这个问题困扰着当代西方生态伦理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否达成共识,成为影响其未来逻辑发展的重要因素。endprint

河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慧子教授就生态学、生态学哲学与生态哲学及其关系指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生态学、生态学哲学和生态哲学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学科任务。生态学是关于这一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它为人们呈现了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是人们开展一切相关研究的基础,表明生态学在这一问题上承担了认识层面的任务。生态学哲学以生态学为研究对象,关注生态学中的元问题考察,这属于一般意义的科学哲学研究,其目的在于与生态学家一起为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建立一个合理而完善的概念框架,由此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生态哲学关注的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合乎规律发展的各种反自然的观念,以及为创设更为合乎科学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个系统的价值观体系,这是生态哲学作为哲学学科得以存在的合理性根据。生态哲学应当清楚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应当在一个什么样的边界条件下开展工作;同时,应当清楚自己与生态学和生态学哲学之间的关系,也即生态哲学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学科任务,就必须把自己的哲学批判和价值观念体系的建构与生态学及生态学哲学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是生态哲学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思想的基础。

河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胜辉博士反思了生态学哲学与生态哲学的关系,认为:生态哲学或环境哲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提供论证,并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然而,生态哲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在理论方面,西方主流哲学家批评生态哲学的讨论过于局部性,缺乏审慎的理论思考;在实践方面,生态哲学在实际应用中又被批评为太过抽象和太远离真实世界的环境挑战。导致这个困境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态哲学家们关于生态哲学的讨论缺乏科学的(主要是生态学)理论基础。因而,解决困境的主要途径是把生态哲学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不过,学者们关于生态学本身的性质及其主要概念还存在许多争论,生态学究竟能为生态哲学提供什么样的基础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超出了生态哲学的研究范围,它需要生态学哲学的介入。由于生态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学,因而生态学哲学的讨论同样需要以生态学为基础。由此可以认为,在生态学哲学与生态哲学的关系中,生态学是它们共同的基础;生态学把生态学哲学与生态哲学联系在一起。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地徐海红教授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时代精神,认为:从生态文明历史定位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它带来的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生态哲学是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从西方生态哲学中汲取精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哲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基础上,对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物质主义价值观、机械主义、还原主义的方法论等进行反思和批判,建构生态哲学。第二,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生态智慧,结合中国当代实践建构生态哲学。第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義中汲取生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些研究成果,为人们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时代的时代精神,提供了不同的考察视角和有益借鉴。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人类衣食住行离不开劳动,因此生态文明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建立在人们的生态实践基础上的。生态文明时代的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整体论,实现主客二分到万物一体的转变;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生观是三位一体的幸福论,实现从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二元对立到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三位一体的转变;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共享论,实现从工具主义向共享主义的转变。人类正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把握生态文明时代精神,让人们的观念、思想和行动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共创美好未来。

二、关于生态文明新时代与哲学范式转换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内蒙古大学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包庆德教授认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哲学范式的生态转换,更需要生态生存方略、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评价标准。生态哲学正是表征生态文明新时代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当代人类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哲学新形态。包庆德教授在大会报告中特别以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和“生产力理论”①为例,分别指出其忽视甚至遮蔽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等自然要素,或将自然仅仅当作单向度、无约束和无止境的改造与征服的对象,没有自觉保护自然和积极建设自然的生态维度所带来的“生态风险性”和“发展危险性”。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点,人类社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通过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现实实践活动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问题在于,对于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应该而且必须进行自觉的“生态化”约束、规范和引领。正是由于生态哲学思维方式和生态文明行为规范的深度缺失,以往对人类文明成果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考量标准和评判逻辑,存在严重的单向度价值取向和过于简单化的历史时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于其中并由此须臾不能离开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何,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自然承载前提、生态承载基础和资源承载状况如何,恰恰不在文明考量和评价体系之内,而统统在文明考量和评价体系之外。由此,自觉强化作为生态文明新时代时代精神精华的生态哲学的深度研究,可谓适时、必要甚至非常紧迫。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正是对经典工业文明现代化模式的有效批判、有序扬弃与有机超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石磊教授探讨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范式转换,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发展具有典型的临界自组织特征,总是至少有一个约束条件是处于临界边缘状态。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社会基本游走在社会需求的最底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文明发展的主要矛盾。工业文明改变了这一状态,迅速扩张的生产规模将人类社会从需求底线的临界状态推移到生态失衡临界状态,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最突出的矛盾,工业大发展使得我们与自然生态成为命运共同体。然而,工业文明并不能将自身进一步推进到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事实上,工业革命以来的近三百年发展历程,人们总是能够观察到经济对环境的“尺蠖效应”;也就是说,无论是经济上行周期还是下行周期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环境恶化及生态失衡的风险。尺蠖效应的存在表明,仅仅依靠生产力的进步和生态关系的改善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文明固有的内在矛盾,人们需要源自于生态哲学和可持续发展伦理上的深层改变。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替代是需要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发展哲学这三个层面的范式转变,这三者互为依存且协同演进,但在不同的文明阶段主导性力量有所不同。与以往文明阶段生产力占主导地位不同,生态文明需要生态哲学的先导与主导。只有如此,在生产力大爆发之际,人类社会才不至崩溃于自身造就的棋局中。随着下一个临界状态——智能奇点——的逼近,留给人类进行文明范式转换的时间并不多了。endprint

厦门大学哲学系徐朝旭教授探讨了稻菽文明背景下的儒家生命整体主义,认为:如果每一种文明都可以以一个实物来标识的话,那么人们也可以用苹果来象征欧美文明,因为欧美文明的各种文化属性都与苹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欧美国家的苹果故事史就是欧美文明发展史的缩影。与欧美苹果文明迥然不同,中国古代是一种稻菽文明。稻菽劳作的生产方式及其由此形成的生活世界是古人宇宙观和价值观滋生的土壤。儒家的仁爱观作为至上神信仰演进的产物,从它形成之日起,就将人以外的生命物质纳入到仁爱观照的范围之中。对一切生命的关照、呵护、怜惜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根本特点。这种生态仁学思想体系是建立在稻菽文明的基础上。在稻菽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能否依据四时的变化来安排生产生活活动。建立以四时为基准的时间体制并以此进行生产,成为夺取农业丰收和使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因素。儒家所倡导的“时养”和“时禁”的道德规范,其功能是为了维护大自然生命物质的繁荣昌盛和连绵不息。儒家一贯倡导仁民爱物,但是在现实层面又强调“以时取物”,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是否意味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具有矛盾性,抑或儒家将“仁民”放到比“爱物”更为优先的地位,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事实上儒家的仁爱原则是以“生生之仁”为形而上的依据,这里的第一个“生”字是动词,第二个“生”字是名词,两字连起来表示让天下各种生命物质繁衍生息的意涵。“生生之仁”是形上本体的品性,也是宇宙生命繁荣昌盛与连绵不息的根本秩序,因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是稻菽文明背景下的生命整体主义。这种生命整体主义在自然界层面注重宇宙生命总体的繁荣与延续,在社会层面强调集体行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的“生生之仁”体现了儒家伦理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在儒家仁学视阈中,善就是维护和促进宇宙生命系统的繁荣昌盛和连绵不息,恶是对宇宙生命系统的繁荣昌盛和连绵不息的阻碍和破坏。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赖章盛教授认为: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化最基本的维度。美国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在1934年提出了“文化模式”的概念,她认为文化是一个由各部分有机结合的整体,本质上是趋于整合的,不同的整体各具特色。各种文化特质形成各不相同的具有内在统一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赖章盛教授依据这一思想,认为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与其相对应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与原始文明对应的是自然主义文化模式,与农业文明对应的是人伦主义文化模式,与工业文明对应的是人类中心主义文化模式,与生态文明对应的是生态文化模式。何为生态文化?从广义来说,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内核的人类生活方式;从狭义来说,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形成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观念形态的价值体系。生态文化必将是生态文明的主导性文化模式,这是因为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形态的塑造提供了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等一系列人类的生态生存方式的重要理念、原则和规范。生态文化是当代文明生态化转型的先导,正开启着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化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娟教授探讨了美好生活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即幸福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包括对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题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具体表现为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发展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目的是让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要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发展,重点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环境需要,而且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他建设中,大力推进绿色物质、绿色精神、绿色政治、绿色社会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物质、绿色精神、绿色政治、绿色社会生活需要。只有构建起绿色的“五位一体”新格局,促进绿色生态、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政治、绿色社会均衡发展,才能让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中享受更多幸福。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杨珺博士从伦理学视角对十九大报告中的生态论述进行了解读,认为:十九大报告就生态文明方面提出了若干新表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勾画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美好图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这样一个生态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辩证认识,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推进生态文明实际践行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前提和方法论引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和引领。十九大报告对于生态文明的相关表述体现了构建生态文明的伦理学路径,那就是既有道德哲学的立场,又有应用伦理学的关切。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和目标追求,体现了环境道德哲学对人的本性和其生态定位的价值判断;又从应用伦理学层面平和、客观、理性地阐释了人类应当持有的立场和态度,在人与自然共生的状态中,保持自然宁静、和谐、美丽的人类才能和自然一起成为文明成果的享有者,反映出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立场。报告在政治学意义上的高屋建瓴和制度设计上的踏实可行,体现了生态文明实践的社会发展系统论思维。政治学洞见体现在以下方面:思维方式是共同体思维,包括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全球生态共同体;价值导向是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基本方略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道路是要保证生态良好的发展。制度设计的系统论思维体现在以下方面:发展层面,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遵循中道、适度的生态伦理;还生态欠账方面,处理好过去与当下生存的关系,遵循主体责任原则;主动生态规划方面,处理好当下与未来发展的关系,遵循代际伦理原则;机制建设方面,处理好执政绿色化与生态政治化的关系,体现执政伦理与生态伦理相结合的原则。endprint

三、关于生态文明新时代与生态思想资源

东南大学哲学系陈爱华教授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的生态伦理观进行了解读,认为:《消费社会》一书是鲍德里亚相关著作中批判性的消费生态伦理思想的汇聚,它集消费经济学、消费心理学、消费社会学、消费生态伦理学等理论研究于一体。鲍德里亚从消费生态伦理学伦理形态层面揭示了在消费社会的境遇中,消费社会商品逻辑的多重生态伦理悖论及其产生的深刻原因,对当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丰盛与稀少、消费平等、新的权利自身、潜在的无限生产力与销售产品必要性之间生态伦理悖论的反思与批判。他使人们认识到,在消费社会消费的主要倾向就是在破坏中超越、变化,这成为后工业社会决定性的功能之一;不平等的功能就是增长的本身;消费者的自由和主权只是个骗局,他只是被强加了选择的自由。当下人们大谈特谈健康权、空间权、健美权、假期权、知识权和文化权,随着这些新的权利的出现,人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到其反面。空间权出现的条件是:只有当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空间的时候,而且只有当空间和宁静是一些人在损害他人利益基础上获得的特权的时候。同样,只有当不是人人都拥有土地的时候,才会出现“地产权”;只有当工作在分工的范畴里不再是可交换的商品,也就是本质上不再属于个人的时候,才会出现工作权。尽管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商品逻辑的多重生态伦理悖论的批判发人深省,但是由于他所揭示的消費社会商品逻辑的诸多生态伦理悖论都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的表现,因而他提出的超越消费社会商品逻辑的生态伦理悖论的方略也只能是一种“神话”。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晋阳学刊》编辑部路强博士认为:对于生态文明进行哲学伦理学维度的研究在当代已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突破。这些从目前道德哲学、应用伦理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均能找到一些新的研究资源。首先,可以从古希腊的实践智慧中,寻求有助于当代建立一种生态智慧的理念,并形成特有的生态智慧理论体系。对此可以参考罗伯特·哈里曼教授在2007年《现代哲学》发表的《实践智慧在二十一世纪》,他在文中明确提出“生态学实践智慧”这样一个概念,并认为这将是实践智慧能够走向现代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次,自是从中国哲学与伦理学的范畴史中梳理出生态文明的启示。在这一思路中,需要在对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范畴史进行深入的辨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其能够真正启发生态文明的思想。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对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的概念和范畴进行梳理和发掘时,必须充分了解其内涵、结构以及演变过程,才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生态化演绎。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将生态文明引入中国哲学与伦理学思想中,使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意义。换言之,就是要克服那种原教旨主义的影响,要让中国的传统哲学与伦理学在生态哲学、环境伦理等新兴学科的背景下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次,要注重当代新的伦理思想对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以及生态文明理论的影响,发现其中可以结合的可能性。诸如关怀伦理、“他者”伦理、责任伦理、道德现象学与道德诠释学等等,这些新的理论或思潮均能够成为生态文明理论与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新的增长点。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海琴教授针对齐默尔曼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思想进行了绿色解读及反思,认为:在现代性对环境问题负面影响日益被认可的当今时代,亟需超越对现代性的纯批判绿色解读视域,对现代性正反两面的绿色意义进行综合分析。美国著名环境哲学家齐默尔曼是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思想绿色解读的主要代表,其思想经历了从纯批判到反思综合的转变。他早期认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有助于对现代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思考,是深层生态学的先驱。他所描述的海德格尔绿色先驱形象获得了大量支持,但也面临着三类障碍。齐默尔曼指出,这些障碍产生的根源在于海德格尔思想与“技术统治自然的现代议程”具有一致性。他通过对美国著名海德格尔评论专家希恩观点的阐释论证了这一点。他利用威尔伯意识发展的进化论和目的论思想,一方面吸纳了海德格尔关于超验领域等思想,另一方面又抛弃了其反现代情绪,从而为避免后者人类历史退化论、宇宙论匮乏及实践软弱等问题提供了思想路径。齐默尔曼借助希恩和威尔伯反思了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绿色意义的局限性,并为综合绿色运用其思想提供了路径。他的研究有助于辨析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正反两面的绿色价值与意义,促进了针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绿色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应对。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文贤庆副教授探讨了环境正义中的能力方法论,认为:能力方法论最初是伴随着分配正义理论的发展而进入研究领域的,它试图表明正义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有关人类基本福利和善物的分配问题,而更应该是有关那些分配物如何影响人类福祉和我们怎样进行功能行使的问题。以人类繁荣为目的,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认为人类繁荣在根本上关注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在根本上取决于五个基本能力概念的功能行使或机会实现:政治自由、经济设施、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保护性保障。与森严格把能力方法限制在人类社会领域不同,玛莎·纳斯鲍姆(Martha Nussbaum)认为,人类繁荣在本质上就包含了人与其他生物体的共生关系,任何有感知的动物都和人一样享有一些基本的能力,人和这些动物因为这些动物而享有尊严和能够追求繁荣。借助于“同情想象”,她提出了人类和有感知动物共同拥有的指导性能力清单,即:生命,身体健康,身体完整性,感觉、想象和思考,情绪,实践理性,友好关系,其他物种,游戏和控制自身环境。然而,无论是森还是纳斯鲍姆,他们都严格地把能力概念放在个体身上,都认为只有个体才可以谈论能力实现或机会实现的问题。与他们不同,大卫·施洛斯伯格(David Schlosberg)认为:人类追求繁荣的问题是囊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整体以及其各种组成要素一起繁荣的问题,因此,繁荣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指向物种、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整体的问题,繁荣的形式不仅是人类的繁荣,也包含其他动物、植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整体的繁荣,能力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就应该是一种反思性、整全性、灵活性和多层次性的可持续发展视角。endprint

河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韩辰锴博士重审哈格洛夫(Eugene Hargrove)对保护自然所作的本体论论证,认为:哈格洛夫是新兴的环境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其代表作《环境伦理学基础》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保护自然的本体论论证。这不是传统意义上证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而是美学—伦理学意义上的论证,其主旨是保护自然的终极历史基础是美学。根据这一论证,人们有义务确保自然以某种恰当的方式持续存在下去。该论证可以表述如下:人类有义务保护和促进这个世界上善的存在;艺术美和自然美都是善的一部分;自然美在大多数情况下和艺术美一样有价值,因而应该是被促进和保护的对象;因为自然美的创造与物质存在有着艺术美所没有的更本质的联系,即自然美的存在先于它的本质,所以保护自然物和自然生态的需求比保护艺术品的需求更强烈,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促进和保护自然物的义务优先于保护艺术品的义务。这是一个有效的论证,通过对该论证的审视表明,它可以分解为自然美存在的论证、自然美应该加以保护的论证、自然全美的论证以及自然美的优越性等论证。通过对这些子论题的分析后发现,将保护自然的诉求奠基于自然的审美价值的进路仍面临若干重大问题,比如所谓的肤浅性问题、自然保护的范围问题、技术美问题以及自然的审美价值对人类而言到底是工具性价值还是内在价值等。任何试图在自然的审美价值和保护自然的道德义务之间建立关联的尝试都必须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義学院博士研究生袁春剑认为:保罗·伯克特(Paul Burkett)是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代表,其代表作有《马克思与自然:一种红绿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经济学:通向红绿政治经济学》等。伯克特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进行了生态解读。在伯克特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的逐利性忽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和人类社会发展危机。伯克特认为共产主义联合生产是消除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根本途径。伯克特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生态解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马克思的思想,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伯克特并没有指出工人阶级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联合生产,对如何破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也缺乏确实可行的方法。

四、关于生态文明新时代与生态实践维度

南开大学哲学院薛富兴教授就国民环境素质教育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国民环境教育应当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审美与环境伦理三个方面。环境科学教育指向社会公众传播环境科学基本知识以及生态学之有机自然观;环境审美教育之重心当是自觉反思传统自然审美趣味,客观、深入地欣赏自然对象与环境自身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全范围地欣赏天地自然之美;环境伦理是指培育社会公众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与敬畏、感恩自然之环境美德。应当制定国民环境教育规划,动员全社会力量从事公民环境素质教育。首先,应当依托现有的国民教育体系,在大中小学现行课程体系中系统地增入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将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思想纳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必修课程体系。其次,要重视学校教育之外的对全社会成年公民的环境素质教育,有计划地资助面向全社会成年公民进行环境素质教育的普及性环保读物的出版发行和展演活动。支持民间环保社团组织,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资助国民环境素质教育活动。鼓励与支持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与个人建立各种旨在进行国民环境素质教育的博物馆和活动中心。这场“新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是“依天立人”的新天人观,以优化自然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新型文明最高理想。这必将极大地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为中民华族的复兴事业奠定深而广的全民思想文化基础。

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英姿教授对生态文明建设海南方案的“绿色五观”进行了阐释,认为中共海南省委七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海南方案”,是系统部署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制度性安排和规范性要求,其中蕴含着、贯穿着、体现着“绿色五观”。一是绿色环境观:“以中部山区热带雨林集聚区为核心,以重要湖库为空间节点,以自然保护区、主要河流和海岸带为生态廊道,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合理控制建筑体量、高度和规模,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是绿色发展观:“坚决不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不允许以项目带房地产,坚决不允许随意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坚决不允许炒卖土地”。三是绿色政绩观:“抓发展是政绩,抓民生是政绩,把优良的环境资源保护好,对海南的干部而言,更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四是绿色生活观:“引导公众改变不良消费方式,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分时租赁、共享交通,提倡绿色出行”。五是绿色民生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最好的资源让广大人民共享,让绿水青山成为造福海南百姓的金山银山”。“绿色五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与发展相统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等理念,它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海南方案”立意高远,内涵深厚,统分有序,价值引领、指向明确。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余泽娜教授认为: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应抓重点人群。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许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教育。而当前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应放在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这两个群体上。因为领导干部是中国当前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过程中起重要辐射影响的群体,而中小学生是今后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但目前对这两个群体的生态文明教育仍有待加强。对领导干部群体,应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专业性内容纳入常规培训必修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对中小学生群体,应从加强中小学师资力量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培训、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性指导等方面入手。通过加强这两个重点群体的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则生态文明建设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endprint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启和教授就生态文明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化的问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課教学中要自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要把生态文明理论自觉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翟美荣博士探讨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坚定了人民构建美丽中国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不但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更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赢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也是唤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构建美好家园、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更是贡献中国智慧、传播中国信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构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并使其在世界各国开出文明之花、结出和谐之果,将是这个新时代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正视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以及产生生态告急的内因和本质,修正各国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局限性、狭隘性,深刻反思资本市场依托的功利价值取向所导致的生态困境,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知识理性与人类生态美感体验对立的严重后果。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新范式,以全球视野构建科技、知识、经济、教育、制度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新理念,紧紧围绕共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生态文明转向和终身教育理念,不仅从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视角,更是从全球一体化视角、从整个人类以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所有因素出发,树立全球公民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和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创新组织。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肖文教授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指出:江西环境工程职院是江西省唯一一所以林业为基础、生态环境为特色的高职院校,2011年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13年成立以肖忠优书记为首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课题小组,出版专著《构建生态高职的探索与实践》,并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相结合,提出“和为生、行为态”生态文明教育指导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该校在生态环境、绿色管理、绿色教育、生态服务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一是生态环境,即自然生态,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物质载体。该校除“立艺树人”的校训外,还提出“环境塑造心灵,绿色孕育希望”的口号,这已成为该校教职员工统一手机彩铃。近几年来通过美化校园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增强校园环境教学及育人功能,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树木树人同步”的目标。二是绿色管理,即管理生态,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保障。该校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纲领性文件,成立了专门的生态文明工作机构,积极推进低碳校园建设,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幸福的人文环境。三是绿色教育,即人文生态,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该校还专门开设了绿色课程,最初是开展各种生态类讲座,之后组建了含思政、生态、环保、生物、林业和地域文化在内的多学科课程组,撰写校本教材,尝试开设《生态文明知与行》选修课,进而于2015年在全校开设必修课,并正式出版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同时利用该校生态科教馆、校报、橱窗专栏等阵地开展科普教育和生态文化宣传。四是生态服务体系建设,这是生态文明校园教育的终极目标。该校通过积极参与江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造林绿化工程以及区域城乡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助力地方发展生态产业等措施,进一步培养了大批生态类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最后,卢风教授感谢承办此次会议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领导和师生员工的周到安排,总结了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指出专家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多角度、多元化、跨学科的学术观点的深入交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时代精神精华的深度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郑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哲学文明生态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文明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